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住,分数出来后再看。

 82年的老周 2021-06-18

今天,是你陪着老周的第353天


今天高考的分数出炉了,也就是说高考这件举国关注的大事,结束了。我想今天有许多家庭会喜极而泣,也有许多家庭则泣不成声。

孩子们经历了这次人生不得不经历的考试,我想,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学会面对失败。

失败令人沮丧,身处其中会陷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看不到任何一丝希望,而有人会因此一蹶不振,这是很糟糕的体验。可我们再不喜欢失败,失败感也将不断出现,成功只是个瞬间的感受,而过程却是一连串的失败感构成的。就像高考顺利完成后,你如释重负,为了这一刻,你多年埋头苦读,压的自己气都喘不出来。 

高考就两个结果,要么成,要么败。

高考在全社会的重点关注下,显得如此重要,以至成功的孩子将产生一个错觉,以为从此人生就一片光明,失败的孩子也会产生一个错觉,以为从此人生就一片黑暗。这种错觉很致命,如果走不出来,无论是高考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最后都得失败,高考这个苦就白吃了。

高考考的是什么?是考一个人的智商。智商高者胜利。智商是很重要,但在一个人的总体素质中,它占比又不是太重要。只有个别少数的天才,可以仅凭智商养活自己,也就是说,他的发明创造非常重要,以至于人们只能选择忍受他其他方面的一切缺点。这样的天才,每一一届的高考孩子当中,出一个就很了不得了。其他孩子,在985,211的新平台上开始竞争,智商都差不多,其他方面的比拼才刚刚开始。

许多孩子在高中一枝独秀,一进大学,瞬间被打落成泯然众人:情商,家世,才艺,谈吐,被自己的同学甩出了一条街。于是,身陷这种失败感中走不出来,智商用来愤世,用来嫉妒,那高考的成功反而成为诅咒,没有勇气往前走,又无法在失败中勇敢成长,只好回头寻找高中的记忆,把自己封存在那一个高光阶段。这种做法要不得,因为以后你遇到任何事都会复制这样的做法和心理习惯,以后要想彻底掰过来,是非常难的。

而更多高考失败的孩子,更应该把高考当成一个小失败翻篇,如果脑海里也仅存高中的记忆,充满着“如果高考成功,我就将如何如何”的幻觉,那是温水煮青蛙的炼狱式死亡,因为你封存在那一段痛苦的阶段。

我们的幸福与成功,其实并不需要太高的智商,一般智商足够了。底层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我们的智商,是我们的品行。一个人智商爆棚,但偷奸耍滑,最终敌不过一个智商一般,但诚实守信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你会越来越知道品行才是最后的决定性因素,而品行是没有门槛的,你想诚实守信,你就能够诚实守信,它只是你的一个选择而已。我们大多数人的智商,可以从事绝大多数职业,分出胜负的,永远都是品行,并非智商。

而高考却考不出品行。高考的失败,不是多大的事,因为人生的考试,一直都在进行,考题并不难,勤快一些,努力一些,眼里的活多一些,把自己的承诺看得重一些,多想着为合作者创造价值,都是些轻松的挑战,在这过程中,你自己的得到自然而然的也会多起来。慢慢积累,不急不躁,坚守原则,守住底线,人生会越过越自然,越来越舒服。

你的智商,或许不能成为达尔文、爱因斯坦,不足以考上一个好大学,但是你的智商,如果用在从失败中学习,用在爱己爱人,用在过好这一生,完全是足够的。

在你100年的人生中,还有很多考试等着你,高考只是你经历的一个小考试而已。

与考成了的你、考败了的你,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