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庭芳苑》(214期)端午节专辑——盈袖荷风柔畅韵,心音和唱阔云天

 满庭芳苑 2021-06-18

本期作者:

尹金辉  周致俊  杨学军  王建勤  孙德力  周祥云  郭庆澄  汪中学  王通路  刘道海  窦孝莲  金嗣水  卢冷夫  刘林森  王继权  乔长柱  周致俊  王力争  黄新德  丁讯  奕彬  蒋里征  曹宪阁  潘洪信  隗合明  郭通海  窦建中  武燕  王洪义  鲍广晔  李艳芳  范勤  金孝奎  教启华  陈劲煌  刘志澄  杨逸明  徐红  李树先  卢冷夫  霍庆来  梁孝平  孙德力  卢晓良  朱洪滔   刘林森   李为民  张爱芹  陈素娜  史济民  沈佃荣  赵元席  金国旗  吕召钦  丁讯   朱光国  梁玉满  张弘  李树春  姜立新  耿万华  李庆祝  李进步  孙发亭  蔡大营  徐红  蔡玉啟  王平  肖正平  赵立吉  张伟进  黎学忠  王大华  崔大年  马骏祥  周秋云  沈扬  苗凤荣 李荣贞  宋彩功  王金爱  冯贵华  陈幼荣  杨习和

盈袖荷风柔畅韵

心音和唱阔云天

——芳苑诗友吟端午节专辑

     尹金辉(湖北)   

端午千年俗,文人作韵章。

诗光辉日月,德范永流芳。

周致俊(湖北)

随影跚江畔,凝眸望燕舟。

汨罗千古恨,市井几人愁?

杨学军(江苏)

节来花正萌,夜雨落无声。

晨起风追韵,诗催山动情。

金牌随句落,绿梦筑心成。

吟者无旁顾,鞭扬纵且横。

王建勤(湖北)

端午艾符祥,槐花风雨香。

三闾垂范日,六合屈平觞。

翘首问天意,澄怀思郢章。

汨罗江水浩,明镜照潇湘。

孙德力(内蒙古)

天问举言殇,忧怀屈子郎。

艾芜因楚事,竹泪洒潇湘。

幸有离骚在,但随风月长。

慰心黄卷久,读史诵鸿章。

周祥云(江苏)

淡淡芳香粽,浓浓情意真。

小区相助困,社干胜亲人。

爱与斜阳伴,心同炉火纯。

感恩常赞誉,一曲暖如春。

郭庆澄(广东)

夏雨由来急,江河起怒氛。

水翻千叠浪,风卷半天云。

赛鼓年年有,残阳夕夕曛。

沉流汨罗远,留读大夫文。

汪中学(湖北)

观景独登楼,江山眼底收。

驱邪悬艾叶,竞渡赛龙舟。

屈子今朝忌,诗家镇日愁。

文章千载颂,史册万年留。

王通路(河南)

阳端瑞气豪,温度正攀高。

艾攒驱蚊剂,舟飞劈浪刀。

为人诚爱国,做鬼亦推涛。

屈子诗魂在,千秋不倒旄。

刘道海(湖北)

中华传统节,端午赛龙舟。

绝笔国殇痛,离骚嗟叹羞。

雄黄浇块垒,香粽寄江流。

屈子千年祭,招魂福报求。

窦孝莲(河南)

瑶琴一曲又轻弹,丽句清词诗意绵。

盈袖荷风柔畅韵,心音和唱阔云天。

金嗣水(上海)

奔流不息汨罗江,爱国情怀空满腔。

碧水悠悠流愤懑,涛声隐隐痛忠良。

卢冷夫(北京)

一弯淡水吊屈原,拭泪何如海水咸。

今夜江风谁唤醒,斯人犹在梦高悬。

千载一悲何处寻,美人香草向灵均。

九歌依旧从天问,尽是离骚句里人。

刘林森(重庆)

总祭思乡爱国魂,诗骚米粽话舟喧。

何当共效华为勇,敢教苍穹让宇坤。

王继权(北京)

隆隆战鼓沸嗷嗷,一箭舟飞射碧涛。

屈子知今名利客,当时决不写离骚。

乔长柱(北京)

滔滔汨水缓迂东,壮志难酬作鬼雄。

遗恨千年江畔祭,当凭正气唤时空。

悲声独醒度严冬,武略文韬志在胸。

一跃西归怀愤去,江河岁岁吊骚宗。

周致俊(湖北)

年年午日苦题诗,多少生儒研墨池。

笑问几人凝血泪?汨罗洒酒待何时?

王力争(重庆)

清词素赋唱湖川,五月菖蒲满璧田。

天问精魂悲汨水,九歌如泣透吟笺。

黄新德(湖北)

屈原能嗅粽飘香?民对忠良祭奠长。

我自深情来许愿,只求国泰众安康!

丁讯(安徽)

小楼雅集意何长,晴日熏风客满堂。

一曲离骚人渐远,清歌声里带诗香。

余奕彬(广东)

竞渡龙舟唤淼冥,汨罗江畔吊英灵。

昏王无道忠臣劫,浊世难容君独醒。

蒋里征(山东)

楚天留恨汨罗江,谁吊离骚问九章。

千载悠悠成一统,层楼更上在东方。

曹宪阁(辽宁)

又忆儿时五月光,悬蒲挂艾禳灾殃。

人间角黍千多种,顶数妈妈粽子香。

潘洪信(山东)

青山十万祭忠魂,恨是汨罗如此浑。

我有愁思寄天问,但将沧水洗乾坤。

千年忧愤一壶斟,多少兴亡凭古今。

不纳忠言家国破,江涛连海对天吟。

隗合明(北京)

一年一度又端阳,放眼九州皆故乡。

秦楚千年无胜负,中华一统路多长?

郭通海(北京)

绝笔怀沙忆楚秋,汨罗千古向东流。

滔滔不是寻常水,大浪高昂屈子头。

窦建中(北京)

汨罗江畔咏端阳,祭奠忠魂糯粽香。

告慰先贤今日事,小康决胜富家邦。

武燕(山东)

金镶垄麦又端阳,米粽甜甜艾草香。

浊酒一杯和泪洒,年年遥寄汨罗江。

王洪义(辽宁)

叶裹蔺缠角四方,艾蒿鸡蛋煮端阳。

年年都有新花样,总逊妈妈棕子香。

鲍广晔(安徽)

千户门第艾草香,粽包特色与谁尝。

痛思千古楚辞赋,含恨九歌忆断肠。

李艳芳(北京)

节兮端午自何源,万古长歌复几喧。

墨与遗风今尚在,尽书胸臆为君言。

范勤(吉林)

每凭端午寄相思,善感多愁惹笑痴。

啖粽观舟多应景,遍寻屈子讨新诗。

金孝奎(辽宁)

日朗风清花近人,沟深山埜树成荫。

小溪泛尽流无语,今采艾香飘友邻。

教启华(北京)

鹭啭池塘苇叶鲜,巧蒸角粽祭前贤。

雄黄畅饮几千载,不见艾蒿除佞奸。

陈劲煌(湖北)

上古遗风添楚韵,大夫忧愤着宏篇。

汨罗江葬忠君骨,民俗情怀爱国贤。

刘志澄(湖北)

剑挂菖蒲粽煮香,娇孙额上点雄黄。

东湖看罢龙舟赛,屈子像前吟锦章。

插艾悬蒲沁暗香,临窗把酒过端阳。

离骚在手轻吟后,满室清风正气扬。

杨逸明(上海)

蒲觞艾粽又飘香,品味离骚句百行。

当代不宜多诵读,他年终会渐遗忘。

保真死直遭人笑,作假营私举世忙。

纵使灵均仍健在,也难提拔进官场。

注:《卜居》,“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离骚》:“伏清白以死直。”

徐红(北京)

忠言逆耳受排迁,屈子行吟汨水边。

天问奇思牵万象,离骚逸响振千年。

掏心爱楚清泉涌,抱石投江皓月悬。

美政兴邦圆夙梦,龙舟飞桨勇争先。

李树先(北京)

又到龙舟竞渡时,忠魂千古尽人知。

汨罗难洗家国恨,湘楚犹悬日月辞。

泽畔行吟悲凤远,江边跋涉问天迟。

六合一扫风飘叶,犹忆先生哀郢诗!

龙舟竞渡鼓强帆,九派三湘祭圣贤。

勉作牢骚昭世弊,奢凭离恨挽时艰。

修姱自叹蛾眉妒,幽昧终悲汨水寒。

千古冤魂归九曲,君从何处问苍天?

卢冷夫(北京)

撷来艾叶饱奚囊,圈内人人凑韵忙。

漫说从来老干体,谁料今日满屏芳。

忍将天问思成雨,敢把离骚化作殇。

楚水飘香无限意,烟波起处笑沧桑。

霍庆来(河北)

榴花初绽又端阳,龙裔幽怀祀屈殇。

渔父招魂惊四海,离骚天问动三湘。

文心浩宕春秋颂,气节坚贞史册扬。

竞楫中流凝众志,汨罗歌奏韵悠长。

凛然气节赋离骚,树得吟坛一帜高。

探理求真昭大义,怜民爱国显情操。

忠躯岂惧虾鱼噬,傲骨焉容魍魉号。

万世追怀虔吊祭,汨罗鼓振起狂涛。

梁孝平(山东)

诗人节里忆诗宗,米粽菖蒲表素衷。

千古楚骚俱绝唱,三闾屈子乃孤忠。

节由法定全民祭,君作英魂世代崇。

一介书生笔当健,扬清激浊效斯翁。

孙德力(内蒙古)

东君设宴大千酡,沧海横壶逐浪歌。

几许英雄谈社稷,无边翰墨纳山河。

若逢知己何妨醉,偶得春风不怕多。

云绕楼台疏月影,欣然入梦舞婆娑。

卢晓良(山东)

百舸争流犁碧波,汨罗酹酒泪如沱。

堪怜楚破存三户,更悼子亡遗九歌。

一卷离骚搓锦线,千秋天问掷奇梭。

织成辞赋新诗体,水底鱼龙亦唱和。

朱洪滔(江苏)

陈辞用烂几箩筐,非是操舟即吊丧。

农户都闻收老麦,诗家孰见断真肠。

荷才出水添新趣,饭总回锅莫再香。

未若蛇精同一醉,多年不复买雄黄。

刘林森(重庆)

龙舟竞渡碧波粼,柳翠云垂映水滨。 

呐喊声声呼屈子,鼓擂阵阵唤河神。 

雄黄酒味祺天问,艾粽蒲香辟鬼瞋。 

曲赋精承忠国志,诗骚激励万家仁。

李为民(甘肃)

时韵皆吟屈子频,偏筹一律寿吾亲。

南山堆雪同霜首,东圃流芳共郁醇。

汨水无情湮圣杰,陇原有幸惠斯民。

樽前惟愿天长久,岁岁端阳祝语真。

张爱芹(北京)

端阳叠叠吊怀思,千载行吟涕泪词。

自古人心无法测,曾经肺腑有谁知。

浊清可问丹青骨,醉醒无关白玉卮。

日月同光君子魄,长吟应是倡廉诗。

陈素娜(河南)

汨罗滚滚又端阳,华夏门楣艾草芳。

湖上飞舟舟竞技,江中投粽粽流香。

诗词含恨挞昏主,曲赋凝悲祭国殇。

雪魄冰魂天地鉴,忠肝义胆万年扬。

史济民(上海)

龙舟将近鼓声沉,似听离骚动地音。

踯躅山川九天问,逡巡烟雨独悲吟。

怀沙不负清江水,报国常存赤子心。

岁月沧桑留胆魄,雄风浩浩入胸襟。

沈佃荣(山东)

叹喟千年意未休,伤怀总看大江流。

汨罗不恋新时雨,吴楚还添旧日愁。

一卷宏篇传盛世,万帆碧浪逐飞舟。

如烟往事堪凭忆,报国拳拳岂肯丢。

赵元席(安徽)

汨水千年恨未平,每逢端午泪如倾。

纵然宫阙呈天问,谁替苍生试一鸣。

黠吏由来多将相,直臣自古少公卿。

雄黄香艾承民意,云路漫漫赤子情。

金国旗(江苏)

纵身江底惊波澜,至此人间怀屈殇。

竟发龙舟慰忠烈,纷投角粽祭贤良。

初心橘颂启天问,矢志离骚抒楚章。

同饮雄黄一杯酒,千秋华夏共端阳。

吕召钦(北京)

龙舟伴鼓竞争先,壮土齐心勇向前。

长桨翻飞风浪里,髙歌号唱水云间。

忧民屈子千秋颂,爱楚忠魂百世怜。

香草美人传万古,离骚天问韵江川。

丁讯(安徽)

半江寒水乱横波,嗟叹声声向汩罗。

落叶随风心浩荡,飞花似雨泪滂沱。

柳前彼岸传湘曲,梦里他乡唱楚歌。

空有一腔经国志,离骚天问又如何?

朱光国(湖北)

雄黄艾叶溢馨香,糯粽抛江祭圣良。

渔父凄凄千古恨,离骚漫漫万年殇。

浪惊汩水楚辞颂,气节坚贞史册扬。

竞渡龙舟摧战鼓,高歌屈子永留芳。

梁玉满 (广东)

又到端阳泪雨倾,思怀屈子柳丝轻。

离骚一曲风雷动,天问千忧鼓角鸣。

指点江山抒壮志,行吟泽畔见忠诚。

阴霾荡涤铭诗句,长念先贤兰芷情。

张弘(吉林)

满桌香粽燕声娇,户户蓬门插艾蒿。

珠串贴身光闪闪,彩绳系腕运滔滔。

冲霄锣鼓风帆竞,动地豪歌楚韵飘。

天问捧读思远远,校园学子诵离骚。

李树春(四川)

端午万魂谁最高,传闻千古赞风骚。

楚江泪汨屈原祭,天女滴波层上滔。

门绿昌蒲新艾叶,雄黄斟酒老臣褒。

国家不可贪儿戏,夺锦龙船唱伟豪。

姜立新(江苏)

暄风端午赛龙舟,战鼓声催喊破喉。

棹影桨飞存霸气,波烟浪涌立潮头。

擂开天问千年愤,划断离骚万古愁。

直把江河为墨海,挥毫翘首咏神州。

耿万华(北京)

荆楚俊杰砥柱臣,一身壮骨叩八门。

问天考地觅非是,挞侫扬忠汲古今。

大略风熏宗稷计,雄才雨润庶黎心。

含悲遗恨随江去,求索精神化羽魂。

    八门:古时称天地共有八门

李庆祝(北京)

汩罗流淌几千年,切切悲歌未断弦。

志壮有心除朽粕,身单无力挽狂澜。

忠言不纳沉江死,典作长留警世言。

龙运而今不同语,爱国文脉久相传。

李进步(北京)

中华端午空前盛,竞渡龙舟演数秋。

橘颂离骚光日月,楚辞天问耀神州。

千篇巨作凌云诵,万古诤言浩宇游。

屈子英魂欣落泪,丹心已化大江流。

孙发亭(山东)

午节千秋悼屈原,忠心报国左徒贤。

未酬壮志奸臣谤,憾抱奇冤浊水眠。

犁浪龙舟留敬慕,沉江菱粽怀眷怜。

离骚吟诵思无尽,遥望汨罗东逝川。

蔡大营(北京)

节来总是动诗肠,但见微屏敲韵忙。

这里愁吟惜往日,那边泪洒汨罗江。

开篇每每龙舟快,结句声声糯粽香。

愧我心愚无妙律,至今不敢咏端阳。

        注:《惜往日》,屈原《九章》中的诗篇。是作者在临终之前回忆自己平生政治上的遭遇,反映了屈原理想的幻灭。这里借指屈原所有诗作。

徐红(北京)

蓦山溪

        光亨荆楚,浊里清无偶。爱国屡遭谗,岂随流,躬身屈就?沅湘放逐,披发独行吟,风满袖,人枯瘦,暮雨衣淋透。         投江抱石,皓白千年久。碧水寄忠魂,有离骚,诗峰耸秀。江河竞渡,挝鼓起雷声,昂龙首,听狮吼,但看拿云手。

蔡玉啟(安徽)

南歌子

彩线缠蒲月,青庐立艾人。一钩兰佩葛罗新,尚待龙舟鼍鼓动南熏。    故国重回首,宏辞复断魂。雄黄几点海榴殷,且自登高遥酹楚江滨。

王平(北京)

巫山一段云

往事三千载,追思酒一瓢。晚风吹过粽香飘,醉里月相邀。       云岸飞蟾影,杯中渡碧霄。燕山独对楚山遥,夜饮痛离骚。

肖正平(北京)

浣溪沙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赵立吉(河南)

鹊桥仙

汨罗情切,粽香甜韵,阵阵夏风荡拂。神州祭写逸衷肠,屈原绕知圆梦结。       挥毫万字,举杯千饮,四海颂词赞说。笙箫鼓里诉离骚,若人醉,纵歌五月。

张伟进(河南)

诉衷情

杜鹃声里近端阳,千里粽飘香。诗魂万户同祭,泪洒汨罗江。       闻艾叶,咏骚章。仰忠良。忧民忧国,傲骨冰心,史册流芳。

黎学忠(北京)

临江仙

        眼望群龙飞跃出,浪花漫卷如虹。前呼后拥急追风。锣声惊水动,鼓点报先锋。         民族乡情千古在,高歌纪念英雄。贤才屈子献精忠。愿将身殉国,投向大江中。

王大华(河北)

临江仙

插艾佩香雄黄饮,千秋祭奠忠魂。新声古曲颂灵均。粽抛端午日,舟赛汨罗滨。       地覆天翻沧桑变,中华重振乾坤。江山万代出贤臣。前程方路远,求索有来人。

崔大年(北京)

行香子

        江怨滔滔,河恨滔滔。楚王昏,诤谏遭嘲。庶黎呐喊,燃祭艾蒿。直朝天问,对天叹,向天烧。        投江屈子,德艺双娇。九歌美,播洒情操。以公建节,千载魂招。又赛龙舟,包香粽,诵离骚。

马骏祥(北京)

浣溪沙

礼乐声中诵楚骚,敬香祭酒着宫袍,汨罗万里梦魂遥。        饮恨吞忠哀古昔,富民强国咏今朝,诗怀恰似浙江潮!

周秋云(江苏)

临江仙

五月榴花江水荡,诗魂欲诉衷肠。离骚一卷向天长。曲原清泪里,遗恨问三江。       汨水飞舟难泄恨,坚贞豪节传扬。忠魂祭奠古今伤。英名千古颂,壮志谱华章。

诗魂:后人对曲原的尊称。

沈扬(江苏)

菩萨蛮

离骚怆测哀邦国,九歌乐祭诵丹魄。抱石汨罗江,忠贞万古扬。      当年呵壁处,逐客知何去?不必再招魂,河山已报春。

苗凤荣(北京)

苏幕遮

赛龙舟,包角粽。端午缤纷,追远时光共。屈子投江丹日炯。华夏留名,万代千秋颂。       又清风,天地晟。万里神州,捷报频传送。想子在天仍有应,温故求新,朗朗乾坤澄。

李荣贞(北京)

念奴娇

        门插艾草,又悬菖蒲剑,福来邪远。我佩香囊灵秀走,五彩丝绳轻挽。沐浴兰芳,雄黄醇厚,糯粽扑鼻叹。龙舟争渡,看谁家喜夺冠?         橘颂咏物传情,离骚求索,天问奇思卷。屈子诗才天下慕,千古英雄皆赞。壮丽江山,九州如画,试看谁来犯?夏阳如火,五星旗帜娇艳!

宋彩功(北京)

苏幕遮

佩香囊,插艾草。五月端阳,又忆屈原老。苦雨悲风江上扫。簌簌凄凄,云暗天难晓。        竞龙舟,包粽枣。糯米留香,四角尖尖巧。今日神州形势好。民富国强,试看谁能扰。

王金爱(山西)

临江仙

自古端阳得正,苍龙七宿回宫,江边人海鼓声隆。客家缠玉粽,共庆楚江丰。      仲夏汨罗悲降,诗人屈氏冤蒙,忠君含恨别江中。离骚千载颂,万世墨香浓。

冯贵华(陕西)

苏幕遮

雁穿云,蝉噪柳。碧艾熏门,挂佩遥思叩。总有龙舟旗鼓骤。箬粽融情,醉啜诗殇酒。       为民忧,何痛首。汨水沉冤,楚恨千年久。橘颂骚章歌不朽。盛世今逢,禹甸和弦奏。

陈幼荣(广东)

锁阳台

屈子怀沙,少陵埋骨,孤忠双系江汀。阮湘山水,天问古今评。犹记庶民遗爱,汩罗永,歌九秋泓。千年后,中华赤子,岁岁吊精英。         梦萦经万代,吟笺赋笔,字字珠晶。忘情乡国心,曲曲天声。香草美人酣畅,群仰止,服德输诚。精神甚,山高水远,骚啸送征程!

杨习和(湖北)

水龙吟

时逢端午多情日,何忍苍冥嘹唳。江河争渡,城乡遥祭,楚魂忠至。蒲酒哀思,艾符凭吊,广抛粽米。叹满腹经纶,忧怀天下,真君子、豪情起。  良策难成杜里。佩兰囊、剑鸣诗寄。涉江恋主,衔恩怀土,国殇沈缀。磬竹谶书,楚天凄雨,汨罗寒水。念三闾壮节,千秋浩气,鉴离骚泪。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

主编:蔡大营(若水人生)

编委:王建勤 卢晓良  张爱芹   张培义  周致俊  高庆森  韩新   蔡大营  

本期组稿:蔡大营

个人专辑链接:

潘泓   范志曾    姚天华   王继权   李树先    张淑敏    武立胜   张桂兴   张玮    乔长柱    高庆森 隗合明    武斌    赵元席    张淑琴    王力争   李满   李为民    窦建中  党立武   赵立吉   马骏祥   刘林森    茹恩权   胡迎建   何其三  金嗣水   雷海基   张爱芹   郭通海    刘庆霖   郭庆澄    杨逸明    高昌   赵玉华   张友福    高大国     曾江保    李殿国    曹宪阁    王平   吴楠    杨学军  卢晓良

赞赏提示:

个人专辑赞赏归于作者。

诗友合辑赞赏归于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