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牵着我前行

 家乡文化天地 2021-06-18
作者/向桥乡狮子堰村梅小玲

       去年冬天的一天,天貌似马上要下雨,当时我突然间想回娘家看看爸妈。骑着电瓶车走在半路上踌躇不定,担心天下雨,又担心电不足到不了家。最终还是决定回去,万一到不了家再想办法。

       果然不出我所料,快走到集镇上离娘家还有三四里地时,电瓶车就使不上劲了。这该怎么办呢?我当时挺纠结,晚上我还得赶回来。于是,我想到一个办法,让父亲骑摩托车用绳子把我连人带车拉回去。打完电话不到十分钟,父亲真的带着一根粗麻绳来了。

       当时我俩都停下车来,顺着一个方向,用绳子把父亲的车尾与我的车头连起来。确定系牢了,父亲就开动摩托车牵着我的电瓶车前行。乡间的路有些弯弯扭扭,况且两辆车牵连在一起,转弯抹角的地方要十分小心。在父亲的牵引下,我默契地配合着前行。在前行的过程中,望着前面头发花白、脊背佝偻的父亲,我瞬间一阵心酸,当年那个腰杆笔直、高大伟岸的父亲形象只能在我的记忆中去搜寻了。倍感欣慰的是现如今我已是四十岁的人了,父亲依然一如既往地牵着我前行。

       父亲出身十分贫寒,一生历经了幼年丧父、中年丧子之痛。在他身上发生的真实事例可以说是悲天悯人的。但是父亲并没有屈服于上天对他的不公平待遇,依然用坚实的臂膀扛起家庭的重担。

       小时候,父亲为教育我们要好好读书,经常给我们讲他小时候读书的故事。父亲三岁时,祖父为了生计到邻县黄梅搞双抢挣点工钱,结果中暑身亡。从此,祖母就带着父亲和一个姑姑艰难地生活。后来祖母改嫁了,姑姑是父亲头上的姐姐,到人家做了童养媳。父亲便随祖母一起生活。他的继父家孩子也多,条件极差。到了上学的年龄,父亲想上学,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在那个年代,家家都是靠种田地来吃饭过日子,而种田地需要肥料又没钱买,那就只有靠自然肥了。他每天上早读之前,必须捡一土箢猪粪、牛粪回来,不然就不能去上学。年幼的父亲为了完成任务,每天必须天朦朦亮就起床,到处找猪粪、牛粪。在那个年代家家都这样,人家家里也需要肥料,所以捡粪如同捡金子一样难。父亲常说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要好好珍惜读书的机会。

       
迫于当时的家境,父亲没念完小学就回家务农了,但是他十分好学,一有时间就找年长的读书人教他识字,打算盘。后来到了十五岁的时候,有人帮他介绍到母亲家一起生活,等成年后做她家上门女婿。当时母亲家的情况特殊,外公外婆生了几个小孩子都夭折了,就剩母亲一个女儿。父亲出于当时的境况,认为到母亲家一起生活也合适。于是他向外公外婆发誓一定要像他们的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二老并给他们养老送终,外公外婆这才收留了他。后来,到了十八九岁时父母成亲了。

       父亲自从到了母亲家后,一直积极劳动、团结邻里,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所以,后来他被大队作为入党积极份子培养,并于1976年应征入伍当了海军。那时姐姐已经出生了(当时的入伍条件和现在不一样,不讲婚姻状况)。在部队的四年时间里,父亲就回家探过一次亲,其他就只能靠书信和家里交流了。虽然父亲长时间生活在部队里,但他的心里从没有忘记过家里的母亲和外公外婆。当时他在部队里表现优秀,只是因为文化水平低了些,才当个副班长。后来到退伍时要求他填写简历,给他提干。这么好的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父亲没加思索,便在简历的婚姻状况栏填写“已婚”。这就意味着他依然要回到农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父亲每每和我讲起这些往事时我总是问他:“爸,您为什么当时不写个假的呢,要不你不就是部队军官了吗?”父亲总是语重心长地回答我:“做人要厚道,说过的话要算数。当年我在你外公外婆面前发过誓,一定要给他们二老养老送终,还有你妈妈和你姐也在家里,如果我只考虑自己的前途,万一以后照顾不了他们怎么办?”父亲的话朴实而简短,但他几十年来一直把这个誓言当作自己行动的指南。


经过在部队的学习与锻炼,父亲退伍之后,跟老家人相比,观念有所创新。比如说弄个柴油机轧米,解决乡亲们用石碓石碾那些原始的工具来破谷壳的难处。1982年,我们村通电了,父亲又换了电动机给乡亲们轧米。另外,父亲还陆续添置了轧棉花、轧面粉、轧红薯等机器。这样,父亲已成了一个大忙人了,一方面要开这个小型加工厂,一方面又兼村委会出纳会计,还有家里的农活也要干。他在部队还学到一些推拿技术,经常有乡亲们扭胳膊伤腿的就来找他。 每每这时,父亲再忙也要丢下手里的活帮人家推拿。这么多年来,父亲不知帮助过多少人,但他从来没收过人家一分钱。以前农村生活都困难,帮他(她)推好了后最多说句“难问你(农村方言,谢谢你),耽误你时间了”。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大伙儿知道父亲抽烟,有的人就捎一两包纸烟给他,他总是推让了好久才收下。 

       外公和母亲都是急性子人。自1982年后,母亲又连续生了几个妹妹,家大口阔。我和姐姐又都上学,吃饭的人多,干活的人少,父亲要忙的事又特别多,所以就少有时间干农活,因此,常被外公和母亲责备。外公说话一向粗鲁,有时候会不问青红皂白就把父亲狠狠地批评一顿。父亲从不记恨外公的责骂,实在不行就晚上乘着月光加班干农活。为什么说父亲不记恨外公?因为我记得小时候每年春节的时候父亲总会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到祖母和继祖父家拜年。在路途中,父亲总会碰到他之前在家里的熟人或朋友之类的,人家问他现在家庭过得怎么样时,他总跟人家说:“还行,孩子虽然多,但多亏有两个老人帮忙里外照顾。”从这一点能看出父亲是一个十分懂得感恩的人。

       
直到1990年10月,母亲终于生下了弟弟 。受传统思想的束缚父亲总想生个男孩,加之母亲家的实际情况,没有男孩总受一些无知的人的歧视。母亲直到生下七个女孩后才生下弟弟,终于如愿以偿了。父亲村委会的工作也随着计划生育的追责而三起三落,后来他索性辞职不干了。那时候家里孩子多,又都相差一两岁,父亲又坚持让我们都上学,所以经济十分拮据。等到弟弟三岁多的时候,父亲便出门务工了。这一走出门便在外面干了十多年。弟弟小又是独子,外公外婆还有母亲总视其为掌上明珠,十分溺爱。父亲又很少回家,对他的教育是少之又少,导致弟弟后来不想受学校住宿环境的约束,总是不想上学。母亲经常前脚把他送到学校,后脚他就跟在后面回来了。为他这事,母亲不知在半路上哭了多少回,说我们这些女孩上学从没让她操过心,唯独儿子这么难缠。知道这些后,父亲便回老家务农了,顺便教育弟弟。

       很多事情总是事与愿违。2005年农历五月十九日那天中午,弟弟和几个同伴到我们家附近的大河里洗澡不慎身亡。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犹如晴天霹雳,一家人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但父亲始终是家里的顶梁柱,心里再苦也要把这个家撑着。母亲一向脾气不大好,受了巨大打击之后,她有时候脾气控制不住更是变本加厉地在父亲身上撒气。其实父亲和母亲心里的痛是一样的,只是没有表露出来而已。在这个时段里,父亲不得不更加忍辱负重了。

       当时家里的情况真是糟糕至极,可以用祸不单行来形容。父母还没从失去弟弟的悲痛之中走出来,第二年外婆又中风了。中风之后的外婆生活不能自理,但吃东西还和原来差不多。那时候我的孩子小,母亲要帮我带孩子,所以一不小心外婆就会把大小便弄到地上。完了之后,父亲回家只要一看到就马上用铁锹铲一铲沙子撒在上面,然后再铲出去,用扫帚扫一下,再用湿拖把拖干净,以免有难闻的气味。外婆在床上折腾了几个月,最终还是撒手人寰。在外婆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包括她去逝后办理出殡的事情,父亲是事无巨细,考虑周全、料理周全。在我娘家那一块,没有人说我父亲不是一个大孝子。又过了几年,外公身体不行了,经常要去医院看病,父亲再忙也要陪他去。外公离世前的一个多月时间,父亲每天晚上都是陪他睡在一张床上,帮外公端茶倒水。大冬天的每隔两三天就给外公洗澡。外公怕冷总是不想洗,但父亲知道外公身体好的时候特别讲卫生,身上出一丁点儿汗就要洗澡,所以怕他感觉难受,就劝导他一定要洗。直到外公离世,父亲一直在尽着一个做儿子的本分。还是那句话,他说过一定要为二老养老送终的。

俗话说“好人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可是在父亲的身上,这句话完全是反着说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悲剧总会突如其来地发生。在外公去逝后的第二年夏天,父亲好心帮人家上草树(农村种田人将稻谷脱粒后的稻草绑在一棵大树上留着备用)时,由于突发性低血糖引起晕厥,他从四米高的草树上摔下来,当时颈椎粉碎性骨折,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瘫痪,庆幸的是没有生命危险。经过大半年的治疗和调养,父亲才慢慢康复,但至今再也不能恢复到原来那个挺直的脊梁骨了。

       父亲啊父亲,您年轻时吃尽了苦头,现在时代好了孩子们大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老了又没落着个好身体!父亲的一生正如《父亲》歌词里唱的: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却只尝了三分。生活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

       纵使父亲的一生历尽崎岖坎坷,但在我的记忆里从不见他怨天忧人。相反,他总能很平和理智地去接受所有的事实,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充实。父亲没有很高学历 ,更不会说很多华丽的词藻,没有书香门第代代传承着优良的家教家风。但在他平凡的人生演绎的平凡故事当中,让我深深体会到:如何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如何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如何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父亲一直用他的实际行动牵着我前行,也如同他骑着车拉着我的车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