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恭喜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

 布衣粗食68 2021-06-16

01

美国作家耶日·科辛斯基在《被涂污的鸟》里写道:“人们根本就没法彼此理解。他们互相吸引或发生冲突,互相拥抱或彼此践踏,但每一个人想到的只是他自己。”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善良的人总以为,帮助和理解别人,是每个人的义务,却不知道,在你理解别人的时候,别人并没有把你当一回事。

或者说,善良的人为什么容易被人利用,就是因为自己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结果弄丢了本来的自己。

善良,并没有错,但是把善良给错了人,“善良”就真的错了。有些人,你遇到了,就应该“对他凶一点”,比方说,公交车上的扒手,你不对他凶一点,他还以为自己是了不起的人,可以一辈子不劳而获。

人是自私的,也是有千差万别的。就像树上的叶子,有的枯黄,有的墨绿,有的瘦小。同样一棵树,树叶却各式各样。

如果把自私的心理,反映到朋友圈,会怎样呢?

那就是:你在吹嘘自己的车,我在假装过精致的生活,他在晒挥汗如雨的健身照......

朋友圈里的人,似乎都过得很好,因为我们都只是挑选了一部分生活状况,晒到朋友圈里。

朋友圈里的自私,最显而易见的是“报喜不报忧”。假装过得很好的人,往往过得一点都不好。

02

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其实是“厌倦”了朋友圈。

看似无意的举动,往往是“别出心裁”的。

一大早,有朋友在晒“早餐”,看起来,他是随手拍,其实不是的,他是拍了很多张照片,然后选择了比较满意的一张,发出来。

朋友在晒“早餐”,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你可以看,也可以不看,点不点赞都没有关系。

可是发朋友圈的人,内心深处,还是期待有更多的人点赞。

还有,如果你不给朋友点赞,那么你以后也很少收到别人的点赞。人与人交往,是相互的,朋友圈里的点赞,也一样。

刚开始,我们在发朋友圈的时候,习惯了隔一会就打开朋友圈看看,主要是看有没有人点赞、留言。

期待别人点赞、留言,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自私的表现:就是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自己,让自己变成“红人”。

当朋友圈变得不热闹了,你发的朋友圈没有人看了,你就会很失望。你会觉得朋友圈已经无法带来快乐了,觉得自己不再是受关注的人了。

当一个人厌倦了朋友圈里的生活,不再想努力伪装自己的时候,不再期待朋友圈会变得热闹的时候,那就索性把朋友圈变得冷清一些,慢慢做回原来的自己。

一个人重复做某一件事,会觉得很累,哪怕是随手点个赞,也会觉得是多余的。

03

你发的朋友圈,并没有人真正在乎。

朋友交往,本质上是“互相利用”,而不是“互相帮助”。

当你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也许会想到:如果下次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应该帮助我。

如果你一直帮助某一个人,但是别人并没有回报你,连感激的话都没有说,你会继续帮助他吗?你多半不会了。

谁的钱都是汗水换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如果把钱给了别人,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那么钱就打水漂了。

在朋友圈里,大家互相点赞,虽然不要花钱,也不要费很大的功夫,但是“互相点赞”,也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最明显的就是“积赞”。如果不是为了某种利益,你多半不会“积赞”;如果朋友们帮你积累了“赞”, 你却不帮别人,估计你以后也好难做人。

一些“小恩小惠”,反映的却是人心、人性。

当你发现,朋友圈里的热闹,并不是因为别人在乎你的时候,你觉得朋友圈没有意思了。

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之后。你发了朋友圈,在乎你的人,会及时看到,不在乎你的人,根本就没有必要看到。这样一来,你反而轻松了,不再被朋友圈里的感情绑架自己。

04

这个世上并没有人真正懂你。

人与人之间,隔着一堵无形的高墙。我们隔墙相望,知道对方的生活状况,甚至理解了对方的想法,但是我们无法精准地表达出来,或者连安慰别人的事情也不想做。

朋友圈里的人,非亲非故的,你只是“看一看”就好了,无需太较真,更不要随便插手。

当你对别人的期望值过高的时候,你会很失望,因为别人并不会真正“高看你一眼”;当你对别人期望值过低的时候,你会觉得别人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

当你落魄一次,你就会发现,平时 和你互相点赞的人,都“绕开”了你,有人假装不认识你了。

当你伤心的时候,你会发现,朋友圈里的人,并不会刻意打电话或者发微信来安慰你,哪怕他们看到了你发的朋友圈消息。

当你炫耀自己的时候,其实别人会讨厌你。你以为别人在羡慕你,其实不是的,很多人恨不得把你拉下水。

当你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时候,你会感觉“往事如烟”,放下过往,真的很轻松。

从此,不再期待有人懂得自己,有没有点赞,也无所谓了。

更多的人,从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之后,连消息也很少发了,慢慢淡出了朋友圈。

恭喜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内心通透,按照自己的方法去活。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作者自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