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霍俊明《更为辽阔的可能与难度》

 毋忘书 2021-06-18

图片

更为辽阔的可能与难度

——关于伊沙编选的《新世纪诗典》

霍俊明

北京,方家胡同。这里灯光黯淡,雪还没有散尽,手里拿的这本伊沙编选的《新世纪诗典》却越来越重。

伊沙编选的这部有着明显的经典化企图的“诗典”在新世纪这一特殊节点的文学生态中具有诸多启示性的意义。这种意义不仅在于伊沙以微博的形式和容留的诗歌美学提供了诗选的更为辽阔的可能性,而且还在于为一些诗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观察切口。伊沙在长安写诗、读诗、编诗,这不能不让我联想到长安古老而顽健的诗歌基因的巨大拓殖能力。伊沙是当代少有的持续关注诗坛并对诗歌热度不减的诗人。在一个阅读不断萎靡而新媒体不断扩张的年代,伊沙的诗歌阅读量应该是当下诗人和批评者中最为丰富和广博的。平心而论,伊沙的这部特殊的诗选在我看来是新世纪以来最优秀也最重要的选本。自新世纪以来各个出版社都推出了不同“风格”的诗歌年选,但是每次看到其中大量的极其拙劣和平庸的诗歌入选的时候,我只能一次次怀疑那些阅读者和编选者是否具备此种能力和资格。吊诡的是每个诗选都成了某一个话语权力的生动说明书,看着那些近乎僵死的诗坛的老面孔,我想到是那些被遗漏和漠视的真正的诗人和诗歌的可怕遭际。而伊沙的《新世纪诗典》却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一个编选者的“发现”能力,这至为重要。这种美学的平等性和发现的宽广性在伊沙这里得到最充分的显现。第一季《新世纪诗典》推出的365首诗几乎都是接“地气”之作,而没有那些自我沉溺或凌空蹈虚之作,那些凭借知识和炫技的作品不可能进入伊沙的“法眼”。从诗典能够看出伊沙的编选标准——语言的活力,想象的膂力,个人化的历史和现实性的命名能力。这些诗歌无不密切关涉个体精神世界的成长与转捩,无不关涉那些个体命运在与历史和现实的不断摩擦中生成的荒诞与阵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伊沙对每首诗作的评点尤为令人称道。当下,那些大而无当的诗歌批评正在大行其道,那些贩卖二手知识和理论的学院派批评者正在被豢养,那些丧失良知和活力的吹鼓手们正在自我膨胀。而伊沙的评点精准而深入,高妙的体悟、印象盘诘和对话犹如一道道闪电直击要害、切中肯綮。这些一定程度上回归了中国传统诗论的评点方式也是对当下新诗批评的一个有力地提请。伊沙的这些具有情怀和力度,具有现实性和历史感的评点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随着新媒体尤其是博客和微博等自媒体的风起,诗歌的生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了极其个人而又日常化的事情,而诗歌的阅读和批评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变得无力、无效而又难以置喙。换言之,面对着如此巨大而时时激增的各种形态的诗歌,阅读者和批评者们已经不可能对诗歌以及相关问题做出有效而完整的评判。真正吊诡的阅读时代来了——好像我们天天都在各种媒体上阅读诗歌,也似乎时时都在和诗歌打交道,但是我们却并未真正接近那些诗歌,真正的隔岸观火的诗歌年代不可避免地来了。那么,在此语境之下我们如何能够进行有效的阅读?伊沙给我们做出了一个榜样。值得注意的是伊沙的《新世纪诗典》之所以能够引起巨大的影响不能不与微博的传播有关。作为自媒体的代表,微博的转载率和传播效率是博客所不能比拟的。正因如此伊沙通过微博的空间所完成的诗选和评诗的工作在第一时间被迅速传播和接受并产生最为及时地被诗友、水军以及粉丝军团所反馈。所以从新世纪以来诗歌选本传播的空间和广度而言,伊沙的《新世纪诗典》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当然,个人的眼界永远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也在思考那些没能进入到伊沙这部《新世纪诗典》来的那些诗人和诗作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

既然是“诗典”我们就不能不对伊沙继续编选的工作提出期许和要求,因为诗歌的经典化和典律化只能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可以肯定的是历史不会收割一切。很多诗歌必将在时间的淘洗中成为齑粉,而只有极少量的诗歌因为各种合力而有幸成为那些闪亮和坐标的部分。五四时代的几部诗选已经成为历史的经典话语谱系,而伊沙的“新世纪诗典”能否有着足够匹敌的命运我们只能期待着明天的历史。因为,从目前来看我们都深陷“当代”的漩涡之中。而伊沙的工作也必将是重要而不可替代的。

伊沙在长安读诗、写诗、编诗,而京广高铁正在开通。我们与这个世界隔着那层并不深厚的玻璃,但是窗外的景色越来越模糊,内心越来越晕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