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考考场:至少要做到“与百不同”

 编导名校私教课 2021-06-17

艺考考场:至少要做到“与百不同”

01

这是张彤(化名)第二年参加艺考,像去年一样,她只报名了北京电影学院(以下简称北电)的表演系。

2月21日,北电初试那天,张彤发了条微博,两张自拍照里,她露出来半张脸、皱着眉头、背后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校门大字。她算不上漂亮,不够瘦、个子有些矮、脸上有肉,排队等待的时候,前面的女孩扭过头来问她:“你双眼皮是做的吗?”

2019年,北京电影学院将招收520名本科生,报名的人数有59059人,相当于100个考生里只有一个幸运儿。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的艺考报名人数也都达到历史最高。

我们采访了几位今年参与了艺考的考生,他们讲述了自己的艺考故事。

自我认知与专业认知都不够的一位典型:艺考半年前,她割了双眼皮

张彤是一个人来北京考试的。因为考表演系,她已经和妈妈闹掰了,绝食、摔东西、离家出走都闹过,去年她做双眼皮手术,妈妈只去刷卡交了钱,就留她一个人在手术台上。手术完成后,她眼睛肿了好长时间,洗头、洗澡都不方便,妈妈问张彤:“后悔了吧?”

张彤不后悔,她觉得,就算今年再考不上,多考几年也不后悔,黄渤不就28岁才考上北电吗?

先前张彤是学小提琴的,平常别的学校主课是语数外,他们的主课就是音乐。学小提琴到高三,准备报学校的时候,她突然改了主意,想考表演系。张彤想当明星,这样能和自己喜欢的“爱豆”搭戏。张彤的“爱豆”刚出道不久,第一部剧时她正好暑假,天天上网看“爱豆”的视频,给他刷数据、控评。

她特别羡慕能跟“爱豆”搭戏的女明星,那个叫沈月的姑娘,本来也是个素人,听说是因为在湖南卫视实习过被导演发现了,直接就做了女一号。张彤也开始想考表演系,总得试试是不是?只要在圈子里,就有机会出名。

为此,她跟妈妈在家抗争了好几天,2017年冬天的时候,各个音乐学校都出了招生简章,班主任组织大家报名,张彤跟班主任说,不考了。班主任就把她叫到办公室问:“为什么不想考了?”

张彤说想學表演,班主任一下子就笑了,就好像她是小孩在开玩笑。同学们知道了,也经常笑问她:“听说你想学表演?”后来,张彤专门发了条微博:“为了这次考试,我成了全校的笑话。你们等着吧,我一定会考上的……”

第一年考试,张彤只报了北电、只报了表演系,去年没考上,没进复试。她不死心,今年继续艺考,为此她做了近视眼手术,割了双眼皮、开眼角,加起来差不多一万块钱。

今年初试那天,她给自己发微博打气,结果底下还有人评论说,你长这么丑也来考表演?

但张彤觉得觉得自己表现得都挺好:“我朗读的时候考官一直都是笑着的,还问我为什么考表演系,我没提我“爱豆”,按照培训班教的那一套说,我想用自己的表演赋予角色生命啥的。”考官接着问:“你喜欢哪一个电影角色?”

张彤蒙了,她铆足了劲想,最后说了《七月与安生》里周冬雨那个角色。考官让她现场演一段,结果复试成绩出来,她又没进。

张彤决定明年继续考,她觉得,这次表现比上次好多了,等明年考,最差也能过初试。

02

遇到这位导师有点晚了,为自己的梦想中央戏剧学院,要认真刻苦备考一年

从去年暑假,刘晓隽就已经在一家当地编导培训班学习传媒专业了。他的梦想就是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本来也可以报考传媒大学,但是文化课一直处在一本附近,就是没有高的提升。

在地方辅导班学习了,不到两个月,对于专业依然一知半解。有时候,刘晓隽也不知道是自己的问题,还是课程出问题。反正50多天下来,对中央戏剧学院的影视编导考试内容不很清楚。

由于地方的这家辅导班,主要是专注编导统考,整个学习都是在背常识,写影评,看电影,模仿故事会讲故事,后来才知道,中戏考察的是素质级别的,影视编导面试中考察的不是文学常识,而是深入阅读的书籍和精细分析的电影,问到我的问题,是,说一部关于小偷的电影,你如何看待莫言作品中的讲述者形象等等。

刘晓隽告诉笔者,在当地的统考过后,她和爸爸来到北京,通过北京的朋友考察后,选定了一家专注名校的北京影向编导艺考培训教育机构,准备校考。辅导班的老师在了解情况之后,对她说,有许多功课可能已经来不及补习,尤其是,准备报考中戏,需要一定的阅读量支撑,对于电影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观看上,关于视听的一些分析能力可能会缺失,距离考试不足两个月,学习这些新的内容可能会比较困难。

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不足15天的课程里,老师们讲到的知识点和考点,刘晓隽感到都十分陌生,理解起来十分吃力,主要原因,是之前的基础功课都没有学扎实。尽管很难,为了梦想,为了接近梦想,刘同学还是坚持去钻研,老师们也十分关注每一位同学。

刘晓隽,在北京一周的学习之后,感到一点光明在眼前。

她爸爸对笔者说,孩子认为老师讲的很棒,感觉遇到这位导师有点晚了。

刘晓隽对爸爸说,如果考不上,要用一年复读来准备中戏的艺考。为了梦想,多牺牲一点时间是值得的。

03

今年春节,她在画室看春晚

去年8月起,张青昂就到北京房山的画室集训了,平常他们两个星期放一天假,今年过年也只放了除夕一个晚上和初一一个白天。她和爸妈商量,不回去了。

画室有好多人都没回家,除夕晚上,食堂给没回去的学生们准备了年夜饭,实际上也没比平常好吃多少。大家吃完后,听大喇叭里广播,要求学生们都回画室,校长和老师录制了视频给大家。

看完了视频,有人建议,我们在画室一起看春晚吧。张青昂和舍友去楼下超市买零食,薯片可乐,买了一堆,然后从宿舍拿上凳子去画室,30多个人用大投影仪放春晚。

张青昂今年18岁了,这还是第一次没回家过年。学画画的时候,有很多让她感动的事情。她记得今年1月在沈阳考的广州美术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考完回北京,坐地铁过安检的时候,她背着几十斤的画包,负责安检的小姐姐没有没收自己的小刀,还轻轻说了句:“艺考加油”。那一整天张青昂都觉得很崩溃,突然听到这样一句话,她觉得很有力量。

考中国美术学院的时候,张青昂连着画了三天,到最后一天要画素描全身像,模特是上一届的考生。学姐一进来就很体贴地问:她摆什么姿势大家比较好画,头发是扎起来还是放下。

当时学姐穿了件黑色的羽绒服,而且是格子的,画的话其实很麻烦,她问考生们:“我穿这个好画吗?”张青昂和其他考生一起说,不好画。然后学姐就把羽绒服脱掉了,里面穿了件毛衣和背带裤。

当时是1月份,整个考场都很湿冷,张青昂穿着羽绒服,都觉得冷气从裤腿往里灌。学姐肯定也特别冷,她就把暖宝宝攥在手里,撑着让考生们画完。

张青昂记得,整场考试差不多画了6个小时,学姐也坚持了6个小时。学画画,一画6个小时是经常的事,所以想学画画一定得学会挨饿。她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乌龟一样,画包就是全部身家。

张青昂喜欢画画,并不觉得辛苦,她来北京集训以前,有学姐曾说,集训是把画画变成不喜欢的事。但是来了以后她却觉得很开心,每天不用想别的事,专心画画就好。

张青昂觉得,自己还是喜欢画画的。等考完了,她打算和画室的几个朋友一起去吃火锅。来北京参加集训后,她还没吃过火锅,觉得那是件特别奢侈的事。

04

1个月,他跑了5座城市、考了12所学校

从1月份开始,卓亚群就一直是“在路上”的状态了。先是去成都,然后去上海、济南、南京和北京。他一共报了12所学校,基本就是到处跑的状态。

像这次,他2月18日才从上海赶到北京,2月19日北电的初试考完以后,下午就要坐火车去济南,回去做高考体检。2月20日是体检最后一天了,等体检完,他要马上去山东艺术学院复试,2月22号,北电的初试结果出来以后,如果进了复试,他还得再来北京。

卓亚群和妈妈带着两个30英寸的箱子,一个放日用品,一个放艺考的东西。西服、皮鞋,还有表演用的服装,因为西服不能压,怕有褶,都是用衣架挂好、透明塑料袋罩住了挂在箱子里的。皮鞋都有鞋盒,鞋子里还塞着鞋撑子,就怕到处跑弄坏了。

每天卓亚群考试,妈妈就在考场门口等他,考试最起码要一个小时,妈妈就站在那里等这么长时间。艺考也是妈妈帮着安排的,卓亚群高一的时候,妈妈就开始盘算了,因为儿子成绩不好,走普通高考的话只能上二本。妈妈找班主任商量,说走艺考的路子,可能会上好一点的学校。

后来,学校只要有迎新、晚会、表演,都会让卓亚群做主持人锻炼,他这次报的也是播音主持和表演两个专业。他报的学校,有四川传媒学院,也有像北京电影学院这种名校,还有几个是师范类学校的播音主持专业。他想去一线城市,看见能报的都报了。

卓亚群的考试,差不多到3月就都结束了,因为要准备考试,他这半年都没怎么吃过油腻、辛辣的食物,其实他很喜欢吃四川菜。今年过年,妈妈做了个红烧鱼,他只敢吃两口,就怕考试的关键时期长痘了。卓亚群想,考完后要痛痛快快吃一顿川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