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人情不自禁的露出了微笑。

 秃头研究所 2021-06-17

    ——

    从冬天到夏天
    河南人扬眉吐气

    同样都是做晚会,同样都是老少皆宜,同样都是节日庆典,同样都是一个大舞台和一大群花花绿绿的演出者:

    怎么有的人一幕一句的被夸上热搜,有的人被一个节目接一个节目的骂上热搜,难得看到几句不是批评的,仔细一看,喔!是明星买的热搜。

    春晚,我在点你的名字。

    说起来,河南卫视早在今年一月元宵晚会的时候,就因着一场《唐宫夜宴》而被大加赞誉,那会这个选题就已经躺在我的列表里,没想到从冬天拖到夏天,从元宵拖到端午,河南卫视自己把自己拾了起来——在这个极易被抛弃和遗忘的时代,在这个热点过期三天就失去了流量和书写意义的时代,再一次用绚烂的舞台证明了流量时代人人都懂,但大部分人都装作不懂的道理:好的内容是不会被忘记的。

    所以就算今天距离端午晚会已经过去了近五天,搜索河南卫视的时候依然会看到许多对舞者的后续访谈,看到不少对地方广电创新的期待,看到主流媒体对传统文化新传播的评论与称赞:

    这就像在互联网时代那个争论了很久的问题:到底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

    本意不在拉踩央视春晚,毕竟春晚在某种意义上也已经超越了一台晚会的价值,而变成了春节的意义和团圆的纽带——可若将央视的渠道和河南卫视的渠道,春晚的内容与河南卫视的内容两厢对比才可发现:虽然春晚的高讨论度和高参与度源于央视覆盖全域的渠道,源于大手笔的明星流量和惯习性的观看;但像《唐宫夜宴》和《洛神水赋》这样的好的内容,就算没有即刻的热度和高质量的讨论,但其长久以来带来的文化传递和文化自信是不可估量的。

    渠道不足内容来补,这几乎已经成了当下非主流媒体出圈的关键:四川观察、河南卫视、b站跨年,皆是如此。


    “要给大家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

    河南卫视元宵晚会的总导演陈雷是这么说的,耐人寻味这四个字也当真耐人寻味,一来是现代审美与技术结合的传统文化呈现出的惊人生命力,二来是成本有限、制作有限、场地有限的内陆电视台如何在当今头部效应突出的视频与内容市场靠着晚会这样传统的模式一步步走向大众和青年人的视野: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文化与市场的结合,旧模式与新思路的结合,价值与表达的结合。

    这些当真值考研的我们,和所有内容创作者寻味。

    《唐宫夜宴》最后的「未完待续」几个字,既是这场文化盛宴的未完待续,也是河南卫视出圈之路的尽情期待。






    ——
    TuTouSuo |0616| 

    河南的出圈
    是内容与考题的必然

    恰逢近日白玉兰奖争议频出,反倒是于和伟的的一句:“不要低估年轻观众的审美判断力”意外的符合大众的心意——《觉醒年代》的高分崛起、河南卫视院校与端午晚会的接连出圈都在说明一个道理:所谓「年轻人的审美」本就是老辈人对网络与亚文化的刻板印象,实际上让我们流泪的内容,让我们触动的故事,让我们热血的理想,让我们自豪的文化,在任何的年代都是一样的。

    文化的内核虽然未有变化,但技术与渠道带来的表达形式创新,却成了当下「讲好中国故事」与「讲好传统文化」的关键。

    河南的出圈这里面全是考点,我一个一个来给大家说道说道。

    首先必须要谈的,就是地方广电破局出圈新思路。

    自2015年前后媒介融合的概念被提出后,传统广电转型就算是有了依据,不再是早年用着电视的思维做着互联网的内容,而开始走向产业和体制的结构性调整,而其中最先开始转型的当属中央级的央视及沿海发达地区的江苏、浙江、东方和本就领跑全国的湖南卫视,转型出了一批重量级的媒体集团,进行资本化与产业化的运作,但其他内陆地区如云南、河南、四川等地,省级卫视的发展还是要落后一截。

    等媒体融合进入到了20年深度融合的关头,头部已完成自建渠道,央视有央视频,湖南有芒果tv,腰部和尾部的内陆卫视,则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别人的渠道和自己的内容上——于是就有了四川观察的抖音账号,有了b站和微博大量自发传播的河南卫视。

    某种程度上,河南卫视这次的出圈也为经济与资源有所欠缺的内陆地方广电做了一个好的示范:

    颠覆性的内容创新和持续性的传媒创新相结合,在适当的地方采用适合的技术,在细节和内容上做到绝对的认真和诚意,在自有渠道流量不足的情况下借助更成熟的平台:打造内容创新+文化价值+地方深耕+技术加持+渠道引流的地方广电发展新思路。

    其次,承载了河南卫视出圈的传统文化新演绎,也是当下重要的命题之一。

    传统媒体的互联网传播始终是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些研究电视编码与解码的传播学学者认为,电视的效果是内容和形式的双重影响。在传统文化本身的内涵与价值未发生太多变化的背景下,互联网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更应当是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化的表达、技术化的呈现和大众化的审美:


    就像是水中洛神,轻纱曼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传统的故事,沉浸的视觉、古典庄重的配色和水中舞蹈式的表达。

    说到底,无论是早些年以形式走红的《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朗读者》等综艺节目,还是近些年越来越受欢迎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和抖音系的文物戏精大赛等等,传统的艺术与文化形式本就是大众化的审美,而如何赋予这样的美以更多的关注和赞誉,则在于技术的运用和匠人之心。

    匠心一词说了太多遍,但真正能称得上是匠心的作品和节目,都在大众的记忆里,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因而到底如何传播传统文化,单看央视的过去与河南卫视的今日,便可明了。

    同时,河南卫视的出圈背后,也在反复拷问主流文化与主流审美如何与新时代年轻人的话语相契合。

    现如今河南卫视与《觉醒年代》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文化的本质依然是共鸣,只要是优秀的文化与用心的表达,根本用不着花哨的渠道与刻意的贴合,大家伙直接帮你送上热搜。

    所以回到最初于和伟说的那句话,不要低估青年人的审美判断力:互联网时代的,只要是积极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美的、值得被传播的内容,不需要刻意的讨好与主动的迎合,也会被看见和传播。

    因为文化背后的逻辑,是所有群体与人共同拥有的「集体记忆」。

    ·本节推送知识点说明:这一节内容是完整的、由浅入深的答题思路,先说地方广电的外在呈现与表达形式,再说内容背后的文化与意义的传递,接着分析这样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契合度,分别从「机制、模式、内涵」三层次说明了河南卫视出圈的原因。最后落脚在了本质,即河南卫视与传统文化的当代走红,背后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下一章的的内容,即加分与升华分析。



    ——
    TuTouSuo |0616| 

    每个人心底
    都有个一碰即柔软的家乡

    在国家与民族的共同体精神以下,人总也无法脱离「家乡」长久以来刻在记忆里的归属感:

    就像江苏人被大家嘲讽了一百遍散装江也依然自豪苏大强、就像广东人被人说吃福建人后不觉冒犯甚至想试试、就像虽然有三个省但大家都是都是不分你我的东北人、就像不久前网上流传的北京女孩聊八卦深圳女孩爱赚钱,就像河南人与井盖的谜之缘分:

    虽然都是典型的刻板印象,严格来说甚至有污名化的嫌疑,但家乡和其间的个体神奇的纽带就在于:我们总是能自豪的站在刻板印象上,把看似的污名当作一种独特的夸奖,甚至当作家乡的形象。

    因为家乡是比民族和国家更要具体的「集体记忆」,比如川渝的火锅味,江浙一切皆甜的菜系,这些和我们从小到大的元素里,映衬了比家国情怀更具体的个人回忆,是宏大叙事下的个体记忆,因而无论家乡是好是好,无论外界是损是夸,我们和所生活的土地之间的联系,往往都呈现出「正向的」「积极的」回应。

    这也是为何,河南卫视走红之后,大家忽然开始关注「河南人」和「河南的文化」——如果只是仅仅停留在传统文化层面,那么一段舞蹈和美会带来暂时性的感动与震撼;但如果文化渗透到了其间每一个个体和每一个人,那么文化才是真的被赋予了社会化的意义。

    我们会先说:这是河南台的节目,这是河南的文化,而后才会说,这是传统文化。

    这「河南」这个地域意义的赋予之中,无形之间带来的是河南人的文化自信,以及全国其他地区的人们,对河南、洛阳、盛唐这些传统中华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原本空中楼阁的传统文化传播,一下子就落入了烟火气的民间话语甚至地域话语里,虽然看起来讨论不够高级,不够「翩若游龙」的诗意,但这些落在互联网空间上关于河南的赞扬和接地气的朴实,反而成了被反复描摹的、值得和传统文化一起连接的「集体记忆」。

    1925年,法国社会学者哈布瓦赫将个体记忆放大至社会群体层面进行考察,提出了集体记忆概念: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哈布瓦赫认为,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人们通常正是在社会之中才获得他们的记忆的。也正是在社会中,他们才能进行回忆、识别和对记忆加以定位”。

    今日和家乡、传统文化、电视节目紧密联系的,恰恰是一代人根植于文化深处,发源于文化自信与文化独立的集体记忆——我们没有经历过盛唐风向,我们也不曾看过洛神之姿,这些停留在史书文字里的想象,构成了整体上对传统文化的想象。同时,这些与洛神、盛唐相连接在一起的河南卫视与对河南的夸奖,也正在创造出全新文化纽带:家乡与其中个体的连接。

    于河南人而言,河南卫视节目的出圈,会带来比传统文化于我们而言更深刻的自信和羁绊:因为这是深根于我们记忆里的,家乡的文化与家乡的故事。



    说实话,这满屏的考点与重点,要是放在往年,我此刻就敢说河南卫视这个电视节目今年必考。但毕竟100周年的特殊节点,必然还有优质内容尚未发力;何况河南卫视端午后留下未完待续的七夕和中秋晚会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新的呈现方式,因而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我既期待各大卫视和媒体又更精彩的表现,又有些同情在今年考研的你们。

    举国庆祝百周年,你们求求搞慢点,学不完。







    - 晚 安 -

    🥂





    🍃



    🎮



    🥬



    🧸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