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主学校】“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青岛47中

 自主发展 2021-06-16

我校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确定恰当的目标,引导他们去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究,使学生在轻松、活跃、宽容的课堂气氛中获得求知的快感与满足,从而使学生的能力获得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教师成为课堂的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积极实践,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达到了共识、共享、共进,实现了课堂教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开展高效课堂的研讨与交流活动,进行“智慧教与学课堂评价标准”的讨论,引领教师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中心,落脚于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方法、习惯、能力和效益,注重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兴奋度、达成度,以教育智慧启迪学习智慧,成就师生共同发展。

我校充分发挥教师重组、整合、迁移、创造的能力,注重引导教师突破教材的局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且能体现多学科整合的主题,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引伸和拓展,建构一种遵循学生生理、心理、认知的客观需求和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和整体发展的全新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渗透、重组、互补、凝聚。

我校注重引导教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发挥学生主体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基础上获得知识,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和主动发展。

我校校本课程彰显个性化与特色化,积极探索双向互动的模式,兼顾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不仅仅让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也让学生、家长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中,建构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开发体系,保障了校本课程内涵的丰富性。

我校充分依托教师的创造性活动和智慧,开发主体校本课程。以“分析校情、研究学情——设计课程纲要——编写教材与指导用书——进行课程试验——组织课程评价”为实施流程

我校充分依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地位,开发板块课程,初一、初二学生全部实现走班制,由学生确立申报学习内容、自己选择教师和活动场所。板块课程的确立有着严格的制度规范和完备的管理流程。

形成了课程申报(学生自主申报)→汇总提交(班级)→分类归纳(学校课程开发指导小组)→分解实施(教研组)→组织发动(教导处)→学生报名(班级)→专业组班(教导处)→正式开课(任课老师)→教学过程管理(教导处、总务处)→考核(教导处)的工作序列,

建构以民族文化、自然探究、社会探究、生命教育、艺术探究、体育与健康等六大领域为基本点的学校课程体系,开发满足学生“四自”品质发展的校本教材,创设学生个性才能展示的平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弹性模块化的操作模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使学生的学习趋向趣味性与灵活性,课程管理趋向便利性与规范性,使我校校本课程呈现强大的生命力。

该校多年来坚持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使学校呈现出人人做合格教师——争做骨干教师——勇做学科带头人的局面,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校本研训坚持以“三维发展思路”作为主导思想,即“理智地反思过去,辩证地务实现在,科学地规划未来”,实现了“奠基、发展、创造”的统一。

要求教师的发展按“专业化,做研究型教师;个性化,做专家型教师”的层次螺旋递升,以“学习从需要开始,反思从课堂开始,超越从探究开始”为宗旨,以“面向全体,关注个性,立足现状,着眼发展”为原则,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建设专业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打造学校育人品牌”为目标,以“与课改需求呼应,以问题解决为主”为内容,以“在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为方法,以“校本研训主题月制”“师生发展每月谈制”“案例式剖析与教育反思制”“课例展示与教学效益反思制”四制为载体,实施“师德建设工程”“青年教师成才工程”“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名师培养工程”四大校本培训工程。

我校积极开展自主发展,尊重每一位学生独特的个性和特长,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学校阳光广播站、小记者站;晨会活动课都由学生自己计划、自己组织、自己主持;每年的艺术节和体育节也是学生施展才能的舞台,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