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需要女性经济学家

 丁点 2021-06-16
编语:这是一篇两年前的谈话随感。文章并不讨论男权、女权,讲的是男女思维、习惯的差异。
    
        因为思维差异,没有女经济学家参与的社会管理,在对经济政策的制定一定存在思维偏差及漏洞。

        承认女性力量,世界才能完整。

                  《《《《《》》》》》  

        昨晚因探讨经济学家这种职业,发现经济学家作为职业女性的占有比例非常少,不仅中国如此,世界也是如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至今无一位女性,有望获奖的名单中也没有女性。显而易见,这并非是能力引发的现象。现在不论这个现象导致的历史原因,但得说说这个现象可能会存在的.“恶果”。

        进入21世纪,时代出现了一个叫做“她经济”的名词。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家庭消费的主要决策者是女性,衣食住行,基本都是女朋友或老婆说了算,除了买个房子,男性可能参与部分决策,绝大多数消费决策权是被女性掌握,特别是在消费行业,超过80%的决策都是女性做主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只要取悦女性消费者就基本搞定了消费行业。(中外皆如此)而就在这样背景下,却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能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认真思考他们理论体系建模与现实的差距。在我看来,很多经济学家强调客观性的书生作风,令人怀疑他们的治国能力或者说制定政策的可执行性。换句话说,一个从不怎么消费的经济学家,会是个好经济学家吗?客观和现实,显然是现实更重要。(现实正是实践的结果,消费实践者大多是女性。)

      马云真的不是因为钱多才牛过那么多经济学家,是因为他充分认识到了女性消费决策力对社会可以带来的影响,比如神奇的中国大妈。以我偏颇的理解,这里只想把经济狭窄的圈在“消费”,因为对于普通人而言,经济就是消费以及和消费有关的所有。

       我发现,女性突破现行经济规律做出的各种消费决策,都会有一个个迷一样的蝴蝶效应,让男性经济学家应接不暇(理论一开始都是总结性的,但经济是一种未来效应的东西。)。而作为站在马云后面的女人之一(淘宝用户),我对政策体系中女性经济学家缺乏的情况表示担忧。显然,在家庭生活中,女性的危机意识和预判能力是远超男性的,而家庭是作为社会的组成细胞,放大后却由男性来进行经济制度制定和决策,这之间是否存在着不够合乎逻辑的地方。(宏观是由众多微观集合起来的,同时包含着规律;宏观与微观的总是存在一定失调,这种失调源于思维,是符合传统的阴阳说。)

       想想,在中国,我们的家庭中最为理性、最为主要的消费决策都是由谁决定的?说个残忍的话题,一般孩子陷入医疗病痛的时候,坚持下去的往往是女性,爸爸总很客观地跟医生交换意见,乃至落跑。(这样的理性可取吗?)

      美国每年女性消费是7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一半;那么,在中国呢?根据中国年度消费数据,全国75%的家庭总消费由女性决策;阿里的数据显示,阿里在线电商销售额的70%由女性贡献。从这里,是不是能得出一个结论,家庭总消费决策权只有25%的男性正在主导着中国几乎100%的经济制度制定和决策,不寒而栗的是,这些经济学家在家庭中,可能最多进行房产消费和证券投资。

      (以上,经济中泡沫由女性制造的并不多,某一程度上说好大喜功才是泡沫产生的根本动因;一时虚幻之美和与生俱来的质朴无华的优势,两性差异的生物特性已然说明得很清晰。

         由此,中国需要女性经济学家,参与经济政策的决策,弥补政策制定中的思维象限造成的漏洞。)


        补:文中括号中的内容为今天补充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