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脉流转 家国守护

 丁点 2021-06-16
        在安土重迁的民族意识中,古代建筑作为历史的记录者,不仅是遮风挡雨的物质居所,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家园,阐述着这方土地的历史变迁和地域人文。不论是在南北朝王征《宅经》里的:“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还是《三元宅经》说的:“地善则苗吉,宅吉则人荣”都揭示着中国传统建筑与人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形态。“建筑是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以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结合的产物,因此典型的建筑艺术形象就成为了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代表。”保护传统建筑,就是保护文化;而了解传统建筑,也就是了解传统文化,了解地域文化。
  
        福建传统建筑文化与丰富多元的八闽文化相呼应的,从客家土楼到闽南红砖厝再到闽北的古建筑,或是闽东的古村落,跨地域、跨时代,建筑用料、建筑风格以及建筑语汇等方面都呈现各自地方的特色,一个省份有如此之丰富的民居类型在全国是鲜少的,福建的传统建筑兼收并蓄多种建筑风格,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文化,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占据一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传统民居建筑孕育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汇集了各个时代和地域风格的福建传统历史文化,浓缩于福建本土各大民系源流及区域文化特性的传统建筑之中,融其恢宏的气势、精细的雅致为一体,柱础、斗拱、雀替、拦板、瓦当、门窗……空间布局、外檐装饰、细部装饰等无不透露着文化的适应性,贯彻着“人宅相扶,感通天地”的建筑逻辑。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而不过多人为改造,朴素而传统的生态文明思维与中国传统建筑早就融为一体,特别是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这种与生态共存的理念更是浸润在每一座古老的建筑中,且不说福建最古老的“建筑”——三明万寿岩遗址的石铺地面,就说宋时的洛阳桥,抑或明清时期的客家土楼、木拱廊桥,更有泰宁的甘露寺,都是与自然相协的优秀传统建筑。可以说,传统建筑中的文脉流转,一座传统建筑或者一个传统村楼都是一部传统文化书籍:一重天井一重厅,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曲径通幽精巧楼阁,就是地方审美的美学教育。 

       传统民居建筑浓缩着文明与智慧,作为古代文明的载体,传统建筑有着丰富的生态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是自然地理、社会文化、经济条件、宗教信仰和民俗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为此,振兴乡村,美丽乡愁,无疑是离开不了传统建筑保护和发展的。传统建筑上的装饰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的物质载体,遗憾的是在工业文明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传统建筑和建筑构件、装饰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为此,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科学地保护和研究传统建筑及其装饰,才能把传统文化的根脉留住,在对传统建筑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和利用的基础上,加强统筹保护建筑本体和装饰、构件,延续和留存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才能够提升地域建筑的文化特色并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色彩。
 
        留住文化,留住乡愁,留住根,留住人,构建出生态文明架构下的乡村文化,振兴美丽乡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