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天地 | 丁安桥:“奇人”尹老师

 827654838 2021-06-18

“奇人”尹老师

 

丁安桥

  前不久,我去学校拜访一位当老师的朋友,看到他桌子上放着一把漂亮的戒尺,一下子想起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尹克让先生,虽然斯人已去,但他在我的心中永远是一个传奇人物。

  尹老师是四川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因负伤被转移至原三汊镇李巷村一所疗养院养伤。朝鲜战争结束后,三汊镇政府为该院300余名志愿军战士办了一场歌舞晚会,帅气的尹老师在台上用手风琴演奏了苏联名曲《喀秋莎》,我远房的姑婆那时正值青春芳华,是慰问团的成员,能歌善舞的她主动上台为他伴舞,引来阵阵喝彩声。

  就是这支舞,情牵起两人今生今世不解的姻缘,美好的爱情让前途无限光明的尹老师决然留了下来。部队领导深感遗憾,但郎有情女有意,缘份天注定,无法改变。

  尹老师与我姑婆结婚,入赘到姑婆家丁砦村,并在村小学任教。一次作文课上,他将一同学的作文作为范本讲解:“几个同学上街玩耍,路上看见几头猪在糟蹋庄稼,其他几个同学置之不理,他突然想起雷锋叔叔的话,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想到这里,他连忙在地上捡起土块,扔向猪群,猪被赶跑了,集体的财产保住了。”尹老师并没有表扬这个同学的思想如何崇高,而只是对他随手捡起土块这个动作表示真实可信,夸奖很接地气。第二天的作文课上,同学们一窝蜂地模仿写捡土块驱赶牛群、鸡群、狗群的“好人好事”,把尹老师笑得喘不过气来。那时我们虽小,但通过这件事知道了创新很重要。

  尹老师很幽默,常常在课堂上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但也有严厉的一面,讲台上放着一把铁戒尺,长约60厘米,末端还系上一根红飘带,尹老师把它打磨得很光滑,谁要是回答不上他的问题,漂亮的戒尺打在掌心,却是格外的疼。

  那时丁砦村很穷,学生们都面黄饥瘦,他看在心里,决定在课余时间教学生们练习武术增强体质。他自费在孝感城买回训练用的宝剑和红缨枪,主教剑术和棍术,从没见过如此阵势的农民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来学习,在老师的潜心指导下,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独特的教学方式吸引了附近地直工厂子弟学校的学生,他们纷纷转到丁砦村小学读书,一时在三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武术运动。这支武术队后来还参加过孝感地区的表演赛,吸引了省体育局领导亲临丁砦村小学参观。尹老师还在操场上为领导即兴表演了一套峨眉剑术,只见他按剑在手,两眼炯炯有神,一支银剑绕着他身体上下翻飞,左右盘绕,将中华剑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更绝的是尹老师会治蛇咬伤,救活了不少人。某乡有个农民在地里干活时被毒蛇咬伤,当时医院没有特效药,病人危在旦夕,听闻尹老师有独家秘方,专程前来求医。病人抬来时全身浮肿,意识不清。尹老师仔细察看伤情后,马上为病人采取拔火罐手术。他用刀片将病人小腿肿胀处划开一小口,然后用一空玻璃瓶丢进一张燃烧的纸片,待纸片快烧尽时,用瓶口快速将伤口盖住,玻璃瓶就牢牢吸附在病人身上,十几分钟后再取下,伤口处被吸出很多有毒的污血。就这样,在双下肢连续拔完二十多个火罐后,病人全身肿胀逐渐消失,病人得以死里逃生。

  中医正骨也是尹老师的拿手好戏。记得小时候我很顽皮,玩耍中将左手腕摔伤,疼得大哭不止,尹老师看后发现关节错位,忙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紧紧捏住我受伤处,右手抓住我的手掌突然向下一掰,听见咔嚓一声脆响,关节复位,突然就不疼了。

  尹老师不仅精通医术,还写得一手漂亮的艺术体字。每逢春节,他都会为学校和乡亲们写春联,每个字的笔画都是由树枝和小鸟组成的,树枝形态各异,小鸟栩栩如生,说是一副副对联,更像一幅幅画。

  闲暇时,尹老师爱坐在一处开阔的高地上,点燃一支烟,向西边远眺,陷入沉思,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回四川探亲。他曾笑着说此生恐怕无法回老家一趟了,愿死后安葬在此处,将其墓碑朝向西方。

  1992年,年仅67岁尹老师不幸因病去世,他那传奇的一生就此落幕。

  他是一个游子,曾为爱痴狂,与爱人执着相守;他是一位教师,勤奋耕耘,为教育默默奉献;他一名医生,有着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情怀;他更像是一名“舞”者,在三汊这个小舞台无怨无悔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才智。


者简介:丁安桥,孝感市作协会员,现任孝南区政协委员。有作品发表于《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孝感日报》《孝感晚报》等报刊。




推荐阅读
坚守
不要问我……
舌尖上的乡愁——野菜
写给警察的歌——爸爸,我等你回家


第587期
感谢您抽出时间来阅读此文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哦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