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教学回归本质

 zjp67 2021-06-17

一、对语文的再认识 作为语文老师,我一直关注关于“语文”的不同解读,有时自己也吃不准到底采用哪一种说法比较好,比如有人说语文就是语言文字,有人说语文就是语言文学等等,总觉得采用哪一种说法都不太合适。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专家陆志平老师,在一次讲座谈到什么是语文的问题时认为,应从“语文”的来源和运用来看语文。他说,只有回归到语文的本质,语文教学才简单易懂。此话使我茅塞顿开。 “语文”一词怎么来的呢?这个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中学仍设国文课,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 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终止。全国解放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的一门主课。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解释是:“语文,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是对语文这门学科的主要内容极为科学的解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语文作为一门课程的解释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也就是说,语文作为学科表述的是学习的内容,语文课程作为课程表述的是,如何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过程)。只要我们把“语文学科”和“语文课程”分别去看,就不难理解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

二、对语文课程的再认识 新课标把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改为“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同时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强调的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这就更加科学地为我们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呢?新课标接着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要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就必须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主要指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还有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问题。

三、对语文教学的再认识 前十年,我们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课程性质引导下,徘徊在重工具性还是重人文性的两种教学方式之间,“文”与“道”难以合一,要么二者选其一,要么两败俱伤。而重人文性现象较普遍存在,不少教师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左分析右分析,把语文课上成品德与思想课。这样,怎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施垫存曾经说过:“我们(过去)只有作文,还有背书,没有什么作业。我看我曾孙女儿天天那么多的作业,没有用的,学语文就靠多读多写。……看来语文教育一定要改革。” 笔者认为,现在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训练,比以前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是要进步很多,但不免存在画地为牢之嫌疑。比如,课堂设计一圈又一圈,让学生往里钻;语文教辅作业每个学生有几本,一个月测试好几次,一方面存在大量机械重复的题型,另一方面作业量太大,占去了学生大量时间,学生没有时间去阅读,更没有时间去写作。学生的自主、自由没有得到充分地享受,学生的语文实践与语文素养养成也就大打折扣。

 学习新课标后,笔者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上要把握几个关键:

 1、要重视识字、写字。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是第一阶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此次新课标对学生学段识字量、字表作了改动。对小学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由原来的1600—1800个调整为1600个左右,要求会写的汉字由原来的800—1000字调整为800个左右会写。 调整字量的意义即在于贯彻“多认少写”、“先认先写”、“打好基础”,适当降低要求,有助于小学初段学生发展识字、写字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对字表也作了部分调整,在“附录”中新增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为写字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估等提供依据。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300个基本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这些字里面包含了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学生认识、体会并且练好这些字以后,学习其他字可以少花时间和力气,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标要求教师关注写字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指出“按照规范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写字),做到天天练。”这充分体现了对写字过程的重视,也反映出了对写字教学功能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要多读、多写、多积累。 陆志平老师在他的“语文教学11个关键词”中,有一个关键词是“多读多写,日积月累”。读和写是语文积累的基础,只有重视读写,才能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体味读书之乐。 例如我校三年级语文教师刘红艳特别注重学生的读和写训练,收到很好的效果。本学期,她要求每一个学生每天课外阅读1000字,写一篇日记。头一个星期学生有点为难,一个半月以后,学生开始有点习惯了,两个半月以后,学生尝到了读书写作的甜头,变成自觉行为了。 最近,刘老师给学生布置一篇特殊日记,要求大家谈谈每天读书写日记有好处还是有坏处。结果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说有好处,而且谈了不止一两种好处。有一个学生写道:“以前我很害怕写作文,自从刘老师要求我们天天看书写日记以后,我慢慢喜欢写了。刘老师没有要我们写什么,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越写越多,越写越喜欢写。……天天看书,查字典,让我学到很多知识,也让我会写日记。” 现在,刘老师所教学生的作文水平大大提高,三年级的学生大部分能写400字以上的作文,而且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有的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成语、典故、诗句,有一点文化含量。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讲的“百遍”应包括一篇文章的朗读次数和阅读的篇数两个方面。 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陈国安老师,在讲“语文教育的回归”时特别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他说:“我们要读书!读书!读书!”的确,量变引起质变,读书、写字、写文章达到一定的量,语文素养肯定就提高了。 

3、要把握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特点。 系统学习语文,目的是将来能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显而易见,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就显得特别重要。语文素养只能在语文实践中提高。 把握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源头活水”。试想:一个不愿学习的学生,你用鞭子抽打他(她),也还是无济于事;一个愿意学习的学生,如果他不知道怎么学,提不出学习问题,久而久之,便没有学习兴趣了,也会变成不愿学习的学生了;而一个爱看书、爱写作、爱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生,能不提高语文素养吗?所以,学生动起来了,教学才能活起来。 其次,课堂上一定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鼓励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宝安区课程改革的成功案例,如松岗中学的“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文汇中学的“自然分材·四环节” 课堂教学模式、建安小学的“个性化教学” 课堂教学模式等无不体现“自主、合作、探究”。 最后,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还要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四、对语文评价的再认识 通常,我们指责高考指挥棒的导向只注重引导知识与基本学科能力的培养,没有体现素质教育。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每门主科的频繁测试,其内容与高考内容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些测试卷,测试内容既脱离教材,又没有体现素质教育,让学生无从学,教师无从教。而家长们一般都看学生测试成绩好不好,领导一般也是看教师教的班级测试成绩达不达标。学生和教师一方面要应付测试,一方面又要修炼语文素养,这样矛盾的事谁能做得来呢?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以纸笔测试为主的终极性评价,在实际教学和招生中作用太大,必须大胆改革,科学运用。笔者认为,以纸笔测试为主的终极性评价,也就是平常说的测试(现在不敢称为“考试”,最好讲“质量检测”),还是有必要的,但应该严格按教材内容和语文素养要求去出题,达到准确测试出学生学习语文教材和提高语文素养的情况。这样的评价就能起到检查、诊断、反馈、导向、激励等作用,让学生有样可学,教师也循循善诱。至于平时学生行为的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式的形成性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一旦运用到招生中,因人为因素大、工作量大、不确定因素多而难以操作,会出现不公平现象,要慎之又慎。 还有会评价问题。现在的语文教师,是过去语文教学的试验品,有成功的方面,也有失败的方面。比如语文教师中,字写得规范的不多,写得好的就更少了;写文章更是如此,自己的论文还要“百度一下”,主动写作投稿几乎没有多少人;读书习惯在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语文教师身上很少体现。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又有多少呢?不是语文教师的成年人语文素养就更加可想而知。 教育部“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这次修订课程标准,是针对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总结这十多年来课改的经验,同时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的总体要求,面向未来,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标准。主要立足于“为学生打好三个基础:那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语文教学的评价,应该了解语文教学的历史,把握语文教学的时代脉络,正确诊断,引导语文教学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只有回归语文本质,才能正确认识语文,才能科学教学语文,才能科学评价语文教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