分享

浅人淡话

 新用户1827SHTG 2021-06-16

张伯驹先生致友人张牧石的一封信中有这样一段话:“上次长河来,云其岳父想退休只搞这一套(指旧文学)。潘素曰:现在须知道外边行市。此一句余恒不愿听。而长河急曰:对了!因此余对长河只说淡话,无性灵感情者终非吾道中人,更不足言词矣。”

信中“长河”不知何许人,伯驹信中对他颇有微词。“潘素”是张伯驹先生的夫人。

信中这段话,想必很多人看了都会有所感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我们只能与其说说淡话!谈谈天气,说说新闻,关系密切的,就再聊聊孩子。还能再说些什么呢?好像没有了。

信中这段话,还让我感到一丝悲凉。在外人的眼里,张伯驹先生和夫人潘素,琴瑟和谐,伉俪情深,而事实上,他和她也只能是说说淡话。

只能与浅人说说淡话,无论如何也是一种悲哀。究其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学识日浅,二是感情渐淡。

莫泊桑曾经感慨,“(从前)社交界不大,皆是精英,博学多才,甚至有点学究气。男人女人皆博古通今,满腹经纶。他们对古希腊拉丁语了如指掌,更是精通法语,谈话时引经据典,用古代诗人的只言片语进行唇齿之戏。”而“今天我们只会无稽之谈,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每个人轮流吹嘘自己那些私人、无聊、说不完道不尽的事情,而别人觉得空洞无味。”

学识的浅薄还表现在,能够独立思考、深入思考的人越来越少了。许寿裳中年丧妻,鲁迅致信安慰——

人有恒言:“妇人弱也,而为母则强。”仆为一转曰:“孺子弱也,而失母则强。”此意久不语人,知君能解此意,故敢言之矣。

这样深刻,这样“暗黑”的话,浅人如何能理解?鲁迅只好把它们藏在心里,只向知友倾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