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编导艺考最后备考周期内,拯救导演或编剧考生片荒 | “21世纪最棒的100部电影”观看指南

 编导名校私教课 2021-06-17

     21世纪即将走过五分之一之际,英国《卫报》帮助我们整理了,本世纪近20年来可以看作是最棒的100部影单。

      编导艺考生,尤其是报考导演或编剧专业的考生,打破自己的观影惯性,借这一影单有选择地来补充观影量,在有限的编导专业备考周期内拯救自己的片荒。

     不必计较顺序,也不必过度相信《卫报》的选择判断,主要是在观影中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无论是基于编导影评考察,还是影片分析考察,还是某些重点专业院校的视听思维考察,独立思考每一部影片是最佳备考定位。影向编导教育还将陆续整理100部影单的深度分析或评论文章,以飨更多考生。

关注影向  阅读影评

      100部影片,100道门,我们一起推开门,走进去,

发现并感知瑰丽多姿的影像世界。

1、《血色将至》

There Will Be Blood (2007)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奇怪杰作,由他自由改编自厄普顿·辛克莱1927年的小说《石油!》,一个阴暗的标题,威胁着一场目前可见于地平线上的灾难:地球本身的毁灭。这部电影现在看起来可能比2007年刚上映时更奇怪、更刻板、更无情。但从2016年开始,白宫里就有了一个愤怒的普通民众:特朗普,这个古怪的房地产亿万富翁和被宠坏的婴儿,他的古怪推文就像普莱恩维尤疯狂的“奶昔”声明一样疯狂。安德森和戴-刘易斯创造了一个多么壮观的场面:一幅男性好战和恐惧的肖像,一个痛苦的图坦卡蒙,被堵在他自己的财富和声望的石棺里。

《血色将至》电影评析参考指南

影片综合论述参考

由丹尼尔·戴·刘易斯主演的《血色将至》夺得第80届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最佳摄影两项大奖,影片取材于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的小说《石油!》,以美国南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石油大潮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丹尼尔·普莱文(Daniel Plainview)在利益驱使下不择手段地获取石油和财富的过程中逐步丧失自己灵魂的资本家创业史,同时采取了平行对照的叙事手法描绘了年轻传教士伊莱·桑迪(Eli Sunday)借着宗教扩张不断膨胀自身欲望、最终身心崩溃的人生历程。该作品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表面繁华下的血腥与邪恶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判。为了获得高额利润,资本家疯狂地攫取石油资源,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精神生态在石油勘探中也受到严重污染,人的精神被工业文明异化,而精神异化又导致自然生态进一步恶化,这可以毁灭人类自身。可见,人在剥夺自然生命价值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日益贫瘠且出现危机,这是现代人面临的最大危机。本文从精神生态的视角来分析该片,挖掘作品中蕴涵的生态文化价值和生态人文主义精神,探索生态和谐观,培养良好的生态责任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地球自然生态与人类精神生态的良性互动。

影片主题论述参考|精神生态危机

著名学者鲁枢元认为人不仅是一种生物性的存在、种社会性的存在,还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分别对应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他指出:“自然生态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态体现为人与他人的关系;精神生态则体现为人与其自身的关系。"  在他看来,人与自然的疏离只是生态危机的表层显现,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反映的是隐藏其后的人类精神生态的失衡,精神生态危机才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精神生态学研究对象为人的内在情感与精神生活,它认为人的精神世界正遭受着与自然生态相似的危机2自然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原本就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在现代社会,自然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与此相伴的则是灵肉分离、信仰缺失、道德沦丧、欲望泛滥、自我孤立、情感空白、人际关系疏离等人类精神方面的危机。在此,对影片《血色将至》中的主要人物的精神生态危机进行探究,具体分析精神异化现象,尝试在精神生态领域寻找作品中所蕴涵的生态文化和生态价值,发掘作品给人们带来的诸多关于构建和谐生态的警示和启发。

影片人物论述参考|石油大亨:丹尼尔·普莱文

电影的开场独具一格,有巧分钟近乎默片,浑身泥上的丹尼尔孤零一人在德州荒漠的黑暗阴冷的井下勘探。荒凉和黑色连成一线,没有配乐与言语,只有那寂寞的镜头,空洞的声音让气氛显得残酷而凝固。枯燥的日子与人生,漫无天日的挖掘,偶尔间抬头看看,连眼睛都变得与油井一样黑。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主人公丹尼尔的野心和西部荒野的苍凉与广袤以及挖矿工人的艰辛与危险,它给人一种难以忍受的压抑和烦躁。丹尼尔由于踩空梯子摔断了腿,一个人在荒野中爬行,巨大的贪欲让他承受了非人的痛苦和孤独,让人感受到他坚韧的性格和对金钱疯狂的渴求。

丹尼尔是个冷酷无情、贪婪残忍且充满野心的油矿主,他从保罗口中得到了一个富矿信息:位于美国西部的小波士顿镇,石油不断地从地下渗出来。于是他变卖了家产,带着儿子H  前往这个几乎被灰尘与黄土覆盖的小城镇,到处呈现出一种具有原始气息的混沌和荒蛮。他低价买下了当地所有的土地,他的财富迅速积累,社会地位也随之提升。但在开采石油和积累资本的过程中造成了周围环境污染、天空黑沉、资源匮乏、地表下沉等自然生态危机,人与自然陷人一种对立、疏远的状态,在自然危机背后看到的是人们在精神上所遭受的种种污染和破坏。丹尼尔的人性被资本异化,灵魂不断被侵蚀,欲望无限制地膨胀,行为变得充满兽性等,可见他在肉体上是一个健康的人,精神上却是一具冰冷的死尸,灵与肉严重分离。他肆无忌惮地剥削工人,无视工人的死活。而工人处在社会底层,为生存被工业文明异化成了机器的奴隶。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或是变成了魔鬼或是变成了奴隶,人类原有的美好本性逐渐泯灭,最终导致了和谐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丧失。

从精神层面来说,人们也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疏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而敌对,直至最后决裂。丹尼尔把生命中关系最近的人依次从生活中除掉,再无任何情感牵绊。起先他与儿子的关系还算融洽,他带着儿子四处买地,彰显他的家庭观和人情味,以此来打动各地居民;儿子也会穿戴整齐,安静又忠诚地站在丹尼尔的身边。然而工业文明摧残了人性,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在一次井喷事故中,他先是奋勇救下儿子,但见到油井起火,他毫不犹豫地撇下受伤的儿子,奔向油井,两眼发光地盯着,“黑金"点燃了他心中贪欲之火。他对助手迈克尔说:“干嘛那样愁眉不展?我们脚下是油的海洋,它们只属于我,没有第二个主人。"此时的他完全忘记儿子的存在,内心已经被石油占据,沉浸于自己的欲望。石油吞没了亲情,情感在利益的诱惑下脆弱得不堪一击。儿子由于气浪冲击不幸失聪,每个人都有维护自我生命的本能,他纵火表达对父亲行为的不满,丹尼尔则无情地把儿子遗弃在火车上,这是他丧失人性的根本转折点。虽然丹尼尔后来又将其接回,但这已经在儿子心中留下了阴影,父子关系开始疏远,这是因为人际关系和谐的一个重要准则就是尊重他人的内在生命价值和独立的生存发展权利。儿子成年后,决定和妻子去墨西哥开创事业,丹尼尔认为他们会变成竞争对手,残忍地对儿子怒吼:“你不是我的儿子“ “你是一个孤儿· “,是我从沙漠中捡来的,收养你只为买地时,身边有张可爱的面孔一一你是篮子里的烂货。" H. w.表情平静地说:“感谢主,我体内没有你的血。"父子关系彻底决裂,他亲手割断了这惟一的亲情,至此丹尼尔的情感世界完全空白。

儿子意外受伤后,从未谋面的弟弟亨利前来投奔他,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丹尼尔家庭观中的空缺,一度让他重拾人性中的善良,他带着亨利视察油田,开拓新的输油管道,他也向亨利吐露很多心声。但冒牌弟弟的身份被揭穿后,丹尼尔残忍地杀害了他,他完全丧失了人性,彻底成了一台冷漠的钻油机,一位精神异化毫无人性的资本家。

影片通过丹尼尔与伊莱的冲突直接切人了他的精神世界,为了顺利铺设石油管道丹尼尔被迫来到伊莱领导的第三启示教'(The Third Revelation)接受洗礼,声嘶力竭地喊道:“我是一个罪人。主啊,我错了,我舍弃了自己的孩子一一"伊莱报复性地在神台上扇了丹尼尔一个又一个响亮的耳光,使他完全放弃了通过宗教来获得精神救赎的希望,他彻底迷失在一个时代对于财富追求的简单信念中,找不到真正的精神寄托。片尾丹尼尔成为一位石油大亨,独自住在豪宅里,惟一可做的就是昏睡酗酒,物质生活的富足对应着精神世界的空虚。他让此时上门前来索取金钱的牧师伊莱原形毕露,用布道的口吻亲口喊出了“我是个冒牌的先知,上帝是迷信的产物",表达出丹尼尔对上帝信仰的决绝态度,这也是他向人类精神世界发出的绝望吼叫。最后他用保龄球砸死了伊莱,血流满地,他坐在尸体旁,说:"I'm finished!"这意味着代表伪善精神的伊莱的肉体毁火了,而代表奢靡物质的丹尼尔的精神也彻底崩溃了;这也照应了片名There Will Be Blood,为得到财富人们总要付出精神与肉体代价。

影片人物论述参考|传教士:伊莱·桑迪

伊莱是位贪婪、奸诈、伪善的传教士,他披着宗教的虚伪外衣,利用卖地获得的钱扩建第三启示教会,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不断表演驱逐恶魔的狂热宗教仪式,以向教徒证明上帝有无限的神力。他通过控制镇上教徒的灵魂,来最大限度地得到他们的资助,扩大自身影响力。他让丹尼尔在油井开工仪式前在众人面前介绍自己,为油井祈福,但丹尼尔却选择了伊莱的妹妹玛丽。伊莱与丹尼尔一样充满野心,疯狂地追求金钱和地位。他们二人相互争斗、相互利用又彼此仇恨。井喷时火花照在伊莱的脸上,忽明忽暗,他的内心也一样深不可测,盘算着如何能够从丹尼尔处索取钱财。不久,伊莱打着兴建当地教堂的神圣名义,找丹尼尔索要当初承诺捐给教堂的5 0開美元,却被暴打一顿。当晚伊莱因不能拿到钱回家狠毒地咒骂且殴打父亲,他为了金钱完全置亲情于不顾,彻底丧失伦理道德和人性,但家人不敢反抗。在伊莱家里,男性占统治地位,女人处于从属地位,谈事情时,女人要离开。女人无法维持自己的独立存在,更无法看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她们只是男人的附属品,性别歧视进一步加剧了精神生态危机。实际上,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男女双方都是生命体中有着平等存在价值的成员,处于和谐共处的状态,但伊莱家中两性关系和家庭关系严重失衡,这也是精神生态危机的表征。

宗教本是人类对自己心中家园的向往与精神归依所在,它的存在让人们有了精神的寄托。但伊莱创建的伪宗教是以上帝的名义大肆敛财,最终被经济危机席卷一空,他准备用教徒小班迪的土地向丹尼尔索要巨款,为此走上了自我毁灭之路,欲望与死亡是其精神生态失衡的主要症状。伊莱最终也没有得到上帝的救赎,正如他所说,“要是我能抓到主的手乞求帮助,我早就去了。但是他总是不说话,故作神秘,让我们干等着··"可见传教士本人也质疑上帝的存在,他在遭受危机时上帝并没有庇佑他。这是一个失去了信仰的世界,人们不知不觉地陷人了精神的荒原,空虚而迷惘,人们的精神生态走向了绝地和边缘。

从精神生态视角来看,影片具有深刻的生态人文价值,反思了人类所面临的道德、信仰、欲望与人性等精神生态危机,整部影片浸满石油般的黑色,象征社会的黑暗,展示出当时美国社会冷漠麻木、残忍暴力和人性溃败的精神生态危机画卷。影片揭露了工业文明对人们的精神生态所造成的破坏,唤醒人们拯救地球生态系统的意识,拯救的道路也只有一条一一一重建家园,重建我们作为一个自然物种而赖以生存的自然家园,重建我们作为一种有灵性的生命的精神家园。家园的价值根基在于生态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身与心的和谐,使和谐共生的生态精神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精神生态的平衡和健康是解决地球生态危机的关键,为此要改变人的思想观念,调整价值尺度,尊重人与自然,人的精神应朝着绿色生态化方向发展,这样地球生态系统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拯救。

2、《为奴十二年》

12 Years a Slave (2013)

史蒂夫·麦奎因在现实生活中讲述了所罗门·诺瑟普的故事。诺瑟普是一名自由人,在19世纪的路易斯安那州被绑架并沦为奴隶。这是一个完美的演员阵容和节奏,无尽的惊喜,不妥协和同情:一个故事纯粹和有力量的讲述,但充满了非凡的视觉优雅的音符。它从不沦为陈词滥调,甚至自怜自哀;它仍然是一部成人电影,对真相不感兴趣。读了诺瑟普1853年的回忆录,你会惊讶于这部电影的忠实。

【更多影评写作参考指南请关注“编导艺考网”微信公众号或“影向阅读”】

3、《少年时代》

Boyhood (2014)

理查德·林克莱特讲述了一个6岁到18岁的孩子的故事,这部电影拍摄了12年,证明了在这个电影盛行的时代,他的艺术抱负是正确的。它的缺点是几乎毁了其他每一部电影——至少是那些演员明显老了的电影。在观看艾拉·柯川——以及帕特里夏·阿奎特和伊桑·霍克饰演他的父母——真诚进步的过程中,《少年时代》为观众提供了一种独一无二的亲密感。这就是电影的温和革命。

【更多影评写作参考指南请关注“编导艺考网”微信公众号或“影向阅读”】

4、《皮囊之下》

Under the Skin (2013)

乔纳森·格雷泽近十年来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他最近的一部电影)被证明是一部无法归类的杰作。斯嘉丽·约翰逊扮演一个人形的外星人,在格拉斯哥的街道上搜寻毫无防备的男性“带回家”——事实上,是把他们当做食物来源。从令人不安的外星人pov片段,到与演员亚当·皮尔森(他患有神经纤维瘤病)的感人场景,再到其中心人物掠夺性逻辑的纯粹冷酷,《 皮囊之下》获得了一种不同于之前或之后的情绪和质感。

【更多影评写作参考指南请关注“编导艺考网”微信公众号或“影向阅读”】

5、《花样年华》

In the Mood for Love (2000)

在电影史上,还有比王家卫《花样年华》中梁朝伟和张曼玉更美丽的情侣吗?严格来说,他们不是一对。周星驰(梁朝伟饰)和李真(张曼玉饰)搬进了香港一幢拥挤的公寓楼里,彼此紧挨着。他的妻子有外遇——和她的丈夫。被欺骗的一对成为了朋友,但发誓不做坏事。这部电影也带着这样一种理解:不可能的爱情是一部更浪漫的电影。在一个场景中,两个挤压过去对方在一个狭窄的小巷,晚上有一种潮湿的性感。

【更多影评写作参考指南请关注“编导艺考网”微信公众号或“影向阅读”】

6、《隐藏摄像机》

Hidden (2005)

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凭借其对创伤和残酷无情的记录而成为严酷考验艺术的先驱之一,他的这部电影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它与法国人对不久前发生的不安事件深深联系在一起。丹尼尔·欧特伊饰演一位成功的电视主持人,神秘的监控录像打破了他的满足感。这似乎与一个阿尔及利亚男孩有关,他的父母显然在1961年臭名昭著的巴黎大屠杀中丧生。哈内克用一种准确无误的恐惧和沮丧感加剧了紧张气氛。

【更多影评写作参考指南请关注“编导艺考网”微信公众号或“影向阅读”】

7、《纽约提喻法》

Synecdoche, New York (2008)

一连串的辉煌编剧之后,查理·考夫曼拍出了他的导演处女作,复杂的编剧,菲利普·西摩·霍夫曼主演的戏剧导演科塔尔,在完成自己的梦想作品时,淹没在个人危机,表演和现实之间模糊的界限在科塔尔自己的崩溃中得到了反映,电影名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这一切都是象征性的。

【更多影评写作参考指南请关注“编导艺考网”微信公众号或“影向阅读”】

8、《月光男孩》

Moonlight (2016)

巴里·詹金斯的《月光男孩》超越《爱乐之城》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这在各方面都不同凡响,其中费·唐纳薇的错信封或许是最不寻常的。这是第一部全黑人演员阵容讲述同性恋题材还获得奥斯卡的电影,它是启示性的:创新,广泛影响,完全美丽。

【更多影评写作参考指南请关注“编导艺考网”微信公众号或“影向阅读”】

9、《扎马》

Zama (2017)

在卢西亚·马特尔这部狂热的历史剧中,一名效力于西班牙王室的官员在等待从他18世纪巴拉圭的死水岗位上调任时陷入了疯狂。就像一场迷失方向的梦,它是一部由碎片组成的电影,缓慢地进入你的记忆——一个奴隶跛着脚,一只美洲驼在一场不舒服的会议中闯入画面。丹尼尔·希门尼斯·卡乔是一个心胸狭窄、可怜的扎马(Zama),执着于白人的重要性,这是殖民主义腐朽的一个症状。一部奇怪的杰作。

【更多影评写作参考指南请关注“编导艺考网”微信公众号或“影向阅读”】

10、《美国战队:世界警察》

Team America: World Police (2004)

马特·斯通和特雷·帕克导演的木偶音乐剧是完全无所畏惧的:好莱坞、百老汇、邪恶的独裁者、狂热的超级大国、情报机构、流血的自由主义者、演员——尤其是演员——面前被拍摄,然后以一种毁灭性的——如果是淫秽的——为美国干涉主义辩护。在政治上,这是猎枪;讽刺上,这是精准的。不过,最主要的是,它非常有趣。

【更多影评写作参考指南请关注“编导艺考网”微信公众号或“影向阅读”】

11、《穆赫兰道》

Mulholland Drive (2001)

大卫·林奇的一项重大成就,尽管他在起步阶段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初设想是作为一部新电视剧的试播集,这巧妙地融合了林奇的软核纸浆痴迷与他标志性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超现实主义。娜奥米·沃茨是个大发现:她扮演了一个想成为演员的人,中途似乎和另一个更厌倦的人交换了性格。

12、《索尔之子》

Son of Saul (2015)

残酷的发自内心的寓言,让观众一头扎进了纳粹灭绝营无所不有的恐怖。该片由匈牙利导演拉斯洛·内梅斯首次执导,采用冷酷无情的特写镜头,讲述了一名犹太人集中营工人的故事。

13、《远离天堂》

Far From Heaven (2002)

导演托德·海因斯说,这是一场最精彩的模仿。海因斯采用了道格拉斯·瑟克所钟爱的大胆而生动的情节剧,并对其进行了重新组合,充分揭示了原作中隐藏的种族、性别和阶级的社会断层。祭拜祖先一般的精美仪式。

14、《白色物质》

White Material (2009)

这是伊莎贝尔·于佩尔最出色的表演之一。导演克莱尔·丹尼斯凭借自己在西非殖民地的成长经历,让这部关于一个铁腕种植园主的电影有了一丝辛辣的真实感。于佩尔扮演的Maria,随着一场暴力的国内冲突越来越近,她沉迷于如何收获咖啡。背负着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丈夫和一个古怪的儿子,为了生存,这是她能做的一切。

15、《小偷家族》

Shoplifters (2018)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凭借这部精心改编的剧情片获得金棕榈。和之前的很多作品一样,是枝裕和的这部片子探讨了一个完全不同寻常的家庭是怎样的。一个商店盗窃团伙收留了一个看起来被遗弃的小女孩,他们如何团结在一起——或者分离——是这部电影的关键主题。

16、《杀戮演绎》

The Act of Killing (2012)

一部关于60年代中期席卷印尼的野蛮杀戮浪潮的非凡纪录片。导演乔舒亚·奥本海默精心策划了这部电影,影片回顾了一些恐怖事件的肇事者,并要求他们——几乎不需要鼓励——重新上演这些事件。结果几乎是无法观察到的:凶手们在表演时的喜悦,以及他们可能会或不会经历的懊悔。

17、《绝美之城》

The Great Beauty (2013)

保罗·索伦蒂诺在他颓废、疲惫的荣耀中,精心制作了这封致罗马的情书——“la grande bellezza”。索伦蒂诺经常在银幕上扮演的配角托尼·塞维罗饰演记者杰普·甘巴德拉,一个富有活力的人,开始感觉到自己的光芒正在消逝,并在他周围的世界中寻找意义和实质。

18、《严肃的男人》

A Serious Man (2009)

科恩兄弟并不是真的搞个人恩怨,但这是他们(到目前为止)最亲密的一次。故事发生在60年代末他们的家乡明尼阿波利斯,《严肃的男人》由迈克尔·斯图尔巴格主演,他饰演一个学者,他的生活被持续的不确定性和自我怀疑所搅乱——导致他不断地去拜访他的拉比,婚姻破裂,并与他古怪的哥哥进行了长时间的互动。

19、《林肯》

Lincoln (2012)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美国伟大总统的肖像在当时看来就像上了一堂活生生的历史课:丹尼尔·戴-刘易斯的不朽表演为这部影片增光添彩。如今,它看起来像一个幻想:一个有原则的总统,谁会想到呢?

20、《罗马》

Roma (2018)

尽管Netflix在与电影行业的战争中采用了《罗马》,但它仍然是一部绝对重要的作品。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回到了他童年时代的墨西哥城,讲述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和他们的保姆兼女佣的故事,故事中充满了令人神魂颠倒的抒情黑白。部分是回忆录,部分是优雅的小说,卡隆用这部电影达到了顶峰。

21、《白丝带》

The White Ribbon (2009)

迈克尔·哈内克凭借这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为背景的寓言故事赢得了他的第一个金棕榈奖。一个小村庄的居民被神秘的暴力事件所困扰,这些事件主要加剧了他们赖以生存的不正常的社会准则,并隐晦地暗示了演变成纳粹主义的道德氛围。

22、《千与千寻》

Spirited Away (2001)

宫崎骏的这部令人惊叹的动画,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的一部成功之作。这是一个温和而神秘的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10岁女孩的家庭偶然发现了一个闹鬼的澡堂。在她的父母变成猪后,她努力解除诅咒,一路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精神世界生物。

23、《波拉特》

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 (2006)

这仍然是萨沙·拜伦·科恩最精彩的时刻,是他滑稽的电视角色的升级版,这个角色的目的是诱使毫无戒心的人说出自己的罪行。波拉特在美国旅行,试图嫁给帕梅拉安德森,并不是每件事都奏效,但当它奏效时,却令人震惊:残酷的启示与歇斯底里的滑稽同时出现。

24、《修女艾达》

Ida (2013)

既是梦想又带着毁灭性,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的黑白故事讲述一个沙弥尼与姑姑在1962年波兰公路旅行,发现她的犹太家庭备用的命运,完全令人震惊和令人难忘的。

25、《逃出绝命镇》

Get Out (2017)

乔丹·皮尔的处女作是一部完美的、打磨粗糙的电影。这是一部对种族的讽刺剧,讽刺得恰到好处,同时也是一部令人心寒的喜剧,一部恰到好处的恐怖片和104分钟的完整娱乐。

26、《一一》

A One and a Two (Yi Yi, 2000)

杨德昌的最后一部电影是一个微妙的家庭奇迹:一个家庭通过父亲、儿子和女儿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婚礼开始,葬礼结束。中间的部分是日常生活,用罕见的美丽和庄重加以剖析。

27、《布达佩斯大饭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2014)

华丽的外表之下是政治的硬核,韦斯·安德森这部电影赏心悦目。拉尔夫·费因斯饰演迷人的门房M古斯塔夫,一切有益的关系和窘迫的营房,仍然是他最精彩的时刻。

28、《生命之树》

The Tree of Life (2011)

泰伦斯·马力克在《新世界》上映6年后重返影坛,但他的第一次回归——在上世纪50年代的德克萨斯州——令人窒息的一击。

29、《内布拉斯加》

Nebraska (2013)

亚历山大·佩恩对美国小镇的黑白颂歌是他本世纪最好的作品。

30、《利维坦》

Leviathan (2014)

安德烈·茨维亚金瑟夫的反普京论战精彩、大胆,而且完全是在酒精的作用下进行的。我们的英雄渔夫被迫离开他的家,以便腐败的当地市长可以在现场建造自己的宫殿。一位牧师谈到“唤醒俄罗斯人民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被压在他的脚下。腐败是如此普遍,这些人甚至失去了上帝。这是最伟大的成就。

31、《失常》

Anomalisa (2015)

查理·考夫曼的存在主义与定格木偶的决裂是概念与执行的微缩杰作。大卫·休利斯为这位沮丧的励志演说家配音,除了詹妮弗·杰森·李饰演的伤痕累累的销售代理,每个人听起来都一样。“何而为人?”迈克尔·斯通问道,“去接受痛苦吗?” 很少有电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电影中的费伯奇彩蛋。

32、《地心引力》

Gravity (2013)

如果我们正生活在太空电影的黄金时代,这就是它的开始,阿方索·卡隆壮观的惊悚片,带着难以忍受的紧张和探索频道的现实主义。桑德拉·布洛克是一名新手宇航员,乔治·克鲁尼陪伴在她身边,一个活生生的巴斯光年。当一场碎片风暴袭击这对搭档,一场可怕的生存斗争随之而来。令人惊奇地好。

33、《天才一族》

The Royal Tenenbaums (2001)

也许是最韦斯·安德森的一部电影,当然也是他最好的电影,死忠粉的演员阵容和电影史上最好看的毛皮大衣。

34、《孩子》

The Child (L’Enfant, 2002)

达顿兄弟的第二届金棕榈奖颁给了这部反映下层社会绝望的影片,影片以他们特有的超级自然主义方式拍摄。杰瑞米·雷尼尔饰演一名小罪犯,他在收养黑市上卖掉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但他被击垮的女友的反应迫使他进行某种救赎。

35、《45周年》

45 Years (2015)

英国导演安德鲁·黑格执导的这部悄无声息、令人震惊的影片,是一幅关于婚姻的感人画面,其中夹杂着一个鬼故事般的震撼。夏洛特·兰普林和汤姆·柯特妮演一对诺福克夫妇,他们正在筹划他们的45周年结婚纪念日。聚会前一周,一封信像手榴弹一样落在他们的门垫上,上面写着他初恋的消息。兰普林是耸人听闻的。

36、《一次别离》

A Separation (2011)

电影一开始,一对夫妇在法官面前要求离婚。她想带着他们的女儿,离开伊朗。但他不能去,他年迈的父亲病了。在阿斯加尔·法哈迪这部痛苦至极的家庭戏剧中,每个人都表现得很糟糕。法哈迪的超能力是同理心,让观众看到所有的观点。他在看似无关紧要的时刻赋予了深沉的感情,并带来了激动人心的结果。

37、《狗镇》

Dogville (2003)

拉斯·冯·提尔关于强制性资本主义的布莱希特寓言,可以说仍是这位丹麦挑衅者的杰作。一名逃离黑帮的妇女,在一个小镇上避难,作为回报,她承担了家务劳动。冯·提尔对风格化的落地画布景的运用是最后的灵感点染。

38、《小亚细亚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Anatolia (2011)

这是土耳其导演努里·比尔格·赛兰一段与以往不同的警匪片。故事发生在土耳其农村地区,当地官员整夜开车带着一名谋杀嫌疑犯四处寻找尸体。然而,他们发现的大多是存在主义的绝望。虽然不是很容易看,但它是慢电影的杰作。

39、《米克的近路》

Meek’s Cutoff (2010)

凯利·莱克哈特是慢速电影的大师,他制作的电影讲述的是没有安全网的美国局外人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俄勒冈州的西部,讲述了三个家庭在西部的马车队上的故事。他们的领袖是爱出风头的斯蒂芬·米克(布鲁斯·格林伍德饰),但莱克哈特一如既往地把焦点放在女人身上——米歇尔·威廉姆斯、佐伊·卡赞和雪莉·亨德森饰演的三人组。

40、《与我无关》

Unrelated (2007)

47岁时,乔安娜·霍格在执导了《急诊室的故事》和《伦敦东区》等电视剧之后,改头换面,成为了新一代电影的导演。在她的处女作《与我无关》中,凯瑟琳·沃斯扮演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她在托斯卡纳与两个不正常的家庭一起度假,并与其中一个小伙子肆无忌惮地调情。挥舞着手术刀对准富裕的中产阶级,一部尴尬的电影,诞生了。

41、《小姐》

The Handmaiden (2016)

这是电影中最伟大的文学改编作品之一:朴赞郁将莎拉·沃特斯的犯罪小说《指匠情挑》从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搬到了20世纪30年代的韩国。在这个最扭曲的爱情故事中,一个扒手假扮一个富有女继承人的女佣。但是谁才是骗子呢?如果符合你的口味,你可以选择它为本世纪最性感的电影。

42、《四月三周两天》

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 (2007)

这部获得金棕榈奖的影片预示着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的到来。80年代末,一位年轻女子在朋友的帮助下,安排了一次非法堕胎,随后发生的肮脏事件,与共产主义专政开始瓦解时国家的衰败和混乱并行。悲惨但聪明。

43、《华尔街之狼》

The Wolf of Wall Street (2013)

马丁·斯科塞斯的《华尔街之狼》可能是本世纪迄今为止所有人看过的最有趣的电影,它应该是一个值得警惕的故事。它是根据不诚实的股票经纪人乔丹·贝尔福特的自传改编的,贝尔福特在1999年被判犯有欺诈和洗钱罪。但既然有妓女、毒品和跑车,为什么还要关注遗憾呢?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贝尔福特非常有趣。

44、《托尼·厄德曼》

Toni Erdmann (2016)

玛伦·阿德饰演的《托妮·厄德曼》是近年来在(艺术电影)院线上映的最有趣的电影之一,这是对德国人懒惰、傲慢、没有幽默感的刻板印象的致命一击。这是一个关于一个工作狂的管理顾问的故事,一部真正的独一无二的电影,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欧洲、全球化和职场厌女症的讽刺,同时也是一部棘手而甜蜜的父女电影。

45、《第十三修正案》

13th (2016)

由艾娃·杜威内拍摄的一部关于美国司法系统种族化的纪录片,内容紧张、愤怒,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大量不成比例的非洲裔美国人被监禁,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名字的奴隶制。以废除奴隶制的宪法修正案为标题,杜威内认为私有化的监狱、廉价劳动力和温和的资本主义都在其中。艰难的事情。

46、《回归》

Volver (2006)

可以说是佩内洛普·克鲁兹在佩德罗·阿莫多瓦的关键影片之一中有最出色的表演:令人陶醉的谋杀、家庭纷争和超自然恶作剧。克鲁兹扮演一个被迫杀死并埋葬前夫的女人,而她死去的母亲似乎在困扰着她的理发师姐姐。所有的问题都是在各种各样的创伤之后解决的。

47、《玛格丽特》

Margaret (2011)

出自《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编剧兼导演肯尼斯·隆纳根,《玛格丽特》于2007年完成,但在与电影公司发生争执后,于2011年才上映。故事发生在9/11之后的纽约,安娜·帕奎因是一个自负的少年,她要为一场悲剧事故负部分责任。就像海边的曼彻斯特一样,这种影响正在瓦解,这就像看着现实生活分崩离析。

48、《欢乐之家》

The House of Mirth (2000)

在这部由伊迪丝·华顿小说改编的电影中,特伦斯·戴维斯充分利用了吉莉安·安德森泰然自若的优雅。安德森饰演莉莉·巴特,这个女人的名声和地位逐渐被玷污,直到19世纪末的美国,她成了一个无法结婚的弃儿。

49、《24小时狂欢派对》

24 Hour Party People (2002)

迈克尔·温特伯顿和史蒂夫·库根的真相探寻,在这部由唱片公司老板、播音员托尼·威尔逊主演的传记电影中,达到了高潮。有趣的,巧妙的,信息量惊人的,这是对真理的远见的胜利。这也是一个完全的爆炸。

50、《爱在日落黄昏时》

Before Sunset (2004)

在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的影片《日出之前》中,一对20多岁的年轻人在维也纳共度了美好浪漫的一天。在第二部电影中,当他们在巴黎再次相遇时,他们已经30多岁了。这些问题是针对成年人的。我找对人了吗?我的生命到哪里去了?

【100部影片完整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