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底事往来如梭,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伤。 1.张爱玲 电影《滚滚红尘》是台湾作家三毛唯一的剧本。它将动荡年代,乱世佳人的儿女情长演绎的荡气回肠,画面唯美又不失细腻。战争革命时期,人能苟活于世实属不易,爱情在当时已成了奢侈品。影片中,章能才(秦汉饰)以为沈韶华(林青霞饰)给他的爱是一滴水,但她却回报的是一片汪洋。三毛的《滚滚红尘》写的是张爱玲和胡兰成,想的是她和荷西,演的却是林青霞与秦汉。 这部电影让我联想起了一代才女张爱玲。张爱玲的笔下都在诉说着人世间的情情爱爱。是《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那经典的一句:也许每个男子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又如那句“于千万人之中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有人说,文字只有到了张爱玲的笔下才有了灵魂。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自题照》”有人说胡兰成就像一坛陈年老酒,轻易就把张爱玲灌醉。但现实却是“雨声潺潺,想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她是孤独的,是痴情的,更是死不悔改,自欺欺人的逃避。张爱玲说,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 世界上有华人华文的地方,就有人谈论张爱玲。这个一个为爱卑微到骨子里一代才女的爱情令人唏嘘令人心疼令人惋惜。比起轰轰烈烈,她想要的不过是平平淡淡。 红尘滚滚,奈何不了一往情深。人欲横流,唯简单笃定不乱一心。 世界很大,诱惑很多,唯有初心不改。 2.林徽因 1931年,林徽因和梁思成结婚的第三年。 忽然有一天,林徽因对梁思成说自己很痛苦,因为她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不知道怎么办。 林徽因说的另一个人就是金岳霖。 一边是爱妻,一边是好友。梁思成当然很苦恼。 “他痛定思痛告诉妻子: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祝你们永远幸福。”后来林徽因把这个事情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想了想,更加坦率的说“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一个很大度,一个很洒脱。这就是民国大师的风流。 所谓风流,就是能把生活俗事都化作风雅逸事,处处从平常发现乐趣。美学家冯友兰先生说:金岳霖很有嵇康的作风。 据说,后来他们两家离得很近。金岳霖经常去他们家做客。他有一句话“一离开梁家,就像丢了魂似的。”林徽因死后,金岳霖送的挽联广为流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死后多年,金岳霖已年逾古稀。一天,他突然在北京饭店宴请好友,大家都很纳闷,不符合他一贯节俭的风格。他说语调低沉: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大家才恍然大悟。也许在他心里,林徽因从未离开。很多人都希望能多听听他亲口讲讲自己和林徽因之间的故事,但他始终三缄其口,沉默不语。 直到临终,金岳霖才说: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大概不想有什么流言蜚语伤害林徽因,哪怕她已远去多年。 个人感情、家庭生活都有完结的时候,思想和学术可以永存。我记得他那本《知识论》在革命战争年代,因为兵荒马乱,用35年写了两次。他把毕生的情感都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学术,他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中国近百年来的哲学泰斗。 晚年的金岳霖与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生活在一起,称呼他“金爸”,直至去世。老先生一生未婚,终生不娶。他宁舍弃自己去成全他人,他的无私让我动容。他们的公墓被同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生而毗邻,死后相守。他生前一直未对林徽因说出口的那些话,终于可以去对她一诉衷肠了。” 3.杨绛 1998年,钱钟书去世。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附在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呐。” 杨绛先生出生于民国最动荡时期,正值辛亥革命前夕,她一生历经风浪与波折,却总能以一颗豁达乐观的胸怀面对生活的凄风苦雨,风刀霜剑。她凝聚着中国女性最高的处世智慧,能屈能伸,即使再大的风暴,也能平稳度过,内心依旧安然。 她的散文文笔细腻智慧。胡乔木曾评价: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 文学巨擘钱钟书说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31岁创作的剧本《诚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60年。66岁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曾被当作国礼送给西班牙国王。93岁出版散文集《我们仨》再版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多万字的文集八卷。一生淡泊名利拥有文人风骨。“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是她人格魅力的真实写照。 社会学家费孝通也喜欢杨绛。他曾与钱钟书一起出访美国,发现钱先生只给女儿写信,没给杨先生写,就急了。钱先生解释,自己每天都会写日记,等回国后会把日记交给杨绛先生。费先生就主动把自己的邮票给了钱钟书,要他给杨绛写封信。钱先生去世后,费孝通拜访杨绛,离开的时候,杨先生送他楼下,并说“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不要再知难而上。”此话一出,费孝通彻底明白,在杨绛心里,永远只容得下钱钟书一人。 钱钟书的母亲评价这位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得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杨绛并没有半分怨言,她说,因为爱,出于对丈夫的爱。我爱丈夫,胜过自己。我了解钱钟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是她保全了钱钟书的那团天真淘气和痴气。钱钟书称她是妻子、情人、朋友,尽管钱钟书曾在《围城》中对婚姻做过精辟的比喻,“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但钱钟书和杨绛却在“围城”中演绎了最完满的婚姻,而不是冷冰的高墙。 相濡以沫,同甘共苦,让他们死生锲阔,与子成说。 其实写这三位女性的爱情故事,无非想表达:在人生最曼妙的风景面前,所谓的爱情,只不过就是携手共度的平平淡淡、细水长流吧。愿大家都能得到世界上最珍贵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