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导艺考专业院校笔试影视评论及影片分析真题汇总

 编导名校私教课 2021-06-17

一、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编导专业笔试(影视评析)


观看电视片《蕉窗听雨》回答以下问题。

1、这部电视片如何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如何表现自然的花木与人工园林的巧妙融合?(40分)
2、请举例说明“相识固然不难,理解未必容易”这句话的含义?(30分)
3、这部电视片阐释了哪些深刻内涵的思想和哲理?(30分)

二、浙江传媒学院浙广电文学专业笔试(影视作品评析)


观看电视散文《对院的女孩》。

1、该片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2、写评析文章:从表现手法、效果、画面、音乐等方面评析,但不必面面俱到。字数在1000字以上。

三、浙江传媒学院电视编导专业、文艺编导专业笔试(看片分析)


观摩纪录片《远山的瑶歌》,并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纪录片《远山的瑶歌》当中的高潮部分。(20分)
2、纪录片《远山的瑶歌》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思想。(20分)
3、分析一下纪录片《远山的瑶歌》的叙事特色。(20分)
4、从一个视角分析评论该纪录片,题目自定,文章字数在800字左右。(40分)

四、浙江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笔试(看片分析)


观看广告片《丝袜》

(一)、回答问题

1、《丝袜》的创意是什么?
2、《丝袜》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3、《丝袜》的音乐和色彩、光线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二)、写一篇分析评论文章,要求:

1、从色彩、光线、节奏、镜头组接、音乐画面协调等方面评述
2、500-800字之间。
3、字体清晰,思路清晰。(共90分钟))

五、中国传媒大学文艺编导专业笔试(看片分析)


观看电视片《美在广西》,再根据题目完成写作。

1、你对片中哪儿个地方印象最深?
2、片中有哪几处细节最精彩?

六、浙江传媒学院文艺编导专业、电视编导专业笔试(看片分析)


观看专题片《四季西湖》(放两遍)。

(一)、回答问题(40分)

1、《四季西湖》和《风雅钱塘》有何关系??(4分)
2、有人认为《四季西湖》可以改为《西湖四季》,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10分)
3、“春”这一部分可概括为“春”、“西湖”、“爱情”三个主题词,那么“夏”“秋”、“冬”三段呢?  (12分)
4、写意和纪实是电视片拍摄中常用的两种影像风格,但它们有时并不矛盾你认为本片的主要影像风格是什么?(10分)

(二)、写评论文(60分)(二题任选一题)

1、以本片为例,谈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800字左右)
2、从它的结构、画面、立意等方面,写一篇评析文章。(1000字左右)

七、浙江传媒学院文艺编导专业考试试题


(一)、电视片分析: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内容是关于《千手观音》的。

1、这是一档什么类型的节目?再列举两个以上的节目类型。
2、运用了哪些创作手法?
3、对访谈者采用的是什么景别的镜头?为什么?
4、舞蹈属于时间艺术、空间艺术还是时空艺术?它的艺术特征有哪些?
5、写一篇800字的评论文章。

八、 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文学复试:


看电视片《故宫》之一《礼仪天下》

问题:
1、本片开头有何特点?
2、片中真人表演历史事件的作用。
3、片中介绍外国大使进京朝见事件对突出本片主题的作用。
4、从电视拍摄艺术方面写200字评论。

九、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一试:影视作品分析,朱自清《匆匆》


1、观看《匆匆》这部电视散文,写800字的评论。

2、回答以下问题

(1)影片《匆匆》作者,及作者背景。
(2)影片《匆匆》作者还有哪些作品?
(3)影片画面选用哪些技巧?
(4)影片声音方面运用了哪些技巧?

十、浙江传媒学院录音艺术专业、录音工程笔试观看片子《上海申办世博会宣传片》,回答问题。(40分)


1.本片中应用了哪些民族乐器?
2.本片的背景音乐是根据我国什么地方的音乐素材改编的?有何特点?
3.交响乐队的乐器可分为哪几组?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哪些?
4.本片已经改编的背景音乐有何特点?

十一、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笔试(看片分析):电视散文《想念梵高》


1、简要回答问题:
(1)梵高是什么时期、哪个国家的画家?他的画主要受哪些画家的影响?
(2)梵高的绘画除《向日葵》、《一双鞋》、《播种者》以外,你还知道哪些?
(3)“他有家可回,而无家可回的可能是我们”这句话中“家”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4)统计写出本作品画面的大约镜头数。
(5)本作品和梵高的绘画作品在造型、色调处理上各有什么特色?

2、写作评析文章。就本作品的表现手法,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角度,写一篇评析文章不要写成一般的读后感。题目自拟。

十二、北京广播学院导演专业笔试(影视评析)观看短剧《较劲》。


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影评。题目自拟文章应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这部电视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2、人物对白语言有什么特点?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什么?还有哪些处理有相同的目的?
3、剧中印象最深的一段戏是哪里?
4、请为该片重新设计一个结尾。

十三、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编导专业、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笔试:专题片《天使》,然后回答问题。

1、叙述该片所讲的故事内容。
2、该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3、谈谈你看了这部片子后的感受。

十四、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电视散文《今夜》,完成下面问题。

1、这部电视散文叙述了作者的一种刻骨铭心的渴望,为什么?
2、在众多表示渴望的镜头中,哪几组镜头让你感到了作者内心的情绪的强烈?
3、对这部电视散文的成败得失,你还有别的想法吗?请告诉我们。(600字左右)

十五、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成都考点)试题


影像作品分析:短片《Life line》

(1)回答问题
①短片的主题是什么?
②分析声音的使用和处理。
③分析黑白影像和彩色影像在视觉效果和心理效果上的重要差别。
④假如让你也拍一部l0分钟的关于时间的影片,扼要写一下你的构思。
(2)写评析文章(不少于800字)

十六、2006年北京电影学院录音艺术专业试题

1.听音并记下音高。
2.听每组两个声音(共16组),辨别前后有何不同(音量、音调、空间感、节奏、高音、
低音等)。
3.放一段影片并且配的ABCD四组音乐都不一样,从ABCD四组音乐中选出你感觉
音画结合最好的一项(共4组)。
4.放一段音乐,在选项中选出音乐中没有出现的乐器(共5组)。
5.听声音(无画面,共5组),根据所听声音写出画面。
6.听一遍CD版光良的《童话》,看两遍《童话》的MV:

    (1)写出从40秒到l分40秒间声音的变化,你怎样理解?
    (2)写出从5分15秒到5分30秒间声音的变化,你怎样理解?
    (3)写出从6分40秒到结束其间声音的变化,你怎样理解?
    (4)该MV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几个段落?判断依据是什么?
    (5)该MV在叙事上与其他MV作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6)重新设想一个该MV的结局。
   (7)写出该Mv中除了音乐、人声,其他声音的特点。

十七、2007年浙江传媒学院文艺编导专业考试试题:电影《千里走单骑》结尾部分


1、体现了几对父子的感情?
2、有哪些感人之处?
3、片中出现了两个场景,是哪两个场景?跟人物有什么关系?
4、根据片段,写一篇影评,不少于800字。

十八、2009年浙江传媒学院编导深圳考题分析《牧马人》片段,回答问题


1、片段主要讲述了文革时期的一个什么故事? (10分)
2、男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10分)
3、影片一共有几个场景?选其中一个说明其特点.(10分)
4、这个片子的主题。
5、复述这个片段的内容。

十九、2009年 北京电影学院 摄影系 电影摄影方向复试 影片读解 考题


观看影片《梅兰芳》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为影片写一个广告语,20字以内。
2、用200字以内概述影片故事内容。
3、把影片分为三个段落,给每个段落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原因。
4、名词解释(根据影片内容) 梨园;棒槌;身段;相公;座儿
5、十三燕和孟小冬分别在京剧中的扮相是什么?京剧中有什么五大行当?
6、十三燕为什么还留着辫子?这对影片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7、十三燕为什么会败给梅兰芳?
8、邱如白给梅兰芳写信后梅兰芳要见他,他为什么不见?
9、孟小冬给梅兰芳“借伞传情”引自哪个典故?
10、邱如白使用哪些手段使孟小冬离开梅兰芳?
11、孟小冬因为哪些原因最后离开梅兰芳?
12、日本人为什么要逼迫梅兰芳演戏?田中隆一为什么要自杀?
13、邱如白和梅兰芳结拜时那幅画的内容引自哪个典故?该道具对体现影片主题有什么用?
14、梅兰芳已蓄须明志不再上台,邱如白却总要让梅兰芳上台,两人的矛盾在哪?为什么?
15、大伯的信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大伯的信对梅兰芳有什么影响?“纸枷锁”指的是什么?

二十、2010年浙江传媒学院复试试题短片:北京大学形象宣传片《光影交响曲》


(一)、 回答问题:

1.在片中编导是如何表现北京大学的悠久历史的?
2.作品的整体光线效果呈现什么特征?为什么选择运用这样的光线方式?
3.作品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4.简单的描述作品的节奏变化,并回答作品的整体节奏表现什么感觉?

(二)、影视评论(不少于800字):

从创意(包括主题、结构)、制作(包括构图、色彩、光线、节奏、镜头组接、声音和画面的配合等)这两个方面选择几个切入着手进行分析。

二十一、2010年浙江传媒学院北京考点试题:观看《太阳照常升起》的五个片段,回答问题:


1、把五个片段跟五种感情做连线,分析每个片段表达什么感情;
2、分析指定片段的灯光特点,并说明是编导如何表达情感的,为什么运用升格镜头。
3、写8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章,要求从画面特点上分析。

二十二、2010年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文学考题(武汉考点)观看影片《奇迹世界》


1、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简要描述本片剧情。
  (2)影片中三儿一共逃脱了几次?为什么三儿可以不断从警察手中逃脱?
  (3)本片的结尾处理有什么特点?
2、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影评

二十三、2010年浙江传媒学院复试考题南京考点影视作品分析:观看新西兰旅游宣传片,回答问题

1.分析比较两部片子的优点和缺点,阐释理由。400字以上。
2.两部片子的配乐给你怎样的印象并分析。200字以上。
3.两部片子的宣传重点是什么?各自塑造了新西兰怎样的形象?200字以上。
4.分别用两句话概括这两部片子的主题。
5.为你的家乡写一个电影故事大纲,要求突出你家乡的特色。

二十四、2010年 浙江传媒学院 哈尔滨、成都考点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复试题


观看短片《埃菲尔铁塔》回答下列问题(影片播放两遍)

一、问答题
1、根据你的理解,为短片取一个更合适的片名,并写出50字以内的故事提要。
2、请解释影片结尾部分的含义。
3、你如何理解影片中主人公“哑剧小丑”这一人物形象?
4、影片如何处理“哑剧小丑”和周围人群的关系?这样的处理有何种意味?
5、你认为影片中,除了主人公之外还塑造了那些典型的形象,作者对他们持什么态度,并稍加分析。

二十五、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考点电视节目分析考题:《北京记忆——金梭和银梭》


1、 主题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
2、 哪些人物给你留下印象深刻,阐释原因。
3 、结合实例,分析本片的现实意义。

二十六、2010年 云南艺术学院 江西考点 编导专业 考题:纪录片:《我爱你,中国》第十六集《梦想的中国》,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影评


要求: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1.片中歌曲《我爱你,中国》导演使用了新人翻唱,其原因是什么?
        2.分析片中视听语言的运用,从你印象最深的方面分析.

二十七、2010年浙江传媒学院济南、长沙考点复试考题:《宾塔和好主意》


观片后回答以下问题:
1.宾塔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他长大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2.片中的好主意是什么?
3.影片想表达人和人之间怎样的关系?
3.本片用主观镜头多还是客观镜头多,分析导演这样处理的好处。

【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