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济南八景之首锦屏春晓来谈旅游的境界

 繁星1 2021-06-18

我很喜欢旅游,这一方面是个人的天性,一方面是附庸风雅。因为古代大人物,我所推崇的那些文人骚客,哪个不是旅游大家呢?所以我也是如此,每年都抽出时间来去各地旅游。我发现自己每到了旅游景点,一般也就是这样:观赏美景,拍照合影,找当地人聊天,知晓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找当地的美食特产品尝,也就这些了。自己一直也在疑惑,这是旅游吗?旅游的含义到底是什么?记得很多年看过一本书,说旅游的一个意义是开智。可是我的旅游好像没让我体会到更多,很多时候都是形式化、走过场,多少年过去也就慢慢淡忘了。

后来有一次,去济南东部的龙洞旅游,事先也没做功课,不经意间就邂逅了一个景点——锦屏春晓。我是后来才知道锦屏春晓是济南八景之首的,明朝各大文献中给出的济南八景依次是:1锦屏春晓 2趵突腾空 3佛山赏菊 4鹊华烟雨 5汇波晚照 6明湖泛舟 7白云雪霁 8历下秋风。

图片

          锦屏春晓

当时我并不知道锦屏春晓在古代是这么的有名。我是在一个春天的下午进入了那个山谷,周围人迹罕至,四周群山环绕,层峦迭障,危峰壁立。独秀峰上,有一面岩壁“锦屏岩”高达八十余米,仿佛屏风一样。岩壁山周繁花芳草,松柏杨柳,蝴蝶飞鸟。一切都是那么的舒服,太阳从斜上方穿过岩壁上的巨大的洞,洒下来,稍有点耀眼但绝不刺眼,光华奇特,感受非常。

风从洞里吹过,耳边仿佛能听到铮铮的声响,但实际上细听却没有太大动静,伴随着声响,我恍恍惚惚间有一种不知所在、不知何年的时空错失感,我感觉到自己仿佛在和这个场景进行交流,他是有灵魂有情感的,只是我不知道它告诉了我什么,我对他说了什么。

那种感觉终生难忘,这也是我第一次对旅游有如此的感觉。我后来想,可能是当时人迹罕至,景色又美,我的思想排空了所有杂念,柴米油盐、功名利禄,全都忘记了,排空后,真正的用心感受了一下风景,于是风景便进入了我脑海,甚至是灵魂深处。

这时候才感觉到古人诚不我欺,古人排八景,让锦屏春晓盖住趵突腾空排第一名,果然有他的道理。

几年后,爬佛慧山,又遇到一次这种感受。佛慧山我每年都爬无数遍,佛慧山过去快到山顶的位置上有一处长长的崖壁,崖壁上有一条蜿蜒的小路,宽只有1米,通向远方。崖壁下深不见底,崖壁上小路被藤条、树枝360度包围覆盖着,人在崖壁上走,左边扶着岩壁,右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那感觉,言语无法描述。清朝诗人董芸有诗“文壁峰高鸟道悬,开元古寺夕阳边。何时自扫风林叶,一试山中甘露泉。”,第一句说的就是这里。

那一次,正好是深秋时节,峭壁之上,松萝蒙荫,鸟语啾啾。悬崖边零星散布着小野菊,红、白、黄、紫各色俱全,以黄色为主。走在小道里,在那一刻,在那种环境下,人被藤条360度包围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大千世界仿佛都被隔绝在了景色之外,只剩下风景、野菊和我面对面。我无法不被这景色这野菊给吸引住,又一次用心的感受,印记在脑海里,多少年也忘不了。

下山后翻书看,才知道那也是济南八景之一,佛山赏菊。但我庆幸我看到了独特的佛山赏菊,估计和别人的都不一样。(现在那崖壁已经被破坏,此景再也看不到了。

所以我想到了,旅游,就是寻找一种体会。体会到了就是最大的收获。

多少年后再读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更是验证了我的想法。在这两篇传世巨著中有这样的诗句,“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以及,“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可见,苏轼的所写印证了我的猜测,苏轼当时的感受与我的感受类似,只是我的感受浅,是我自己的修为浅,体会不到更多呢?还是景色的内涵浅,没告诉我更多呢?这就不知道了!

希望我也能在以后的旅游中,找到人家大师那样惊世骇俗的体验感受,那才是旅游的最高境界吧我猜!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