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情分析-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2021-06-17 | 阅:  转:  |  分享 
  
考情分析本章近三年题型、分值分布

年份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计算分析题 综合题 合计 2019A 1分 — — — 3分 4分 2019B 3分 2分 1分 — 4分 10分 2018A 2分 2分 — 3分 — 7分 2018B 3分 — 1分 — 6分 10分 2017A 4分 4分 1分 — — 9分 2017B 3分 — 1分 — 2分 6分

知识点:利润分配顺序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提取法定公积金:提取比例为当年税后利润(补亏后)的10%;达到注册资本50%时,可以不再提取;转增资本后余额不得低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4.向股东(投资者)分配股利(利润)

知识点:收入管理(一)销售预测分析1.定性分析法营销员判断法、专家判断法(个别专家意见汇集法、专家小组法、德尔菲法)、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其他预测分析方法的补充)2.定量分析法(1)趋势预测分析法①算术平均法②加权平均法(权数近大远小)③移动平均法和修正移动平均法修正移动平均法:预测销售量=移动平均预测值+(移动平均预测值-预测前期预测销售量)④指数平滑法预测销售量=预测前期实际销量×平滑指数+预测前期预测销量×(1-平滑指数)(2)因果预测分析法:回归直线法

(二)销售定价管理1.企业的定价目标(1)实现利润最大化:价格较高,适用于领先、垄断或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2)保持或提高市场占有率:价格较低,适用于薄利多销的企业(3)稳定价格:适用于产品标准化的行业(4)应对和避免竞争:适用于中小企业(5)树立企业形象及产品品牌2.产品定价方法(1)成本基础定价①定价基础:全部成本费用(制造成本+期间费用)、制造成本(不能正确反映产品的真实价值消耗和转移)、变动成本(增量产量的定价依据)②定价方法

目标利润法 (单位完全成本+单位目标利润)/(1-适用税率) 保本点定价法 单位完全成本/(1-适用税率) 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 单位完全成本×(1+成本利润率)/(1-适用税率)单位完全成本/(1-销售利润率-适用税率) 变动成本定价法 单位变动成本×(1+成本利润率)/(1-适用税率) 目标利润是指目标利润总额变动成本是指变动完全成本,既包括变动生产成本,也包括变动非生产成本(2)市场需求基础定价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②边际分析定价:边际利润=0,或:边际收入=边际成本3.价格运用策略:折让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组合定价策略、寿命周期定价策略

知识点:纳税管理1.纳税筹划(1)外在表现:降低税负、延期纳税(2)原则:合法性(首要)、系统性、经济性、先行性(3)纳税筹划方法①减少应纳税额:税收优惠政策、转让定价筹划法②递延纳税: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2.企业筹资纳税管理(略)3.企业投资纳税管理(1)直接对外投资纳税管理

投资组织形式 公司制企业(双重课税)VS合伙企业(只缴个人所得税)子公司(独立申报)VS分公司(总公司汇总缴纳) 投资收益取得方式 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企业卖出股份所取得的投资收益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2)间接投资纳税管理:国债利息收入免交企业所得税

4.企业营运纳税管理(1)增值税纳税人的纳税筹划若增值率<无差别点增值率(3%/13%),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税负较轻;反之,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较为有利。(2)生产的纳税管理——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

盈利 使本期成本最大化,以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延迟纳税 亏损和税收优惠 在税收优惠期间和亏损抵补期间减少成本,以达到抵税收益最大化 (3)促销的纳税管理

现金折扣 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 折扣销售 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以扣除折扣额后的余额计税 实物折扣 实物款额不能从货物销售额中减除,而且还需按“赠送他人”计征增值税 以旧换新 按新货物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不得扣减旧货物的收购价格 5.企业利润分配的纳税管理(1)亏损弥补: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2)股利分配——基于自然人股东持股期限>1年: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持股期限≤1个月: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1个月<持股期限≤1年: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6.企业重组的纳税管理(1)企业合并的纳税筹划①并购亏损的企业可由合并企业弥补的被合并企业亏损的限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利率②并购支付方式:股权支付,或使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2)企业分立的纳税筹划①分立方式的选择

新设分立 如适用小型微利企业;或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 存续分立 获得流转税(消费税)的税收利益;增加集团内部的销售环节,增加可以在税前列支的费用数额(如业务招待费、广告费) ②支付方式:股权支付,或使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

知识点:分配管理1.股利分配理论(1)股利无关论:公司的市场价值由公司选择的投资决策的获利能力和风险组合所决定,与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无关。(2)股利相关论

手中鸟理论 股利风险小于资本利得风险,应多发股利 信号传递理论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信息 所得税差异理论 资本利得税负小于股利税负,资本利得收益比股利收益更有助于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公司应采用低股利政策 代理理论 理想的股利政策使得代理成本与外部融资成本之和最小 2.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 体现股利无关论;保持最佳的资本结构;适用于公司初创阶段 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股利支付与盈利相脱节,适用于经营比较稳定或正处于成长期的企业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股利与盈余紧密配合,适用于处于稳定发展且财务状况也较稳定的公司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赋予公司较大的灵活性,适用于盈利随着经济周期而波动较大或者盈利与现金流量很不稳定的公司

3.利润分配制约因素

法律因素 资本保全约束、资本积累约束、超额累积利润约束、偿债能力约束 公司因素 现金流量、资产流动性、盈余稳定性、投资机会、筹资因素、其他因素 股东因素 控制权、稳定的收入、避税 其他限制 债务契约、通货膨胀 4.股利支付程序(1)股利宣告日(2)股权登记日:有权领取本期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3)除息日:领取股利的权利与股票分离的日期(4)股利发放日5.股票股利——未分配利润转化为股本和资本公积

影响 不变: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总额;每股面值;股东财富和公司价值;股东持股比例;资本结构变化:股东权益结构;股数增加;每股收益和每股价值降低 对股东 ①预示公司有较大的发展和成长,使股价下降比例减少甚至不降反升;②出售股票股利能获得资本利得纳税上的好处 对公司 ①不需要向股东支付现金,为再投资提供成本较低的资金;②促进股票的交易和流通,使股权更为分散,防止公司被恶意控制;③传递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的信息,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6.股票分割——将一股股票拆成多股股票

影响 股数增加;每股面值和每股市价降低;股东权益总额及其内部结构、股东财富及持股比例、公司资本结构均无变化 作用 ①降低股票价格:促进股票的流通和交易、加大对公司股票恶意收购的难度、为发行新股做准备;②传递公司发展前景良好的信号 7.股票回购(1)动机现金股利的替代;改变资本结构(提高财务杠杆);传递股价被低估的信息;保证控制权不被改变。(2)影响①提升公司调整股权结构和管理风险的能力,提高公司整体质量和投资价值;②因实施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的股票回购,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回报能力;用于转换可转换债券的股票回购,有助于拓展公司融资渠道,改善公司资本结构;③稳定股价,增强投资者信心;④容易造成资金紧张,降低资产流动性,但在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又持有大量现金的情况下回购股份能更好地发挥货币资金的作用;⑤有利于防止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利益输送行为。8.股权激励(方式、特点、适用性)股票期权模式、限制性股票模式、股票增值权模式、业绩股票激励模式











献花(0)
+1
(本文系启智职教的...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