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坑惨了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到底是个什么“鬼”

 xqjhr 2021-06-18
坑惨了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到底是个什么“鬼”
2021-06-17 19:42·原始儒家

坑惨了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到底是个什么“鬼”


孔前儒家经典内涵首次披露,隐密的儒家文化。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一段是儒家四书中《大学》的文字,也被后世人奉为儒家修行入门的手段。从原始儒家看来,孔后儒家的老师根本就是藏了一手,没给大家讲的很彻底。造成后世争论不休。也坑惨了无数后世的学者,包括大学者王阳明。

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我想大家都有所了解。在严复《救亡决论》:“前明姚江王伯安 (阳明),儒者之最有功业者也,格窗前一竿竹,七日病生。”意思是说:明代大哲学家王守仁一心想成为圣贤,按照“格物致知”学说,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能够格出竹子之理,但换来的却是刻骨铭心的失败,自己更因此而病倒了。


原始儒家恰恰提供了破解《大学》这一段文字的钥匙。这个钥匙就是“允执厥中-智仁勇体系”。

我们来看一下《大学》这一段的全部文字: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把这段文字分为三个部分,前一部分提出从致知到平天下的过程。

中间一部分告诉学者致知的方式是格物。

最后一段告诉修习儒家,达到“明明德于天下”的起手方式就是格物。

那么如何格物,怎么知至,没有人知道。历代争论也很多。因为没有儒家核心的钥匙,所有的学者都站在自己的本能意识上理解这段文字,所以都会少一个或两个位面。早期的学者稍微好一点,比如汉代的郑玄,理解稍微全面一些。宋以后基本上可以说因为核心完全失传了,全部都是片面的理解,还分成了不同门派相互论战。



坑惨了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到底是个什么“鬼”

朱熹在《四书章句》上讲: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朱熹这段解释集中到了智上了,也就是要努力学习穷尽知识之极处。照他这么说谁能达到呢?庄子有句话说得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就是一个坑,谁跳谁死。你学一辈子也达不到这一步,那后面意诚、心正都谈不上了。平天下更成了做梦了。

王阳明更好玩,吃了亏之后直接放弃了格物至知,从意诚、心正开始修了,“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尔。”

这样一来,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就完全不同朱熹之“致知,则理在物,而推吾之知以知之也”的理解了。朱熹理学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在于推求心外的知识(客观),而王阳明心学则是向内推求本心的良知(主观)。这也是儒家两大门派的重要区别。



那么原始儒家如何理解这段文字呢,和朱王二人不一样,因为有钥匙,这个钥匙就是“允执厥中-智仁勇体系”。这是一个三位一体的体系。

那么“格物”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万事万物中体会儒家核心的存在。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存在智慧,仁慈,勇敢这三方面的品质特性,但是各有侧重,各有各自的应用范围。

这里“格”的意思就如同“方格”通过一个个方格把万事万物放入其中(安),有分门别类的意思(分科之学),同时有界定边界(止)含义在里面。

我就以竹子为例子具体讲解这个“格物”是怎么格的。

首先通过对于竹子的研究发现,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竹子厚积薄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是竹子的勇。

竹子身形秀美,正直挺拔,外直中空,伸张有节,内怀若谷,虽曰卓尔,却善群生,这是竹子的仁。

竹子随风摇曳,但是立根不移,刻书作简,流于笔墨,承载文化,这是竹子的智。

所以自古就把竹子比作君子。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与之类似的还有玉石,石之美者被称为玉。也是类比于君子的品格。



坑惨了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到底是个什么“鬼”


再讲一个关于现代心理学的例子,如何“格”人的时间观念。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时间观念,“智、仁、勇”侧重不一样的人,时间观也是完全不同。

智者的时间观比较看重未来,仁者的时间观比较看重现在,勇者的时间观比较看重过去。


具体说一下:

智者的时间观比较看重未来,每时每刻都会为未来打算,他们信奉的名言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不太看重要眼前,也不太会背上过去的包袱。在他们看来,人生就如同一个电子游戏,充满了变数和可能,掌握了游戏方法,远比眼前的金币重要。他们最重要的精神导向是未来的可能性,他们不会被当下的快乐蒙蔽,也很容易把过去的成败抛之脑后,换来的是拥抱未来的能力。与人交往中,他们显得固执,古怪,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塞翁失马)在购买东西的时候他们很难被导购说服,宁愿在新奇的事物上碰碰运气。(他们会买puzzle这种看似无用的烧脑玩具)

仁者的时间观比较看重现在,他们是全心全意活在当下的一群人,这一刻的感觉就如同永恒,他们的名言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生命只有一次,何苦为难自己。”他们通过情感来做事情,情感对了,那就对了,声音,文字,味道,气氛,美丽的一刻都可能让他们深陷其中,陶醉到这个心境里面,在仁者的哲学中并非不知道这个世界最终是一场梦,就是因为梦最后总会破碎,所以要抓住现在的每分每秒及时享乐,当然也有宿命论的观点可以帮助他们在受苦的时候能够安然度过。一切不过是因缘聚会,都是命里的安排。就如同耶稣说的这是“轻轭”,一切都交给上帝,自己不为未来负担烦恼,也不把过去当做包袱。他们购物的时候很容易从众,被导购说服买一大堆漂亮而不实用的东西。

勇者的时间观比较看重过去,“知耻近乎勇”儒家的这个论断几乎戳中了勇者时间观念的要害。过去的印象不可磨灭,一直在脑海里翻腾,因为某个事情的存在,导致现在的非常强的行动力和对现实世界影响的隔离。有人是被人羞辱,有人是爱上了女神,有人是看到了壮美景象,有人是因为战场上惊悚的一刻,不一而足,总之那个不可磨灭的印象一直占据着他的人生。他的奋斗他的行动都好像是在继续那个过去。“一步一个脚印”的踩着前面的记忆奋斗下去。对于现实很难感知,更不用说分心去考虑未来。他们居住在一个几乎与现实分离的个人的自我世界中。一生都在背负着过去的某一个时刻。

当然这样的分类比较极端,过去、未来、现在的时间观每个人都有,但是确实是侧重不一样,而且还有消极积极之分。这是“格物”中的一个现代例子。


按照类比取象的原则万事万物皆可“格”。如同阴阳类比取象一样,这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类比取象方法。

回到《大学》修治平这段文字,把它简化一下有如下的关系:

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

所以有人认为“格物”就是整个《大学》修行的起手。可《大学》原文讲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是根本?这个怎么理解呢?请看下图。



坑惨了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到底是个什么“鬼”
图一

如果这几件事形成一个环形排列,就会发现修身放在最下面。心正,齐家离修身最近。格物,致知,平天下离修身最远。这样就可以把图形注解为:


坑惨了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到底是个什么“鬼”
图二

然后,我们把“允执厥中-智仁勇体系”这个钥匙放进这个图形中去的时候就出现了。


坑惨了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到底是个什么“鬼”
图三

依靠“智仁勇”修身(这是根本)就表现为致知,意诚,心正。朱熹抓住的是“智”,王阳明抓住的是“勇”(一部分跨入“仁”)。依靠“智仁勇”格物就可以达到家齐、国治、天下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这个图形像什么。像不像乌龟的腹甲,乌龟腹甲上的裂纹正好是这个天然图形。



坑惨了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到底是个什么“鬼”
龟甲

因为类比取象的关系,古人用乌龟的腹甲作占卜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不是天然的画好了格子嘛。

龟甲中间的纹路被占卜者称为千里路,从修身到格物,其中心路历程千里不止。行千里路,观千里风景,一路走来各种心酸、喜悦只有修者自己知道吧。

在四库全书《卜法详考》这本书中详细的记载了龟卜的步奏方法。

龟甲经过“三一丸”(一种药物木炭、铅粉、枣泥组成,取一分为三,三而为一的意思)火灼之后,出现裂纹,分为头身足三部分。头身足三部分按照类比取像的方法正好对应“智仁勇”。

依照裂缝的头身足形状不一样判断吉凶。

头为事情的开始,平直高昂有情者吉。(智跨仁为吉)身为事情的主干,平直、刚健、洪润、明净者吉。(仁跨智勇为吉)足为事情的结果,有动静之分,或动或静,吉凶不同。(勇跨智为变)

对于龟占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寻找《卜法详考》研读,可以发现更多和“允执厥中-智仁勇体系”有关系的细节。

但是这个不是重点,“智仁勇”不是仅仅用来干这个的,而主要是用以修身的。如同大学上讲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自身修不好,靠龟卜预知未来又能有多大补益呢?

坑了王阳明的龟子龟孙的故事就讲到这啦,现在龟占的技术也已经失传了,不把它们供在庙堂之上钻眼占卜,而是能够在泥水里打滚也是它们的幸福吧。


关注:原始儒家,带你探索隐密的儒家文化。


坑惨了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到底是个什么“鬼”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