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信被执行人未履行判决,也可以恢复信用?最高院:这种情况行

 xiaodong138 2021-06-17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判决书确定义务的,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如果想被移出名单,需要履行判决书确定的义务。

近日,最高院发布一批典型案例,其中有一个案例是被执行人虽然还没履行判决,但是法院决定恢复其信用,咋做的呢?

因不履行判决,

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A公司主要生产红外线体温计、电子体温计、血压仪等医疗器械。2016年11月28日,徐某某与A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后在履行协议过程中产生纠纷诉至法院。

经二审生效判决,被告A公司须返还原告徐某某1298400元,案件由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因A公司未全部履行生效判决,被法院采取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措施。

为防控疫情,

法院决定解除信用惩戒

疫情发生后,法院了解到,A公司在此次疫情中被确定为全省重点医疗保障物资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其所在城市唯一一家疫情防控急需物资供应企业。自疫情发生以来,A公司加紧生产,日均产能较高,但因前期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影响公司融资、扩大生产,无法满足当前抗击疫情的产能需要。

2020年1月31日,A公司向法院申请信用修复。执行法院根据前期实地走访和讨论研判,向执行申请人进行解释说明并经申请人书面同意,于收到A公司申请的当天,决定对该公司及法定代表人解除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及限制高消费措施,不采取查封等强制措施。

疫情防控期间,各地法院坚持统筹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审慎采取执行措施。对因处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导致融资困难、原料库存短缺等防疫物资供应企业提出的信用修复申请,经审查有正当事由并符合相关条件的,法院会暂时解除信用惩戒,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企业防疫紧缺物资的正常生产,服务疫情防控大局。

律师建议

目前多地法院也出台意见,一方面保证申请执行人的权利,另一方面切实保证企业复工复产,加大疫情期间物资供给。

本文案例虽然是个案,但在疫情期间,扩大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此,槐城律师结合实务经验,并根据最高院发布的典型案例,为大家提供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1、如果您是申请执行人,虽然因为疫情,法院的工作会受到影响,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建议及时与执行法官沟通,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等方式,敦促被执行人及时履行义务;如果被执行人属于疫情防控物资生产、运输企业,建议对其加以理解,允许被执行人分期履行义务。

2、如果您是被执行人,建议及时申报财产、履行义务。如果因隔离治疗或疫情防控等原因,无法按时履行义务的,及时与执行法官沟通,说明情况,争取延期履行,避免因此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如果已经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且系承担疫情防控防治职能的单位以及相关疫情防治人员,或者涉及到疫情防控防治用品的相关生产、运输及供应企业或其人员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并与申请执行人沟通,争取暂时解除信用惩戒措施,修复信用,并承诺待有能力履行时及时履行。

来源:槐城律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