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旺达的前世今生:从100天100万大屠杀的人间炼狱如何一步步逆风翻盘成为“非洲之星”

 世界历史网 2021-06-17

一提到非洲,大家的印象都是贫穷落后的经济、脏乱差的环境。作为世界面积和人口都排第二的大洲,非洲一直以来却被各种因素制约着发展。然而,在这样一个普遍发展缓慢的大洲里,也有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安定和谐的小国家。这就是被誉为“非洲之星”的卢旺达。

卢旺达并非天生就是个和平稳定的国家,它原本也是充斥着战火与种族歧视的国家,20多年前甚至还沦为人间炼狱般的废墟,可是如今它已经是非洲最安定、经济实力超强的国家之一了。

卢旺达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奇迹般的逆风翻盘成为天堂的?

西方殖民下的卢旺达

位于东非的卢旺达是非洲的一个弹丸小国,它身处在刚果、乌干达、坦桑尼亚和布隆迪的“包围圈”中,国土面积少得可怜。卢旺达以连绵青山和美丽风景著称,因而也被称为“千山之国”。身处非洲的内陆地区,它的历史也远没有整个非洲大陆那样源远流长,直到15世纪上下这里的氏族才开始慢慢聚集成王国。

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卢旺达逐渐演变出3个种族,按照人口比例从大到小分别是:胡图、图西和特瓦,值得一提的是胡图的比例高达85%,占有绝对优势。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原本就有小摩擦,即便比例如此悬殊,从18世纪中期开始统治这片土地的卢旺达王国却是图西族国王,也因此制定了反胡图族的政策。事实上,2个种族原本就是同为一族的,只是图西族大多数以畜牧为主,而胡图族则以种地为主。

柏林之羹

1884年,由于欧洲殖民国家在非洲的利益冲突加剧。为了缓解矛盾,各国决定在柏林举行会议商讨对非洲大陆的瓜分。

经过数个月的唇枪舌剑,包括英、法、美、俄、德在内的15个参会国签订了总议定书。丰饶肥沃的刚果河盆地被交给了欧洲小国比利时,成为了比利时国王的私产。

这并不是英法等国慷慨,而是德、美等国为了避免英法吞下刚果河盆地后实力进一步增强,所以一致决定将这里交给小国,英法在没有他国支持的情况下只得接受。

▲柏林会议

德国在会议上获得了卢旺达,1890年德国又占领了卢旺达南面的布隆迪,这两个地区被并入早先德国建立的德属东非殖民地。德国殖民卢旺达期间,保留了卢旺达原有的社会结构,依靠当地的傀儡国王推行殖民统治。

▲卢旺达与布隆迪在非洲的位置

德国人为了分化卢旺达,开始人为制造民族分裂。他们将肤色较浅、资产较多的当地居民扶持起来,这些人在德国的扶持下去欺压肤色更黑的同胞,成为了殖民者的帮凶。德国人分而治之的策略,直接造成了此后一个世纪卢旺达社会的分裂。

柏林会议掀起了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的狂潮,列强所占的非洲土地从1885年的25%猛增到1900年的90.4%,而法国正是这组数据变化的最大“贡献者”。

法国自19世纪初便开始在北非与西非的沿海地区建立殖民据点,柏林会议后,法国殖民者向非洲内陆推进。截至1900年,法国已将北非、西非、中非的绝大部分纳入殖民体系,法国的殖民地范围覆盖了非洲大陆的三分之一。

▲法属非洲殖民地占了最多非洲土地

法国对非洲的殖民地采取直接统治模式,即打破当地原有的政治生态,建立全新的殖民制度。大量黑人酋长被流放或处决,法国的殖民官员掌握了这里的管理权。

在殖民官吏的推动下、法国的文化、制度被强力灌输到殖民地,比如法国将本国的省县制度搬到了非洲。不少当地的黑人精英留学法国,对法国文化、制度深以为然,法国的同化政策收到成效。

在此背景下,相对于英国通过殖民地精英辅助管理的模式,法国的统治模式显得过于“粗暴”和“直接”。但这让法国的势力更为深入地嵌进到非洲社会中,这也造成二战后法属殖民地国家“独”而不“立”,依旧处于法国的隐形控制下。

1918年,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其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列强瓜分。其中德属东非的绝大部分被划给了英国,这部分被称为坦噶尼喀的地区与英国统治的桑给巴尔合并,成为了今天坦桑尼亚的雏形。

德属东非剩余的卢旺达和布隆迪,因为地理上与比利时殖民统治的刚果自由邦相接壤,且一战中比利时被德军占领,就以战争补偿的名义被划给了比利时。

▲德属东非的演变

比利时人到来后,卢旺达的经济社会发展并未取得成果,相反地,在比利时的殖民政策影响下,卢旺达的民族矛盾如同一个被不断吹大的气球,处于爆炸的临界点。

隐形的“非洲宪兵”

德国统治期间,由于卢旺达深居非洲大陆中部,德国对当地的投入聊胜于无。比利时人到来后,开展了包括教育、卫生在内的建设发展项目,倾注更多资源对当地人进行文化同化。

由于比利时本土处于欧洲拉丁语族与日耳曼语族的分界线上,法语和荷兰语同为比利时的官方语言。虽然法语人口占比利时总人口的约40%,规模小于荷兰语人口。但考虑到法国的影响力和法国在非洲的强大影响力,比利时人选择让法语成为卢旺达的官方语言。

▲比利时处于荷兰语(日耳曼)和法语(拉丁)的交汇处

比利时成为卢旺达的新主人后,继续保留当地原有的黑人王国政治架构,但这只不过是帮助比利时推进殖民统治的傀儡而已。为了减少统治的阻力,比利时人延续了德国人的民族分化政策。他们将肤色较浅,且拥有一定资产的人称为图西族;肤色较黑、生活穷困的人称为胡图族。

比利时人的民族划分不以科学为依据,而是以肤色和财产的为标准。卢旺达的国王、酋长、地主被划归图西族,而占据人口多数的穷苦民众则被划为胡图族。这个不严谨的划分方式让说同一种语言的族人被强行割裂为两个民族,在比利时政府的推动下,这两个被殖民者人为制造出来的民族最终固化下来,被卢旺达社会所接受。

▲所谓的“民族划分”

二战结束后,非洲大陆掀起了反对殖民主义的浪潮。比利时在联合国框架下继续托管刚果、卢旺达、布隆迪,但这几个地区已进入独立倒计时。

图西族虽然只占卢旺达人口的约20%,却在殖民者扶持下掌握着卢旺达社会的主要权力。比利时依靠图西族来压制胡图族的反抗,图西族地主和封建贵族对胡图族农民施加盘剥。在胡图族看来,图西族就是殖民者的“打手”,国家的独立不仅是赶走殖民者,还需要跟欺压自己的图西人算算帐。

1959年,出身图西族的卢旺达国王去世,他的弟弟接任国王。胡图族不希望自己再被图西族统治,大批胡图族人开始抗议游行,卢旺达万圣节骚乱爆发。

▲末代卢旺达国王

比利时人为了维系统治,转而支持占人口多数的胡图族,比利时军人占据王宫,控制了当地局势。

一部分激进的胡图族人开始屠杀图西族,数万图西人被杀,另有超过五十万图西人被迫迁往乌干达等邻国。不少图西族难民取得了乌干达国籍,控制边境地带的是乌干达反政府武装,不少图西族难民加入反政府军,开始在乌干达政局中扮演起特殊的角色

▲胡图族(左)与图西族(右)

1961年在比利时的支持下,卢旺达举行公投,废除了图西人把持的王位,图西族开始被排挤出卢旺达的权力核心。第二年,卢旺达获得独立,胡图族人掌握了国家权力,开始了对图西人的系统性报复,不时掀起对图西人的小规模屠杀。

逃离卢旺达的图西人在乌干达组织了自己的武装,他们与胡图族掌握的政府军不断交火,乌干达国内局势时有动荡,对于聚居在边境的卢旺达难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比利时撤出卢旺达的同时,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也相继获得独立。去殖民化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继续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前殖民地国家,但方式却大为不同。

▲殖民地的法军

英国延续了其殖民时期的“因地制宜”策略,将英式体制与当地文明相融合,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影响。法国则通过投资、驻军、货币挂钩的方式对非渗透。

上世纪60年代戴高乐当政期间,法国成立了直属总统府的非洲事务处,法国通过该部门对前殖民地国家暗中施加影响,使这些国家的政策基调符合法国的国家利益。

法国与前殖民地国家间还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法国前外长谢松就曾吐槽过:“非洲问题是内政,由爱丽舍宫(指法国总统)负责,不归外交部管。

法国将不同语言甚至是不同信仰的民族划分到同一个区域,这些区域独立后,民族矛盾就暴露出来。法国借机继续插手非洲事务。它通过政治渗透、金融控制、军事驻扎三管齐下,延续在非影响力。

▲法国总统出访非洲

法国向前殖民地国家派遣法国官员担任顾问。这些人携带着法国的经济援助和政府贷款而来,看似友善的举动却给非洲国家套上了枷锁。前法属非洲国家纷纷陷入法国的债务陷阱,迫使这些国家制定亲法的政策。

法国创设了西非法郎和中非法郎,是14个前法属殖民地国家的流通货币,货币交易均在巴黎结算,汇率也与法国货币挂钩(原为法郎,现为欧元)。借助这些手段,法国深刻地影响法属非洲国家的财政政策并控制了他们的资源和市场,比如前法属非洲国家70%的银行业务就被法国巴黎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控制。

▲西非法郎和中非法郎使用地区

最后一点,就是军事驻扎。法国在非洲的近20个基地中部署了八千余人的部队,虽然人数不多却战力强悍,非洲国家的武装力量很难对抗。1962-1995年间,法国为维护其在非利益,先后进行了19次军事干涉。驻非法军也成为维护法国在非影响力的利器。

除了前殖民地国家,法国也很重视向其他非洲国家扩张影响力,官方语言为法语的卢旺达就成为了法国人眼中的猎物。

▲马克龙视察驻非法军

卢旺达之殇

卢旺达的前宗主国是比利时,但比利时国力弱小,去殖民化后很难继续发挥影响力。由于卢旺达地处英语非洲与法语非洲的交界地带,受到了法国的重视。1975年,卢旺达与法国签署协定,加入法国主导的法非合作框架,法国对卢旺达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自卢旺达独立后,胡图族人一直把持着国家政权,历任总统均出自胡图族。大量图西族流亡乌干达等英语非洲国家,与英语非洲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了将卢旺达建设成法语非洲的桥头堡,抵制英国、苏联等国内借助英语非洲和其他地区向法语非洲渗透,法国决定全力支持胡图族政府。

▲卢旺达地处法语非洲(蓝)与英语非洲(红)交界处

自1962年-1993年间,法国向胡图族政府提供了超过3亿美元的财政援助,1973年靠军事政变上台的胡图族总统哈比亚利马纳先后9次访法。

1979年,卢旺达北方邻国乌干达发生政局更迭。独裁者阿明被穆塞维尼领导的抵抗军推翻,穆塞维尼的军队中,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是卢旺达逃过来的图西族难民。图西族在穆塞维尼的庇护下于当年成立了全国统一联盟,寻求重返卢旺达。

▲哈比亚利马纳访法

1986年穆塞维尼掌控乌干达全境后,全国统一联盟改组为卢旺达爱国阵线(简称爱国阵线,英文缩写FPR),该组织吸纳图西族与温和派胡图族,致力在卢旺达建立民族团结政  府。

1990年,以乌干达为基地的爱国阵线开始越境反攻卢旺达,卢旺达内战爆发。法国政府公开支持胡图族,向其提供了1亿美元以上的军事援助,这使得胡图族掌控的政府军在3个月的时间内扩军3倍。

▲被迫逃离的卢旺达人

随着胡图族政府与爱国阵线在边境上的交火,卢旺达国内的局势也日趋恶化,胡图族激进组织不断以爱国阵线威胁为由,强迫政府制定更为激进的反图西族政策。

连绵的战火使得卢旺达民生凋敝,哈比亚利马纳总统也认识到民族和解的重要性,他通过布隆迪总统牵线搭桥,于1992年同爱国阵线签署了停火协议。

但两族的激进派都对和解条款不满意,1994年4月,哈比亚利马纳总统和布隆迪总统在参加完一场会议后,同乘一架飞机返回,结果飞机在卢旺达首都的机场上被击落,两位总统不幸身亡。

▲乌干达和卢旺达的位置

哈比亚利马纳出身胡图族,胡图人认为是图西人谋杀了总统,他们将怒火撒向了图西族平民。胡图族军人和激进分子走上街头,疯狂的屠杀图西族平民,图西族不分男女老幼,纷纷死在胡图族的砍刀、枪弹之下。

种族内战,100天屠杀100万人

多年来,2个种族内乱不断。1990年,卢旺达政府实行了多党制。长期在境外的图西族难民看到了机会,在乌干达的支持下,他们组成的爱国阵线趁机回国参加竞选。意料之中的,爱国阵线和卢旺达政府展开了斗争。卢旺达此次内战断断续续打了3年,战火纷飞里的卢旺达人民,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1993年,在总统的推动下,双方签订了停战协议。然而,胡图族人并不满意这个协议,军队和官员都不愿和图西族握手言和。表面上,双方在尽力推动和解的流程,暗地里,胡图族人却在准备对付图西族人,酝酿着更大的一场风暴。

早在3个月前,胡图族便在暗中购买军火武器。这个消息并非是完全封锁的,有些图西族人也从胡图族朋友那里听说了,只是大家都没想到,这一个个砍刀会真的落在普通人身上。胡图族人还制定了一个口号,总统遇害的晚上,广播里一响起这个口号,胡图族人便倾巢而动。拿着枪、砍刀、农具、木棍的胡图族人,从邻居开始,老、幼、妇、孺,他们一个都没有放过。胡图族人仗着人数的优势,在接下来的100天里像着了魔一般,大肆地虐杀着自己曾经的同胞。

从1994年4月7日到7月中旬的一百天里,卢旺达的胡图人对图西人发动了大屠杀,100万人死亡。

平均每一天杀1万人,每一小时杀400人,每一分钟杀6人,每十秒杀1个人。

死亡人数占当时世界总人口1/5000以上。

卢旺达大屠杀死难者

十秒,杀一人!

这种程度的屠杀连德国的纳粹看了也要自叹不如。除了死去的人,还有超过200万人沦为难民。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又有许多难民死于疫病之中。这次的人祸,让卢旺达遭受了难以计量的损失。

被砍死无疑是痛苦的,许多的图西族人生前苦苦哀求胡图族人,不为求生,只为求一个痛快的死法。大屠杀过程中,广播里还大肆咒骂着图西族人是“蟑螂”“走狗”,仿佛死亡乐章,为这些惨绝人寰的屠杀鼓掌叫好,鼓动更大的仇恨与虐杀情绪。

官员默认支持了这种行为,原本老实的人民、年纪尚小的孩子也拿起了武器开始无情地攻击,他们以为这是无比正确的举动,自己正举着正义的旗帜。一时间,求救声、呼喊声伴随着枪声和骨头肌肉被砍碎的声音充斥在卢旺达的每一片土地上,失血过多的受害者生前的最后时刻听到的是自己的身体被砍碎的声音,最后在痛苦的呻吟中缓慢死去,成为一具冰冷的尸体,成为漫山遍野尸体中的一个。

甚至一些温和派胡图族人,也惨死在自己的族人手中。除了胡图族军警,就连胡图族平民也参与到屠杀中,一时间,从城市到农村,卢旺达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处刑场”,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浸染。

▲大屠杀惨剧

3个月后,爱国阵线在乌干达军队的协助之下,终于打败了胡图族人,顺利夺取了政权,结束了这场暗无天日的灾难,开始着手灾后重建工作。虽然图西族攻入了首都,但是3个月里手握砍刀实行屠杀的许多胡图族人却出逃到邻国,人数高达200万。他们始终怀有野心,在刚果又组织了游击队迫害刚果境内和卢旺达的图西人,影响卢旺达的和平与稳定。直到卢旺达联合乌干达、安哥拉的图西人政权一起对抗,在长达7年的非洲大战后,2001年这些反动力量才彻底安静下来。

▲绿松石行动

因为西方大多数国家在卢旺达没有利益可言,他们对法国的军事行动并不热心,爱国阵线担心法国的介入会使濒死的胡图族政府死灰复燃,爱国阵线宣称法军是侵略者,如果在战区相遇会毫不犹豫地开枪,胡图族政府则抱怨法国救援不力。

至此,长达百天的卢旺达大屠杀结束。近100万人死于屠杀,死难者中90%是图西族。触目惊心的数据为法卢关系打上了死结,卢旺达新政府认为,法国必须为大屠杀负责。此后的两国关系不断遇冷,双方攻讦不断,法国在非影响力也遭受重创。

1998年,法国政府在相关报告中宣称自己对大屠杀不负任何责任,被卢旺达认为态度“不真诚”;卢旺达则控诉法军借助“绿松石行动”包庇屠杀图西族的胡图族战犯。

▲2020年在法国被逮捕的胡图族战犯卡布加

2006年法国官员布吕吉埃在调查哈比亚利马纳总统坠机中取得结果,他宣称是爱国阵线击落了飞机,要求将包括卢旺达现任总统卡加梅在内的9名卢旺达官员送上国际法庭,此事件直接导致了法卢断交。2008年卢旺达要求调查33名与大屠杀有直接关联的法国人,其中就包括法国前总统密特朗。

近年来法国一直试图修复法卢关系,此次马克龙访卢在大屠杀问题上虽然考虑到法国右翼的影响而没有道歉,但做出法国“负有责任”的表态,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卢旺达总统卡加梅也表示马克龙的表态“比道歉更有价值”。

覆盖法卢关系的坚冰逐渐破裂,但要彻底融化还需时日。大屠杀的历史虽已远去,但卢旺达人民内心的创伤还未愈合,它对现实的拷问也从未结束。

涅槃重生,今日的卢旺达

大屠杀过后,卢旺达政府痛定思痛,决议改变!

一个苦难的民族总是需要一位伟人,卢旺达很幸运,他们遇上了卡加梅。

卢旺达总统卡加梅

他不是我们眼中刻板印象的第三世界的小国领导人,对大国唯唯诺诺,对国内鱼肉百姓。

他不是一位政客,而是一位政治家!

他本身是图西人,也是卢旺达民族解放阵线的指挥官,却放弃了用种族议题去巩固政权,继续欺压胡图人的手法,要知道当时的图西军队可是兵强马壮,满腔怒火。他选择了用发展经济去消弭仇恨的方式,巩固政权。

卡加梅选举总统

他本身是图西人,也是卢旺达民族解放阵线的指挥官,却放弃了用种族议题去巩固政权,继续欺压胡图人的手法,要知道当时的图西军队可是兵强马壮,满腔怒火。他选择了用发展经济去消弭仇恨的方式,巩固政权。

第一步,他修改宪法取消了比利时人的种族划分,今天的卢旺达没有所谓的图西人和胡图人,只有一个名字——卢旺达人。从源头上废除了比利时人留下的殖民苦难。

第二步,制定2020远景规划,这其中中国功不可没。

回到卢旺达战争期间,卢旺达在刚果境内时,掠夺了一大批刚果的矿产,对于卢旺达这样的小国,这就是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矿产

苦难已经过去,从深渊里走出来的卢旺达伤痕累累,原本就不富裕的国家遭遇重创,按理来说,卢旺达的未来是一片黑暗的。人们没想到的是,短短20多年,这个国家就焕然一新,还走上了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

卡加梅励精图治,立志要将卢旺达进行彻底的改造。第一步就从消除种族矛盾开始,为此,他特地推举胡图族人担任国家的新总统,稳定了胡图族人的报复心理,历史遗留下来的种族矛盾开始慢慢淡化。同时,他也推行平权,无论是教育、工作还是参政权,大家都是平等的,女性也可以走出家门,一反过去的性别歧视。

社会安定、人民和平之后,第二步便是团结一切力量全面发展经济。卡加梅首先投入了大量的财政预算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开发本国的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其次对内推行了市场经济,对外大力吸引外资。听起来是不是很像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如此,卡加梅在1998年便提出了“2020愿景”,要让卢旺达成为一个中等国家。彼时很多人都觉得这是无稽之谈,可就是这个小小的弹丸之国在20内实现了GDP近5倍的增长,甚至还拿下了联合国人居奖,这是“脏乱差”的非洲首次获得此奖。在涅槃重生的过程中,卢旺达“抄了”中国的作业,中方也给予了一定的帮助。

随后中国和卢旺达达成合作关系,为卢旺达提供了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援助,还帮卢旺达修建大型建筑和公路,比如1989年援建的国家和平体育场,2019年7月4日,中国教官训练下的卢旺达官兵正是在这个体育场检阅。

卢旺达阅兵

据统计,仅中国路桥在过去40年间就承建了26个项目,累计修建公路1200多公里,占卢旺达现有公路近70%。进入卢旺达修建的第一条道路全长160公里,至今路况良好,保持着“非洲样板路”的美名。

卢旺达公路

如今的卢旺达人均收入860美元,把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列为核心工作,制定了2020年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2020愿景”发展规划,2002-2012年,卢旺达经济年均增长超过8%。2018年一季度卢旺达GDP达86亿美元,增长5.1%。

根据有关机构排名,卢旺达营商环境在非洲排名第二,治安环境全非第一,首都基加利被认为是非洲最安全的首都之一,并在2008年成为非洲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国际舆论把卢旺达发展成就誉为非洲“经济奇迹”。

基加利

卢旺达从2002年到2015年GDP平均增速高达8%。

国内政治稳定,秩序井然,首都基加利更是全国典范,在2008年成为荣膺联合国人居奖的第一个非洲城市。

推动限塑令,在卢旺达国内的所有商店里,都只提供纸袋...

贪污如果超过15美金,就会被判处2-5年的有期徒刑。

但真正让卢旺达人感到骄傲的则是完成了胡图族和图西族的民族和解,让这片土地成为了中非种族部落仇杀海洋里的文明灯塔——而这一切,来得并不容易。

(中国企业驻地:卢旺达基加利的郊外别墅区)

如今的卢旺达族群构成,胡图族占据该国1200万总人口的85%,图西族则为14%,特瓦族则仅仅只有1%。

但卢旺达之所以成为“非洲典范”甚至被称作“非洲新加坡”,民族和解只是其中最基础的一环,这个国家的崛起,还有赖于迥然于非洲的国家风格。

在卢旺达的街道与田野之间,看不到懒散游荡的闲人,虽然该国2017年人均GDP只有748美金,但在这里“努力”和“方向正确”是最好的褒奖。

在卢旺达,每一个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六被定义成为“义务劳动日”,在这一天里卢旺达人无分老幼都会关闭商店,停下工作,走上街头、田亩之间,或修补水渠,或维护道路,或进行市政绿化。

而整个社会的如此付出,是因为他们都确认走在正确的道路之上。

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卢旺达早在2008年就受联合国肯定,成为了第一个荣膺人居奖的非洲国家。

从此先是2011年卢旺达被世界银行、世界经济论坛、非发行三大国际权威机构评价为全球最具旅游发展潜力的国家,随后又于2017年在超过二十万旅游从业者和专业评委的投票之中荣获世界旅行大奖“2017年非洲最佳旅行目的地”。

但旅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在立定“旅业兴国”时的卢旺达缺衣短食,解决温饱或许不难,但想大力开拓基础建设却是难上加难,为此方才有了全民共同无偿付出与努力的义务劳动日。

正是卢旺达形成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识,使得时任总统卡加梅进一步推进民族和解政策,在2018年的调查之中显示,卢旺达全国和解程度达到了95%以上。

同时卡加梅政府还一力效仿“新加坡”,推进肃贪事业,在卢旺达任何公务员财产来源不明,会被判处2-5年的有期徒刑,而审查官、国会公共会计委员会等部门的设立,则加强了反腐的程序性,由此高效廉洁的政府让卢旺达政局更加稳固。

在最新的非洲国家排名之中,卢旺达营商环境在非洲排名第二,治安环境全非第一,在全球排名之中卢旺达人也不落人后,营商环境高居190个经济体之中的第29名,办理公司仅仅只需要六个小时,政府效率之高,堪比新加坡。

可对于卢旺达这样一个非洲小国而言,其国际外交上的成功,才是该国真正腾飞的关键。

而中国则深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如今的卢旺达大量使用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就连阅兵都是中国方法,现在的卢旺达早已国富民强!

苦痛是让人成长的力量,也是让国家成长的力量。如今的卢旺达还是很忌讳那场鲜血淋漓的大屠杀,然而它最终成就了真正的奇迹,清新脱俗的卢旺达是非洲大陆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也是无数国家重新振作的希望之星。


 卢旺达的国家概况介绍

 卢旺达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乌干达的前世今生:一个被犹太人丢弃的国家,一个因为暴君而出名的国家

 吉布提的前世今生:一个主动将国土租给其他国家做军事基地的非洲国家

 卢旺达历史发展的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