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擦肩而过了 有趣 有用 有态度 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天天都有。 最近脱口秀艺人池子一条指责中行泄露其银行交易信息的微博,引发舆论关注。池子是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他的发声容易引发舆论热议,进而影响问题的解决,普通的消费者要想做到池子这样,很难很难。 前一阵子,还有两个维权的行为也很有趣:一个是坐在奔驰车上哭,成功了;另一个是去售楼处维权,砸坏了模型沙盘,被拘留了。 维权成功的例子很多,失败的也很多,我在这里就是想指出维权的尺度和雷区。 尺度是原则性的,雷区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尺度一:合法 不论何时,合法是底线要求!许多消费者维权时,容易情绪激动,这时候更需要法律的冷静。思忖一下,这么做合法吗? 尺度二:不要动手 动手打人,是吃亏的,千万不要动手!曾经有新闻,某个机构的工作人员,因为被客户打了,有了神经性(应激反应)半身瘫痪。打人是绝对不要有的,容易理亏。 尺度三:不要造假 有些人维权,会添油加醋,会避重就轻,会向着自己说话。这都能理解,这是人性。但是,造假是不对的,拙劣手法的造假是肯定会被发现的,一旦被发现,舆论的同情分直接为负分。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尺度四:合乎比例 维权,也要讲究合理,不能狮子大开口,狮子大开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被满足的。维权也要讲究比例,稍微多要一点是可以的,适可而止。 尺度五:人格权也不要动 不要有侮辱对方人格的行为,不管是对方是公司还是个人。俗话说就是,打人不行,骂人也不要。 雷区一:狮子大开口要不得,可能涉嫌刑事犯罪,也就是敲诈勒索罪。 雷区二:发声要注重场景,不要扰乱公共秩序;扰乱公共秩序,可能涉嫌寻衅滋事罪。 雷区三:不要打人,不要砸东西。打人,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砸东西可能涉嫌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 雷区四:不要诋毁、不要捏造。这可能涉嫌侮辱罪、诽谤罪。 喜欢本文点个在看 |
|
来自: 昵称7584044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