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65“学生参与理论”视角的大学生课外活动

 高教课堂研讨 2021-06-17

“学生参与”的概念最先由西方教育心理学家泰勒(Tyler)于19世纪30年代第一次使用“学生投入”的概念而提出,并将其界定为“time-on-task”(任务的时间性),用于描述学生在学业上花费的时间以及对学业的影响。他认为学生投入任务的时间越多,学习到的知识也就越多,这也奠定了学生参与理论的基础。

19世纪60年代,佩斯(Pace)在泰勒的基础上采用“学生投入”对学生的“努力质量”进行描述,经过三年(1979-1982)的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学习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他们如何去行动,即大学生对课堂内外活动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其努力,和收获情况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后来,阿斯汀(Astin)在上述两者的基础之上,1984年提出了“学生参与理论”。

一、“学生参与理论”主要观点

阿斯汀的“学生参与理论”认为:学生在“与学业有关的活动”上,投入大量生理与心理能量,将有实质性的收益,且将提高个人对校园生活的满意度。“高度参与”的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上、主动参与学校各项组织活动、常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互动。

阿斯汀提出五个基本假设:1.在各种目标活动中,投入时间和精力有限。目标可以是广泛的(如学生经验、能力培养),也可以是具体的(准备某考试)。2.无论目标如何,投入具有持续性。不同的学生在给定的目标中表现出不同参与程度。3.投入有量与质的特性。可以量化(如投入多少时间),也可以质化(如是否参加某种活动)。4.学生的个人学习及发展程度与投入的质与量成正比。5.教育的效能与学生的投入程度相关。五个基本假设中,第四个假设是学生参与理论的核心。

二、“学生参与理论”模型

阿斯汀1991年提出了“学生参与模型”:投入(Input)-环境(Environment)-产出(Output)模型,即I-E-O模型(Input-environment-outcome,I-E-O model)。在模型中,大学对学生的影响被视作三个相关联因素作用的结果:投入、环境和成果。

这三者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学生的“投入”包括:学生特质、家庭背景和环境、学生入学前的学业与人际经验。“环境”包括:学生在大学期间在校内或校外遇到的人、项目、政策、文化、经历。“成果”包括:毕业后学生的学生人格、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信仰和行为。

阿斯汀的“学生参与理论”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直接关注学生的动机和行为。该理论鼓励教师多关注学生所做的(如学生的动机、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的时间和精力多少)。二是强调精心设计学校环境。该理论认为,构筑支持性、教育性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所有政策和实践,无论学术与否,都可以从增进或减少学生投入的视角进行评估。三是强调学生的非课堂投入。非课堂经历包括课外(如走廊、实验室、图书馆、宿舍)与教师互动、参与社团、学生会活动、校外兼职、实习、社区服务等。高质量的非课堂经历虽不是课程的组成部分,但能有效地补充学校的教育目标。

三、“大学生课外活动”为例的理论应用

    (一)凸显“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意义

阿斯汀的学生参与理论“强调学生的非课堂投入”。而“课外活动”与阿斯汀的“非课堂经历”内涵高度一致:即课堂以外时间参加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一切活动。大学生在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条件下,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活动,并积极参与互动,其个体潜能如个人知识、技能和情商等必将得到发展。

首先,大学生拥有大量的课外时间。学生每周课堂学习时间约48小时,其他活动时间约占2/3。通过关注非课堂活动,可促成学习和个人发展最大化。

其次,同伴在学习或其他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上支配时间的多少具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大部分课外时间是与同伴一起度过的,一旦个人成为某个集体成员,那么该集体就成为参照物,该集体倡导的价值与行为为该集体成员形成个人态度和行为提供了背景。

再次,非课堂经历提供了获得重要技巧和技能的机会,这些属于缄默知识技能,更可能在非课堂活动中学到,如人际交往能力、处理道德冲突、性问题、健康、财富使用、压力管理等。

最后,参与非课堂活动有利于形成社区感,培养校园感情和信任。一方面,随着大学功能的加强和转变,学校对教师的期待发生了变化,要求教师更多地从事学术研究,因而在教学和学生咨询等方面的时间明显减少,另一方面,随着学校规模地扩大,学校对个体需求、学生兴趣的关注度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机会,也无法让学生形成校园社区感。而非课堂活动正很好地弥补了这两点。

    (二)关注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动机和行为”

阿斯汀的“学生参与理论”直接“关注学生的动机和行为”,坚信参与是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个体潜能和人格充分发展的过程。“参与”不仅指身体的参与,更强调心理的投入;不仅指参与的数量,更强调参与的质量,即学生的个人学习及发展程度与参与的质与量成正比,突出了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主体地位。

比如,当学生热切地投入课外活动并参与实际动作时,不仅了解了活动的运作过程,关键是课外活动的独立性,使每位成员都能真正体会其中的教育意义。通过参与活动的过程,无论身份,只要认真投入其中,接受分配工作并独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参与活动管理、参加干部民主遴选,或当组织社团面临困难或问题时,或团体有冲突和争端时,齐心协力合作解决问题等,都需要发挥个人综合素质、展现个人能力水平,并使其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充分锻炼,投入以直接的方法促成和影响了成果。

所以,大学课外活动作为一个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平台,其关键影响因素应是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探究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程度与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对就业能力的具体影响,可以发现“何种参与”对就业能力的提升有显著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和参与课外活动,实现课外活动的教育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