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邂逅版纳(十八)

 新用户7063xyQG 2021-06-17

邂逅版纳(18)

罗建文伉俪

李人毅

作者自述 · 已把他乡作故乡

在历史上,凡有生命力的故事,往往都来自民间的传说。大中国幅员辽阔,为什么建国后第一次移民是湖南的醴陵人?据传说,因为是毛泽东主席亲自点的将。

在西双版纳,垦二代和垦三代中至今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

说是1959年党中央做了决定后,究竟从哪里派人到云南去就摆上了议事日程了。毛主席说,还是动员我的家乡醴陵的人去吧,他们我是了解的,他们识大体,觉悟高,能吃苦,能耐劳,只要讲清道理就会一呼百应的,而且会创造出人间的奇迹来。毛主席还说,为了尽快落实党中央精神,还是我亲自去动员吧。就这样毛主席来了,他还提出要县领导率先垂范,亲自举家带队到西双版纳去创业。

就这样,我们来了。

我们是毛主席派来的。

伴随着我的钓鱼时日,罗建文不止一次讲述这个故事。不只是他,在与路上的行人攀谈时,在树下乘凉时,不止一人在讲述着,讲到这里都充满了自豪感。有人见我有将信将疑的表情,还加重语气说,这是真的,在网上能查到的。

我觉得从时间上看是有依据的,毕竟毛主席1959年6月回到过韶山,而醴陵人是当年12月份出发的。在伟人的行程中,或许还有许多我们所不知的事情,而历史上有许多疏于记载的事件,就是通过代代口授流传下来的。更何况,这情节已经成了他们几代人的精神支撑啊!

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毛泽东走访了湖南醴陵等五县后写出来的划时代文献,对家乡人的信任和了解并在重大历史关头委以重托,来自伟人那绵绵的乡愁,如今系解在一代又一代垦荒儿女的心上。

“我们是毛主席派来的。”

罗建文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他1967年生于西双版纳,童年印象最深的乐趣是随哥哥到小河里去抓鱼,到了读书的年龄就在家门口读的小学,初中时就要走很远的路了。和许许多多垦荒者的第二代一样,他们工作后,都踏着父辈的脚印重复一日又一日的割胶生涯。他一直怀有自豪感,我们醴陵人是毛主席的乡亲,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给毛主席增光添彩。

下一代的命运,总是有上一代的影子。他父亲去世早,可他依旧循着父辈的生态生活着,却又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他是这个农场青年第一个穿喇叭裤的青年人,也是第一个穿西服的人。

关于西服还有一个故事,那是八十年代末,他家买不起西服,他爸爸也不能给他买这洋装。刚巧生产队在山上杀了一头牛,队长要以50元出卖牛皮,罗建文最后以30元买了下来。他背着牛皮走了小半天的路来到城里,卖了150元,用这钱买了一件西服穿着回了家,也不在乎爸爸问他哪里来的钱买的了。

年轻的罗建文浪漫帅气,赢得了事业也得到了爱情。这幅画就是根据他和恋人小陈在家山南的瀑布下的合影创作的。小陈家也是醴陵人,两年后他们结了婚。后因为建采石场,天然瀑布被破坏了。如今他们家依旧过得有滋有味,只是随着国产橡胶价格的低迷,夫妻二人早都下岗了。妻子在建筑工地打工,他留在家里照顾着已到九旬的老娘。他与大哥都爱喝点酒,为此他不学开车让妻子学,就杜绝了酒驾。

罗建文没有辜负父辈的期望,他视西双版纳为故乡,当有人回老家去发展时,他坚定地留下来了,当有人在市里买了商品房进城养老了,他却在老场部他家的旧居原址上盖起了新房,并把老娘接来住。他说,在农村住惯了,这里有种菜、养鸡和养鱼的地方,动动手就可以吃到放心的食品,老娘也活得舒服些。

是的,听着父亲故事长大的罗建文已把他乡作为故乡了,罗建文拥有了、也留住了这双重的乡愁。

罗建文伉俪 / 李人毅绘

罗建文伉俪/李人毅作

石上清泉溅飞流,

彩云柔风群山秀。

老来情味杯中酒,

俪影形随共春秋。

题《罗建文伉俪》/ 李人毅书

《罗建文伉俪》局部欣赏


罗建文和小陈在一起

年轻时的罗建文

罗建文在和李人毅一起看罗家老照片


李人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

美术评论家

人民美术网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