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吃辅食了,餐具买了一柜子还是不会选?二胎妈妈分享实用餐具

 IF枕边育儿 2021-06-18


宝宝进入6个月龄,辅食就要加起来了。怎么喂?用什么喂?很多家长绞尽脑汁,整天跟辅食、餐具较劲,却也没找到好的方法。今天分享四大原则,教你轻松搞定喂养,还有辅食餐具,到底如何选择?

辅食添加四大原则,教你轻松喂养

美国儿科学会和中国营养学会都建议,在宝宝进入4~6月龄(纯母乳喂养建议在6个月添加,人工喂养可以提前至4个月,但最早不得早于4个月龄),根据其具体表现(看下图),可以尝试添加辅食。

辅食添加原则一:由少到多

宝宝开始接触一种新的食物,是需要过程的,最初添加量可以是1-2勺强化铁的高钙米粉,之后逐渐增多。

二宝刚开始添加辅食,也是从米粉入手的,对于一些长辈们认为,孩子吃鸡蛋黄更好的看法,是不科学的。

Tips:值得注意的是,宝宝的第一口辅食,一定是高钙铁的米粉,而非其他食物。

辅食添加原则二:由稀到稠

随着宝宝的月龄增加,也不必一直给他吃细腻、丝滑的辅食泥糊,可以尝试较为浓稠的米糊类。

辅食添加原则三:由单一到复杂

宝宝适应一种食物,需要3~5天,再添加另一种食物混合吃。值得注意的是,不建议几种新的食物一起混合给宝宝吃,这样很难分辨,到底是哪一种食物导致的过敏。

辅食添加原则四:由淡到浓

宝宝的辅食,是不建议添加任何调味品的,如果用调味品增加食物的味道,来提升食欲,这样也会增加其身体负担。

一岁以内不建议给宝宝加盐、喝果汁的,等宝宝到1岁半左右,适当添加,但不建议和大人吃同样的食物。等到宝宝2岁以后,才建议吃家庭餐,也是尽量少盐、少油。

宝宝吃辅食了,餐具买了一柜子还是不会选?

相比较成年人来说,宝宝吃辅食的餐具,要求更高。不管是安全方面,还是实用性,都比成人要更为仔细。有些妈妈说,自己给孩子吃辅食,餐具买了一柜子了,但还是不会选,宝宝不喜欢,吃饭也很困难。

作为二胎妈妈,我养育俩孩子的过程中,也踩过很多坑,尤其是辅食餐具方面。总结了4个维度,希望新手妈妈们在购买时,可以一条条核对,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儿童餐具。

维度一:材质是否安全

餐具的选择,材质安全是第一位。在给宝宝选择餐具时,首先要考虑无毒耐热性。有些廉价的儿童餐盘,烫一下就变形了,还有很大的气味。

推荐铂金硅胶餐盘,这种材质是用高透明硅胶作为原料,经过铂金硫化工艺、一体成型的餐盘,是真正意义上的食品级硅胶餐盘。

维度二:抗摔、耐热性

宝宝的手部协调性还不是很好,餐盘、餐勺经常跌落。所以,选择抗摔的餐具,还是很重要的。

另外,餐具用完后需要高温、紫外线消毒,选择耐热性材质的餐盘,还是很有必要的。市面上的很多硅胶餐盘,根本不能用微波炉加热,会有融化的风险,还可能散发比较难闻的气味。

所以,选择儿童餐具时,要记得看是否支持微波加热,能不能承受较高的温度。

维度三:设计符合孩子的能力发展

小宝宝们吃饭,可没那么乖巧,他们的手部精细动作也未完全发育。在餐具需求上,贴合孩子能力发展的,才更实用。

比如说餐盘,一定是大分格的,不串味,还要有大吸盘,打不翻。二宝吃饭时,不光吃餐盘里的食物,还会下手“撕”餐盘,这是他的手部精细动作在发展的表现,所以在餐盘选择上,我会考虑餐盘的耐撕性是否良好,能不能满足孩子“撕”餐盘的欲望。

综合以上的几个点,我为新手爸妈们推荐beeshum硅胶餐盘,一整套包括硅胶勺、硅胶叉以及带盖的硅胶餐盘。这套餐盘达到了“欧标”,食品级质量,而且还有盖子,收纳方便更卫生。

“让宝宝吃饭更简单”,安全、便利的婴童用品,让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育儿更轻松。辅食餐盘采用优质的硅胶原料,宝宝随意撕,很快回弹,不变形。底部采用超大吸盘,宝宝怎么动,都不用担心“翻盘”了,开心吃饭!辅食硅胶勺和叉子,独立包装,携带很方便。

在做工上,选择的一体成型,这样冲洗更方便,且不留残渣,轻轻一涮,干干净净,再放到微波炉消毒就可以了。

枕边育儿寄语:

宝宝能健康成长,是每位父母的夙愿。但在养育这条路上,还是有很多“坑”需要避开。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原则,以及宝宝餐具的选择,合理且科学的避开坑,就从这篇文章开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