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33篇 同人现代语言解读伤寒系列(1)

 同人王皓宇 2021-12-24

《伤寒杂病论》是与《黄帝内经》并列的两大中医典籍,张仲景因为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而被尊为医圣。《伤寒杂病论》以外感病(感冒、瘟疫)的变化过程为例,用系统性视角阐述了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对治的思路,被称作方书之祖。历史上以及当代无数的中医学家对《伤寒论》进行过解读,但这些解读大多停留在用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解读古代经典的思路上。现代人普遍有较强的数理逻辑思维,而《伤寒论》的语言语境以及思维逻辑是1800多年以前的古人思辨方法。“阴阳虚实、六经辨证”等方法对现代人来讲,可能会过于抽象,与现代西医看待疾病的方式也完全不同。
接下来,《同人现代视角解读伤寒》系列文章将采用现代逻辑数理思维和现代语境来解读《伤寒论》,希望能让这部大道至简的中医书籍走进寻常人家,能改善更多人的疾病状况和有助于生命健康,造福更多的人。
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清晰的思维,中医和西医是两种看待疾病和健康的方式。简单来说,现代西医是以生物化学理论为视角的医学体系,关注病理现象、病毒细菌和生物化验。例如我们在现代西医医院最常见的检测就是化验(验血、验尿)等化学检查。通过微观视角(主要是分子结构)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疾病。
对比西医,中医是一门自然医学和宏观医学。其中,中医特别重视“寒热”的视角。一杯热水和一杯冰水从化学角度看,差别不大,但是对于人体而言,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和胃冷的人更喜欢热水,而“惧怕”冰水。从外界的气候变化看,气候的“寒热”对我们的生活影响特别大。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往往惧怕寒冷天气和过热的天气。其次,中医所说的“燥湿”可以理解为气候中的“湿度”,气候当中的湿度对人体和自然界的生物影响也非常大。自然界的水分对自然界热量的利用有很大的调节和平衡作用。

《黄帝内经》所揭示的人和自然的规律,很大程度上是在描述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运行规律的相对关系。地球的生命所依赖的生命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发出的光和热。地球处于太阳系第三大行星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地球的温度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实际上,绝大部分人类居住在地球上的温带区域)。地球上的水有规律的变化和流动(雨、雪、风、霜、江河、湖泊、海洋)对生命的孕育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人类,居住在水分充沛的河谷平原地带。
从上述角度看,中医所常说的“寒热燥湿”恰恰是在从生命的起源角度来探讨疾病和健康。实际上,西医从生物化学角度看到的疾病和病毒,也与特定的环境相关。比如房间发了霉,从生物化学角度看到的是霉菌的分子结构。而从“寒热燥湿”的“环境”视角来看,则是房间缺乏通风(流通和运动不好)和干燥导致了产生霉菌。寒热燥湿的环境因素是“因”,霉菌是“果”。中医更关注过程性指标,更关注产生疾病的“环境”原因
很多研究《伤寒论》的专家把其核心思想总结为“保阳气,存津液”
用现代的语言来看,生命是依靠热量来维持的。热量是驱动人体脏腑运动、血液流动、细胞分裂和新陈代谢的基本能量。生命的健康状况与对热量使用状况密切相关。其中,身体中水的流动(广义的水,包含了血液、津液、尿液以及各种分泌物)对人体能否有效的利用热量和代谢热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西医所说的“免疫力”,是个生物化学视角下的名词。从中医的角度看,人体对热量的使用是否良好就是人体的抵抗力,同时确保身体的五脏六腑处于健康的运行状态。生活常识告诉我们,身体温度低、怕冷的情况更容易感冒。身体很容易“上火”的人群更容易患失眠、高血压等慢性病。人体为了维持体温、抵抗力和身体呈“正压”,所产生的热量就必须得大于被身体使用的热量。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血液是人体捕获氧气和搬运废气(营养物质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载体。人体依靠肺泡中的血液来捕获氧气,通过心脏压缩动脉血运送血液和氧气到达全身产生热量。营养物质燃烧后产生的主要废气则又通过血液作为载体,通过静脉血回传到右心房,废气通过肺“呼”出去。
人体要实现“热平衡”,五脏六腑需要协同工作。身体中水的流动是实现热平衡的载体。身体必须得有足够的血液量来实现热的代谢和传递(中医所说的气血不足,通常会引发疾病),另外,五脏六腑的协同作用确保了身体水液维持平衡的“流动速度”,同时脏腑的吸收、代谢、净化和过滤作用帮助人体实现了热平衡。
脏腑的热量不够,身体就会低效运作,不能实现应有的功能,就会出现疲倦、容易感冒等疾病。余热不能被有效代谢出体外,就会出现上火。内热积蓄的地方,就会产生破坏性,内热过多会导致失眠、高血压、肿瘤等疾病。五脏六腑通过承担不同的功能和“角色”实现了热的代谢。
  1. 心脏系统。心脏如同实现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泵”,通过压缩和扩张带动血氧循环。动脉血带动氧气运动燃烧产生热量,静脉血回流将营养物质燃烧后的二氧化碳排出去。同时人体有充足的血液量才能实现和血液流动速度才能实现通过皮肤散热的完整功能。心脏动力不足、血液量匮乏,则会导致产热和散热都不足。

  2. 肾脏系统。肾脏系统如同人体血液循环“回路”上的高效过滤器和“涡轮增压器”。肾脏的结构有助于血液的增加,肾脏过滤掉血液中的尿素和肌酐有助于血液变得干净,增加血液的含氧量。让人体更容易“出力”和产生热量,也更有助于排出余热(血液中过多的废物会影响血液的热传导效能,导致人体容易积攒废热)。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肾不好的人群脸色黑暗(过滤效能不足,血液中杂质较多),易于疲倦。

  3. 脾胃、肠道系统。人体的水液,食物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胃肠道的“温度、湿度”决定了肠道毛细血管的吸收能力。肠道功能差,人体转化食物水分变成血液的能力就差。身体就缺乏产生热量和代谢热量的载体。另外,《黄帝内经》称脾为“谏议之官”,从西医的角度看,脾可以通过免疫功能分辨出血液中的细菌和病毒,并予以消灭,改善人体正常

  4. 肝系统。从人体的血液循环可以看到,肝和肾净化血液的能力有很大差别。肾系统主要净化血液中血氧燃烧后形成的肌酐、尿酸等杂质,而肝系统主要净化食物水液中的毒素。肝脏的主要供血来自于胃小肠消化后的食物精微。胃和小肠中吸收的食物先进入肝进行过滤,然后通过肝进入血液循环。人体的血液,肝相当于血液进入血脉“入口”的“过滤器”,肾相当于血液“出口”再循环的过滤器

    《黄帝内经. 素问.经脉别论》讲: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所以,当肝不好的时候,人体的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能力就不足。身体就容易消瘦,血液量就匮乏。身体就缺乏产热和散热的载体。肝系统虚弱的人,一方面易呈现出手脚冰凉,一方面经常又会有严重的内火。肝脏得不到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就很容易化热化燥,容易硬化、滋生囊肿、甚至肿瘤。从经验看,大部分肝病或者和肝癌患者身体偏于消瘦。

  5. 肺系统。肺通过吸入氧气给人体增压,并提供血氧燃烧的环境。肺通过呼气排出二氧化碳,从而降低人体血液中的废气,提升氧气和血氧值。如同环境中的“温室效应”,人体积蓄的二氧化碳也会导致人体升压升温。肺质量下降很容易引起内热。肺虚会导致人体血氧燃烧不足,循环动力不足、体内积蓄多余二氧化碳,也会导致上火。

人体血液循环和人体产生热量以及发散热量的能力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充足的血液量带动氧气供应到脏腑组织,氧气燃烧营养物质产生的热量推动脏腑组织运动,部分不能使用的热量又需要血液的流动带走。就如同自然界河水的流动,从上游带来能量,又把能量传递给下游。人体心脏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跳动70次左右,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液达5升。如果人体血液量变少,捕获氧气和输送氧气的能力就会变少,身体的产热能力就会减少,身体就容易变冷,就是古人讲的寒化身体靠热量支持生命运动和消化吸收,肠胃必须有足够的温度才能让食物和水分留在身体内,温度过低就会导致腹泻,食物和水分从身体内流失。血液是水分和食物吸收转化而来,食物和水分流失后进而就会导致失血。一旦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血液减少,血液流动的速度和效率也会降低。

人体产生的80%以上的余热以皮肤作为“终端热阱”散发出去。人体遇冷、皮肤毛孔收缩变小,血液流动效率降低,身体内不能被使用的热也会滞留在体内,出现所谓的“热化”。“热化”会损伤灼烧人体,让人体的脏腑组织质量变差。另外,人体的皮肤还有“呼吸”的功能,毛孔收缩会导致人体“升压”,体内的水液会因此“失重”而上悬,导致人体的水循环失常。正常的水液循环是人体实现热代谢和热平衡的载体,水液循环失常就会导致人体寒热失常

有了这个基本认知前提,明白了中西医理论的具体区别,我们再来学习中医和《伤寒论》就不会太难。下一篇我们继续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