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2021年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教案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黄土高原 (2)
2021-06-17 | 阅:  转:  |  分享 
  
第二课时



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讲述观看纪录片《黄土大塬》的收获。



【创设情境激趣导引】



《白羊肚手巾三道道蓝》这首歌曲中唱到:“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难,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话,哎呀招一招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呢?这就需要从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谈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聚焦地名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几组地名:



1.董志塬、洛川塬、神禾塬;



2.打扮梁、温家梁、老虎梁;



3.黑梁沟、马蹄沟、清水沟;



4.老山峁、薛家峁、拓家峁;



5.库利川、仕望川、渭牙川。



这些地名有什么特点呢?对,有塬、梁、峁、川几个字,这正是今天我们要了解的黄土高原上典型的地貌名称。



2.黄土地貌



观察塬、梁、峁、川的图片,说出这几种地貌的特点和关系。



塬、梁、峁三者之间的关系,用黄色橡皮泥做成模型就能理解:整个大橡皮泥团拍成饼状,周边弄些沟,可以看成“塬”;把大橡皮泥团切成几个长条,周围切成沟,相当于“梁”;把长条橡皮泥分成小剂子,做成馒头形,就是“峁”。www.21-cn-jy.com



3.解释现象



现在你能解释《白羊肚手巾三道道蓝》歌曲中,哥哥妹妹互相能看见,但是不能牵手说话的原因吗?因为一个在山上,一个在沟里,如果走过去就可能需要2个多小时。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歌词、研究地名、制作橡皮泥模型等学生易于感知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黄土高原几种典型地貌的发育变化情况,用日常生活中橡皮泥团类比三种地貌的关系,加深学生对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特点的理解,顺利突破难点。2-1-c-n-j-y



过渡: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貌造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因此,是我国甚至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三、水土流失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1.探究原因



想一想:下雨的时候,我们分别在土路、柏油路、草地上走,哪一种情况脚上粘的泥水少一些呢?很显然,在土路上面走粘的泥多,在柏油路和草地上走粘的泥巴少。



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



黄土高原因为黄土疏松、坡度陡、植被不良、夏季多暴雨等自然因素,以及过度放牧、毁林开荒、开矿等人为因素,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21cnjycom





2.探究实验:做上图实验,探究植被覆盖率高低、坡度陡缓、黏土和沙土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得出结论。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原因,我们要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去探寻。这就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在分析区域环境问题时,要从多方面来思考,这样才能全面地看问题。【出处:21教育名师】



【设计意图】从雨天走路常识入手,借助生活中的地理来学习,借助对照试验说明道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例子思考、探究,在交流探索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版权所有:21教育】



3.造成危害



探究思考:水土流失带走的是土壤的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营养物质更多?对农业生产会造成怎样的影响?黄土高原上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如果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黄河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它将带来什么后果?



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农田和村庄有可能会消失。泥沙进入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总结: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21·cn·jy·com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和阅读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进而认识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过渡:水土流失如此严重,设法保持水土“治病”最关键,看看有何良方?



四、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的水土确实很难保持,但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要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并且摸索出了许多成功经验。



沟谷和坡地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教材30页活动1)引导学生读图“打坝淤地对水土保持的作用及意义”。在线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观看打坝淤地的介绍,增加感性认识。



承转过渡:通过上述措施,既控制了人口数量,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材31页活动2)讨论:黄土高原要保持水土,必须退耕还林还草,那是不是所有的土地都要退耕还林还草呢?2·1·c·n·j·y



核心观点阐述:



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要掌握好“度”,不搞一刀切。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有限,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对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求水土保持,要二者兼顾,协调发展。21·世纪教育网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材内容处理起来有难度,教材的活动设计得很贴切,没有必要另外设计活动增加学生负担。【来源:21cnjy.com】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高见邦雄──在黄土高原植树十四载的日本人。他说:“环境不分国界,中国的环境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你如何理解“环境不分国界”这个观点?www-2-1-cnjy-com



2.与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相类似,在吉林省西部草原,治理不毛的盐碱地取得了成效,“碱巴拉”飘出稻花香,请谈谈你的感悟。21cnjy.com





【总结回顾承上启下】



师生共同总结收获,整理记录。



【板书】学生课堂记录生成板书。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学生自主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功夫都在平时的积累和锻炼。学生尝试以“脱口秀”的形式进行认知、学习,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课堂以《天天向上》综艺娱乐节目形式为载体,是新的尝试,让人耳目一新,给人以启迪,把娱乐节目和课堂教学嫁接生成快乐课堂,真的很享受这个过程。由于黄土高原这节课内容理性强,学生容易有畏难情绪,把感性的文化地理内容融入其中,使课堂鲜活且充满生活气息,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求。21教育网



































献花(0)
+1
(本文系中高考加油...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