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天地 | 冷艳:父亲的鱼竿

 827654838 2021-06-18

父亲的鱼竿

文 | 冷艳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有两大爱好:下象棋和钓鱼。象棋需对弈,父亲在杀遍朋友圈无敌手后,再未见与他人博弈。偶尔我也懊恼自己为何无此天资,未能体味到方格之间“横扫千军”的酣畅淋漓,也没能训练成预见先机的“最强大脑”。如今,惟有静置于房间一隅的鱼竿,时常让我记起父亲垂钓的喜好。

  父亲的鱼竿不多,大致有手竿、海竿、矶竿;父亲的鱼竿也不少,长长短短、大大小小、重量不等的约摸二十来副。再配上各种材质的渔线、绕线轮、渔坠、浮漂、鱼钩、爆炸钩,还有各种太空豆、线板、线盒、线轴、抄网、打窝器、竿架、钓箱、折叠式水桶等辅助,加上落地式遮阳伞、折叠椅等装备,便是这位资深钓友的全部渔具家当。

  父亲的鱼竿,是他晚年的宝。大概,那是他晚年的精神寄托。父亲闲暇时,总爱侍弄那些渔具,在我看来,那是他最陶醉,也是最孤独的时候。他在晌午后,轻轻打开渔具箱,拿出鱼竿,套上鱼线、鱼钩,小心翼翼调试着鱼竿的长度,在箱内找寻最适合的那副竿架或渔坠……待整套渔具调试完毕,他的脚边已落满了烟头。在人们的印象中,父亲是高大魁梧的,是声音如洪、大气爽朗的。而在那时,他可以安静得连鱼钩落地声都听得见,他可以沉默得整个屋内只剩烟雾氤氲缭绕。

  父亲对鱼儿偏“溺爱”,从他调配鱼饵的精细度可见一斑。他总是用心地为鱼儿调制着各种“美味佳肴”:他会将蜂蜜与鱼食混合均匀,放进冰箱冷藏;还会用白酒将鱼食发酵,待醇香四溢时,便派上用场。当然,这些“溺爱”的结果,便是鱼儿最终被收为囊中之物、盘中之食,也成就了父亲在钓鱼比赛中荣获第一名的纪录。父亲也因为豁达的个性和摸索出的这些“秘方”,深受钓友们的崇拜。

  父亲晚年常被高血压、冠心病、痛风等疾病折磨,他喜爱钓鱼,因为既可怡情,又养身心。但即便是百般喜爱,也抵不过亲情的召唤。父亲在家排行老二,在家族中始终担当着主心骨、顶梁柱的重任。那一年,80多岁的爷爷重病卧床,时日无多,父亲不顾自身的病痛,回到老家陪伴爷爷,半个多月后爷爷去世,父亲又竭心尽力地操持其后事。待到老家的事情安排妥当,父亲已在那个忙碌喧闹的环境中生活了近一个月。回家后,父亲最后一次重温了钓鱼的愉悦,第二天就猝不及防地永远离开了我们。

  父亲的鱼竿,最终分散给了爱钓鱼的亲朋,母亲只有一副留作纪念。如今,我会在某个傍晚,回想起父亲钓鱼归家的场景,想像着那个国字脸,高鼻梁,大块头的老人,在风雨过后,寻一河岸处,打窝抛竿,静坐凝望,云淡风清的样子。

- 关于作者 -

冷艳,女,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委组织部工作。

推荐阅读


诗歌星空 | 晏业萍 : 吟唱春天

散文天地 | 刘刚:外公的金扁担

散文天地 | 李新:静守一方春光

散文天地 | 颜波:春风再度大悟山

散文天地 | 王君玲:又闻油菜花儿香

评论视野 | 周志祥:沃土情,赤子心

诗歌星空 | 郭戈:生在春天都幸运(组诗)

侃刊而谈:《槐荫文学》2018年第一期目录

新书速递:桂志红新著《清莲晨露》正式出版

第 26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