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纸鹤的365

 诗意八公山 2021-06-17

千纸鹤的365

崔小红

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因子,对丰富华夏文明起着增光添彩的作用。我是浩浩荡荡的地域文化传播大军里的一员。我在极力推广淮南地域文化、传播淮河文明的时候,自然少不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千纸鹤先生就是其一,我平时称呼他为“老千”。

我与老千初次相见于八公山肥皂厂的大门口。那次采风的目的是肥皂厂遗存的两栋木板房。这是我俩的首次合作,之前我们并不认识。不过,因为我的每篇文章里面都有一张我本人的压轴图片,所以尽管我不认识老千,但是他能认出来我。问题就在这里——他能认出来我!

我的采风条件一直艰苦,常常是来不及吃早饭就要出门。因此,我在肥皂厂门口买了早点。注意,此时的千纸鹤正在大门口站着。他目视我完成买早点的全部过程,直到付清3元钱的饭资,他才走过来说,你是崔老师吧……那次采风接近中午才完成,我要乘坐公交车回去,开着私家车的老千说,崔老师再见……

看来,千纸鹤是一位非常小气的人。

1

我不占别人的便宜,但是如此小气的人,按理说我们应该不会再有第二次合作。事实上,第二次的合作也确实间隔了较长一段时间。这主要因为我做了一次手术,住院加休养估计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此时,有读者在我的微信公众号“诗意八公山”里留言,询问崔老师为什么不发作品?我需要抓紧时间行文以飨读者。

这时,老千与我联系,问我愿不愿意去大通看看碉堡?从老千的空间里可以看出,他也酷爱淮南地域文化,而且专事考据,他与我相同之处在于,都没有得到任何经费的支持。奔走于淮南的大街小巷完全是出于对家乡的一片赤诚爱心。

2

我答应了老千的邀请,这次老千开着他的私家车来接我。我们到达大通万人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附近时,发现这里正在修路,赶往碉堡水牢需要步行一段路程。老千走在前面,我双手托着肚子慢慢地跟在后面。

冬天的万人坑附近山林肃静,潮湿的地面零乱着枯黄的野草和折断的树枝,偶尔有鸟鸣声从头顶划过,诡异的像是许多年前的呻吟。废弃的大通一小校区早已被荒草占据。碉堡水牢就在荒草的那边,若想靠近,需要跨过一段围绕油菜田的篱笆。老千跑过去,把篱笆墙整理一下,然后过来扶我,我托着肚子小心翼翼地抬起腿,慢慢跨过去。

看来,千纸鹤相对细心,比较会照顾人。

3

慢慢地,我与千纸鹤越来越熟悉。我发现他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惧怕夫人。那次,我们一起去西八公山的深处寻找“悦泉”。我穿的高跟鞋显然不能翻山越岭。老千的车上有他夫人的运动鞋,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当我把嫂夫人的鞋子脱下来还给老千的时候。老千拿出一块抹布,蹲在地上仔仔细细地擦鞋底上的山泥。一边擦一边说,俺老婆心细,如果发现有人穿她鞋子,我就……你就什么?我笑着问老千。老千翻我一眼,什么都没说,只管在那里认真地擦鞋,还用嘴巴吹吹鞋子上的灰。

4

千纸鹤的车上装有车载电话。有几次老千陪同我采风的时候,正好电话响了,我看屏显的文字是一个字。老千很紧张地对我说,不要讲话。吓得我也不敢做声。电话接通后,严厉的女声传来“你在哪里来?”老千马上用故意装出的底气说“我准备游泳去”。然后,他的夫人换成委婉的口气说“吃什么着?”显然,嫂夫人和我妈妈一样,经常头疼的是不知道下顿饭吃什么。

我在慢走淮南山山水水,穿越时空隧道的时候,感受强烈的就是过去生活的贫瘠,现在生活的富足。富足的生活,让人们在花样繁多的食材面前眼花缭乱,甚至手足无措!不过,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一些人的灵魂却皆若空游无所依。

5

为什么当老千答非所问地说“我准备游泳去”,他的夫人就会换成委婉的口吻说话呢?因为老千酷爱游泳。这点兴趣与他酷爱地域文化,专事考据并驾齐驱。

去年冬天,在-5℃的寒冷天气里,老千陪同我去孔店乡采风钱都督府。返程途中路过九龙岗的石头塘。老千说崔老师等我一下,我要去游泳。老千真的去游泳了。

我裹着羽绒服坐在石头塘的石头岸上。此时冬风销声匿迹,万籁俱静,但是寒气能够钻进对面的悬崖石壁里。石头塘边白雪覆盖,石头塘里寒水清冽,澄澈的水体皆然缥碧。老千在石头塘里游远了,又游近了。我下意识的把头缩进羽绒服里……

6

老千的游泳涵盖四季,雪花纷扬的时候,他在游。秋果高挂枝头的时候,他也在游。他在平静的石头塘里游,也去千里长淮中游。他曾经分八次把淮河流经淮南的80公里水程游完。每次游10公里,其中的一次畅游是在瓢泼大雨中完成的。它是淮南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游完淮河淮南段的人。为什么?因为他酷爱家乡,他要用温暖的身体去感知生养了自己的家乡,去无距离地热情拥抱淮南。

今年九月份,老千独自在泉山湖游完了10公里。当时他在朋友圈晒图的时候,我表示祝贺。他说崔老师也不亲自到场助威。我说到场助威的男男女女那么多人,还缺崔老师一个人呀。

7

老千是个深受大家喜欢的人,同时也是一位比较懒的人。那天,我俩一起去九龙岗的天目潭采风。天目潭上清风徐徐,天目潭里粼粼碧水,这显然引起老千的垂涎,他想下去游泳。不过,天目潭的四周悬崖绝壁,善长探险的老千转悠一圈,居然没有找到下去的入口。很是悻悻然。

他在四处寻找入口的时候,我也在四处转悠。当然,我俩的目的不同。我发现天目潭的崖顶上有一些颜色鲜艳的石头。这些石头是金黄色的,石头的纹路很清晰,一层层堆叠。通过观察,我看到这些层次分明的石头是刚刚由土壤生成的,它的纹理是一层脆弱的石头一层坚硬的泥土。我决定搬一块石头回来。

8

你能想象得到,我把目光移向老千——帮我扛一下。老千不理会我,我就直接说出口——帮我扛一下。他看了看石头说,有80斤重,我不扛。这人!你不扛,本夫人自己扛!我弯腰搬起那块石头,确实太沉了。我咬紧牙关,搬着石头,一点点在山坡上挪动着脚步。懒人老千就在我的旁边跟着走,也不上来帮一把。我在心里说,你去死吧,我再也不跟你玩了。

走了大约10米远。老千说,真搞不懂你,这石头有什么好的,我来搬吧……

9

老千不仅懒,还特别胆小。就是今年夏天,我俩去九龙岗采风,选择的路线是九龙岗垃圾处理场南侧的山坡。

这里低矮的灌木倒也葱葱茏茏。成熟的梨子耐不得寂寞,自行从梢头跌落地面,葡萄的藤蔓上果实累累,乡野四处弥漫着水果的甜味。田野里的玉米绿油油一片,宽大的叶子写满了太阳的光泽。粗大的玉米棒雄赳赳地插在腰里。四周一片寂静。

我说老千,我们偷一点玉米棒回去,如何?老千说我不偷,要偷的话,你自己去偷。我说你偷的话,跑得快。老千说,你偷的话,我开车跑得快。这人!真会狡辩。我跑进玉米地里,偷了三颗玉米棒,既兴奋又慌张,吼吼地跑到老千的车旁,说快跑!老千说,你真没出息,就是找人家要,人家也会给的,你搞得跟真偷的一样!我说你可懂?这叫隐秘的心理需求,是一种释放。

这时,老千的车载电话又响起。嫂夫人厉声责问“你在哪里?”老千又故意装出地气十足地说“我准备游泳去。”嫂夫人马上用委婉的口气说“吃什么着!”这次老千很殷勤地说“吃玉米棒!”这人!把我偷的玉米棒拿回家给“吃什么着”吃。

看来,老千是那类远了论尺,近了论寸的人。

10

老千除了善长考据,自己也会行文表述。他有一篇介绍九龙岗邮局的文章,仅从文学的角度去审阅,也颇有可供借鉴之处。因为得到了我的肯定,老千甚是欣喜。因为想在行文方面得到我的认可,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

比如他写洞山的那篇文章,我说思路不清,机械地堆砌材料。他说崔老师呀,我跟你不一样,你的材料要敢于取舍,我的这些材料都是我自己考据得来的,堆砌的越多越说明我付出的艰辛多,我掌握的资料翔实。也的确如他所言。他掌握的资料,足可以否定目前淮南的一些定论。不唯权,不盲目崇拜,就这点而言,我是钦佩他的。

11

有钦佩就有否定,我的《洞山往事》发布后,反响热烈。老千公开在“崔老师的朋友们”群里指出我行文的瑕疵点。马上就有人站出来圆场。我说让他讲,他讲的不一定对。老千马上晒图,证明我的瑕疵之处。他列举的瑕疵有对有错,我一一回应。我又追了一句,指出他文章的失误之处。老千不服气,接着晒图。我接着晒图证明他错了。有一点他真的错了,我说你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体育老师教的吧?老千很是羞愧……因为第二天,我的好助手婷婷马上向我报告,千纸鹤退群了。我说你什么都没有看见。

两天之后,老千又可怜巴巴地冒了出来。我说对不起,他说没关系。扭扭捏捏的千纸鹤又成为“崔老师的朋友们”之一员了。

12

老千的扭捏是偶然的产物,可爱才是他的本色。四月的暮春就要走了,有一天,老千兴致勃勃地对我说,崔老师我们去烔炀河采风,如何?原来他已经考据过了,那里的烔炀河铁路属于淮南铁路专用线。烔炀河火车站比较有特点,站房里面居然还有一排排20世纪70年代的条木椅。老站还残存着一幅毛主席的照壁。老千一边说着,一边把手机打开,滑动着屏幕,让我看烔炀河火车站的图片。我看到那一排排条木椅果然陈旧了时光,沉淀了岁月。我说好的,看哪个周末合适,咱们成行。

烔炀河也是一个古镇,火车站有新、旧两个,他说的毛主席照壁在旧站。在照壁的两边分别刷着标语,有点像中堂字画的那种布局。四月的阳光缓缓流淌,早已废弃不用的旧站静悄悄的。

13

那些条木椅在新站的候车室里。新站距离旧站较远,我们的车辆在田野里穿插,油菜丰腴的豆荚个个饱满。铁轨的撞击声由远及近,眨眼之间,动车“嗖——”的一声就飞走了。不久之后,绿皮火车又开过来……

火车经过多次提速之后,烔炀河火车站已不再载客,这里仅仅是个供货物上下的货场。而且这个货场刚刚被装饰一新,老千的条木椅看来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老千并不死心,又拿出他的考据本领。他掏出手机,一边对比场景,一边对我说,你看这个楼不就是那个楼吗?你看这个大铁门不就是那个大铁门吗?我说那棵松树怎么没有了呢?他说我来看看,噢——那棵松树被砍掉了,那个地方不就是松树的位置吗?哎哟,那么多的松树都被砍掉了……

老千颇为沮丧,一是因为地标作用的松树被砍掉了,二是因为他的条木椅也被处理了。第三点最为重要,因为他不远多少公里,专门从淮南带了一身旧式黄军装,还带了一个旧式军用水壶,老千想在烔炀河火车站里重温革命小将的情境之梦破灭了。老千悻悻然的样子很是可爱。

其实,千纸鹤是一名谦谦君子。我与他的采风有许多次或是在茂林深处,或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完成的。老千每次都谦和礼让。与他一起采风,最大的感受就是安全。

有时候,我会静思,为什么我们可以合作愉快呢?因为我们秉承汉民族的“礼”。因为我们都深深地热爱家乡。用老千的话说,淮南的地域文化需要崔老师这样的人大力推广。他的配合,就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推广。

今天是11月4日,是我认识千纸鹤先生的第365天。勤勉行文,以示纪念。 

《千纸鹤的365》   2017.11.4
千纸鹤,淮南市政协文史专员
崔小红,淮南市政协文史专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