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昵称75479963 2021-06-18
162021.06.05 21:27:57
蝶恋花(图片来自网络)

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有着深深思乡之情的抒情散文。这篇散文洋洋洒洒四千多字,写雨,写愁,写离别之情。

1949年,余光中随父母去了香港,后又去了台湾,由于曾经的原因,当时大陆与台湾断绝交往。一直到1992年,作者才有机会重回大陆访问。这篇散文正是余光中在这个时期写的,那时他离开大陆已有25年。

一直都很喜欢余光中的文学作品。余光中的作品中有着浓浓的思乡之情,无论是他的《乡愁》,还是这篇《听听那冷雨》,在文字中既有波澜壮阔的大手笔,又有细腻唯美的小写意,既有深沉真挚的情感和思考,又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

在这篇《听听那冷雨》散文中用诗化的语言描写了雨的声音,雨的形态,雨的味道,雨的文化内涵。

余光中在文章的开篇这样写到: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这一连串的叠字“淋淋漓漓”、“淅淅沥沥”、“潮潮”、“湿湿”仿佛雨滴一样,滴在了读者的心里。这“雨”,连接着台湾岛与大陆,连接着悠悠的中华历史,连接着作者与读者,使我的眼睛“潮润润”的。

作者紧接着说:

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从这里,我们读出了作者对大陆、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每一位作者的名片。关于故乡,每个人都有太多的记忆。无论是杏花春雨,还是牧童遥指,拟或是剑门细雨,这既是对故乡的记忆,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记忆。

作者说: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作者笔下对中国汉字的赞美,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体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区别于世界上的拼音文字,文字本身不仅包涵了字义,还有着有趣的故事。正像作者说的:“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作者笔下的雨有音乐的律动,在傅聪的黑键白键之中,在马恩聪的跳弓拨弦之中,又在京戏的锣鼓声中,在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作者笔下的雨有着艺术的气质,时而是“黑白片子”,时而是“宋画”,时而是“一滴湿漉漉的灵魂”,时而是“温柔的灰美人”。

作者就是这样,凭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厚爱,凭借着非凡的艺术才华和卓越的想象力,把乡愁化为种种意象,把思念融入心灵历程,将情丝和雨丝交织在一起。“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

余光中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家,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文字是灵魂的外化,通过作者诗化的语言,让读者看到他的一颗拳拳赤子之心。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2017年),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批评家、翻译家。祖籍福建永春县,生于江苏南京 ,曾就读于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执教于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已出版诗文及译著共40 余种。 2012年4月,84岁的余光中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 

2017年,余光中教授于台湾逝世,享年89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