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爱你 你爱我

 嘉嘉妈妈 2021-06-17

身为建筑工程师的女儿,嘉嘉从小会跟着到处跑,去过很多地方。有那么一个夏天,就被带到了一个叫青云镇的小县城,送进了青云小学。

爸爸的工地在县城边上的一个山坡上,操场中间有个高高的柱子,架着一个巨大的喇叭,除了平时发音通知,大部分的时间它像个闹钟——早上、中午、傍晚定时地放着音乐(当然是当时的革命歌曲)。嘉嘉不用看表或者钟,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去上学。

那时候,社会太平,没有接送小孩这样的活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对于嘉嘉来说是最有意思的时光。她需要穿过一条老街去到学校,老街上的店铺除了书店用了玻璃窗,其它都还是木板排门。“街天”(赶集的日子)以外的所有购物活动都在这条街上进行,周围乡村需要买个针头线脑,农具打虫药的,这条老街都能满足他们。

见过“世面”的她,落落大方,对什么都好奇,东张西望,看到打铁的觉得是在看小烟花,几次都看到上学迟到;看到编竹筐的,那些飞舞的竹篾在嘉嘉的眼里都是穿着黄绿色纱裙的精灵,在空中翻飞,舞姿轻盈曼妙;那些奇形怪状的农具也令这个小家伙浮想联翩——都是战场上的各种“变形金刚”,各司其职。

所有的店铺都不挂名牌,敞开的门面做什么的一目了然,来往的都是熟悉的客人,绝对不会走错。这令小小的嘉嘉有时候有点糊涂到现在都还分不清早上上学时候看到的包子店和放学时看到的评书场是不是一家——一般做吃食的都是早上开店,包括小推车的临时摊点,下午就打烊了。每次放学嘉嘉都急匆匆地想去看个究竟,她希望放学的时候包子店还剩几个包子没卖完,这样她就可以侦查出究竟他们是不是一家,估计嘉嘉想:这物质粮食和精神粮食出自同一个地方,实在是不能接受。

那个时候的城乡差别并不大,但“气质”满满的嘉嘉总是会被围观——她长着白皙的皮肤,一头毛绒绒的卷发,穿裙子和白球鞋。同学是本地的孩子,小男生会远远地起哄:“卷毛狗,卷毛狗......” 女孩子会示好地拿出家里带的果子或者红薯给她,靠近她并小心地摸摸嘉嘉的裙子边,或者轻轻地触碰一下她的头发,一碰就弹开,仿佛会被“电” 到,那时候烫发是叫“电头发”。

即使嘉嘉很强调,她的头发是天然卷毛,还是没有人愿意相信,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隔壁班有个小男生,他不像其它的男生那么调皮,安静却不失机灵。他从来不看嘉嘉一眼,好像这里从来没有来过这么一个转学生似的。当然,他有值得骄傲的本钱——成绩好呀,全校第一,老师的宠儿。经常会被叫到办公室帮老师做事,俨然一个小老师的模样。

嘉嘉和小男生好几次在评书场偶遇。放了学,“包子店”那一带店铺的门板就合上了,只有评书场留了一小条门板豁着作为收费的出入口。其实如果不需要好好地入座倾听,是不需要花这个钱的,因为那几片门板根本隔不了音,何况嘉嘉基本上都听不太懂那儿的方言,她只想知道这个地方白天是不是就是那个包子店。小男生估计没钱买票,那时候的小孩都没有钱。他会挨在一块门板边上,似乎听得很投入,眼神亮亮的,这时候他会看一眼走过的嘉嘉。嘉嘉也好几次想问问他这里白天是不是包子店,但又觉得这样的问题去问如此“高雅”的他有点儿掉价,只好佯装路过。

青云镇上有个青云塔,这个也是嘉嘉听周围的同学说过无数次,这很令她神往,比起老街那些吃的用的,这个名字更有诗意,她很想去看看,回家问爸爸,爸爸说他不知道,是的,他只知道他的工地。

终于,有那么一天,应该是秋天了,学校的秋游组织去爬山。被嘱咐一定不能穿裙子的嘉嘉,那天觉得路特别长,闷在裤管里的两条腿像是爬满了虫子,日头也特别晃眼,但这些阻挡不了远远山上那个小小的尖尖对嘉嘉的吸引,她很欢快地边跑边走,想走到队伍的最前面。她注意到爱听评书的小男生,他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嗯,这是他的样子,他总是第一!不知道是在旷野里,还是那天的天气特别好,嘉嘉觉得那天的小男生特别帅气,他回头看到了嘉嘉,竟然还跟她笑了笑,这笑容好灿烂,白色的衬衣和他一口白晃晃的牙,还有那个充满希望的眼神。

其实青云塔并不是很好玩,是一个很破败的,并不是很高的塔,比起嘉嘉在城市公园里那些亭台楼阁差远了去了。相比之下那个白衬衣更吸引嘉嘉,她很想靠近他,但他们不是一个班的,有点突兀,还好大家都可以乱跑,嘉嘉就假装跑到他身边,直到现在她还能记得男孩身上的汗水和阳光,还有那个干草的味道,很好闻。

他们两班的英语老师是刚刚从师范毕业的,姓李。李老师自然是很喜欢小男孩的,因为他上课认真,学习好!李老师也很喜欢嘉嘉,因为嘉嘉的发音很准,上课特别喜欢点名让她读课文。

有一天,嘉嘉收到发下来的英语作业本,就哭了起来,本子上赫然写着六个红字:

“我爱你 你爱我”

这事儿只有李老师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作业是他让小男生帮改的,两个班上百本作业对于刚毕业的他来说实在是太多,太繁琐。小男生喜欢看书,他就让他到他的宿舍看书,来不及的时候偶尔会让他帮忙改改简单的听写作业。

四十年前,这六个字在这个小城镇上,出现得太突兀,太离奇。听说李老师和小男孩都被叫到校长室批评,学校的大会上也点了名批评。那个高高的舞台,是小男孩站上去最多的地方,之前的每一次都是领奖,唯有这次是为了这六个字。

嘉嘉觉得很羞愧,她不知道她当时为什么哭,甚至有点后悔哭了——她好像能看出这几个字不是老师写的,她应该是觉得老师不够喜欢她,没让她改作业而哭的吧~

短短的一个学期到了过年前就结束了,这个小卷毛离开了青云镇,再也没见过那个小男孩,后来听说他高考那年是当地的理科状元。

四十年前,那时青云镇还不叫青云镇,大家都叫它“城关”。因为有着许许多多关于青云塔的传说,那些所有记不清的事物都被以“青云”命名——青云街,青云书店,青云市场,青云小学......

青云塔,亦名斛峰塔,清道光庚子年1840,鸦片战争开始的那一年)建于城厢(今青云镇)西南5华里处的万斛峰上。峰高海拔200米。据旧志载,万斛峰属火星,致使老县城(今青云镇)常遭火灾,故建塔以镇之。塔建7级,高9丈,八卦形,每方宽8尺,塔砖青灰,每块重20余斤。塔墙厚2.5尺,坚实牢固。塔内原有木梯可登。“文化大革命”中,塔基砖被盗挖,岌岌可危;塔顶由于风雨侵蚀而倒塌,存6级。1983年江西省文物处拨款1万元修复。

万斛峰,又名文笔峰,在城厢西5里许。此峰高崇峭拔,松树参天,松涛滚滚,浩气干云。宋度宗时,尚书李伯玉居此山下,归隐时号斛峰。元御史李思衍曾赋诗赞伯玉退隐。诗曰:“持囊簪笏紫霄间,声价高于万斛山。绝岭上行谁不爱,急流中退古来难。人言进步必为相,我道知几好丐闲。若也买田清颖上,幅巾便是进贤冠。”清康熙时邑令张励知仰伯玉为官清正,敢于上疏罢黜贵戚大臣的高尚气节,故以“万斛松风”名之以称颂李伯玉的高风亮节。

(引自《万年县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