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之爱,一场渐行渐远的别离之爱(张敏/云梦)

 827654838 2021-06-18

每一个有梦想的人

都置顶了“梦想文学社


天下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守在一起,可有一种爱,却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别离,这,就是——父母之爱!朱自清的《背影》弥漫的淡淡忧伤里,龙应台的《目送》凝结的丝丝牵挂中,莫不都是在娓娓道来这一份与众不同的世间至爱!

是啊!谁不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她为你十月怀胎的艰辛孕育,儿奔生娘奔死的阵痛分娩,不就是一种母子分离?但谁能否认这种别离,不是人间最伟大的生命之爱呢!

含辛茹苦的把你捧在怀里教你牙牙学语,到手把手的扶你蹒跚学步。从狠心将哭闹的你送进学堂,开始不计成本的为你的成长投资,渐渐的将你越送越远。直至你丰满了羽翼,头也不回的扑向广阔的世界,兴奋得忘记了停留在原点,目送你坚毅背影的父母。这,也是一场对你来说标志着成长,对父母却预示着失去的别离!

你成家立业了,父母无怨无悔帮你照看儿女,小心翼翼又尽职尽责,只想着替你分担从未要过报答;而对于父母,你却永远是个大忙人,或心系工作或沉浸于小家,或为了你的朋友理由种种,就是抽不出时间回家看看爸妈。

想念你的他们,就只能对着电话、电视、电灯发呆;抚摸着你儿时的旧照,回想你早年的欢笑,落下两行清冷的泪花。这,更是一场伤感惆怅的隐形别离!

养儿方知父母恩。当你幡然醒悟,也许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时,只能是悲痛欲绝的捧一堆黄土,泪流满面的后悔不迭。也许此刻,你才意识到,这,是一次再也没有重逢的别离!

动物世界里,每个母亲在孩子该自立的时候都会狠心的把它们赶出家门,绝情的与自己的孩子分离。逼迫着它们尽快掌握生存之道,真正地自食其力,开辟自己的新生活。可遗憾的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能体会到这个意义的“母爱”的母亲却越来越少。

因为唯一的孩子,很多的父母总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关注,事无巨细地照顾。她以为,这就是无私的母爱,其实她不是,这只是变相地表达了她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

尽管都是打着“关爱”和“教育”的旗号,但传递的总是令人厌烦的气息,孩子从中体会到的不是爱和教育,而是“被侵犯”。所以,现在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这其实不是孩子自身的的原因,而是父母不称职造成的。

真正明智的父母,懂得随着孩子独立意识的萌芽,与孩子保持合理的距离,给予孩子安全自主的活动空间。担心不如信任,不刻意去抓孩子的什么把柄,也尽量回避孩子的窘迫,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适度的放手,让孩子自己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总有一天,人生的风雨父母无法替孩子分担。理性的父母应学会在这场血脉相连的骨肉情深中渐行分离。

其实“分离”,并不是放弃对孩子的关爱,而是调整关爱孩子的方式。从孩子脱离母体开始,整个成长过程就是一个逐渐分离的过程:脱离父母的指令发展自我意识;脱离父母的视线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脱离父母之家重组自己的小家。

这每一步,都意味着父母从第一亲密者的角色中逐渐退出,让位给孩子的朋友、伴侣和他的孩子,角色渐渐的由“当事人”演变成“局外人”,直至父母走完人生的旅程,彻底退出孩子的生活。

天大地大,不如父母恩情大。母子一场,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分。特别钦佩一种母亲,她们懂得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适时得体的渐行别离。在孩子年幼时能及时给予强烈亲密的陪伴,呵护子女健康无忧的成长;又能在孩子长大后得体的退出,促进其独立,不让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

适当的照顾和适时的分离都是母爱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母子情深只有在这渐行渐远的理性之爱中才趋于完美。做母亲,真的是一场心胸与智慧的渐行别离!

出于爱收回给予的手,并且作为赠与者保持着羞愧之心,这是最艰难的事。尽管这种适时分离和得体收回,会伴随着疼痛和失落,但为人父母者必须要学会承受。爱他,就让他做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爱他,就学会放手分离。惟其如此,才是真正的父母之爱!

作者简介

张敏,女,1976出生,中共党员。系湖北省云梦县实验中学教师,《湖北教育》优秀通讯员,孝感市骨干教师,师德标兵。


梦想原创文学陪你走过每一个追梦的日子

点“阅读原文”,给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更多的惊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