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讲故事】幼童被老师扔摔,下巴缝了8针,妈妈的做法可能错了

 狸先生丢尾巴 2021-06-18

12月21日,陕西西安一幼童调皮摇凳子被老师拎起扔地上,致男童脸部着地,孩子下巴缝了8针。男童母亲表示幼儿园每月收费2千多,本以为会更专业。园方表示可免除学费,但孩子家长不能接受。

12月22日,未央区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涉事幼师已被派出所治安传唤。男童母亲表示,目前与幼儿园已达成和解,园方会配合孩子后续治疗,涉事幼师也已被解聘。


孩子被摔在地上


这种幼师中的害群之马需要清除,不过我关注到孩子的伤口处理方法似乎有问题。

我特地做了一个伤口的截图,虽然不是很清晰,大致也能看到伤口的缝合情况,实际上这种缝合方法容易留下明显伤痕,并不妥当。


孩子下巴伤口,可见明显的缝线


1  缝衣服和缝皮肤


华佗是中医外科先驱


衣服布料破裂后,人们会想办法把它缝起来,大概受这个启发,在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会用针把伤口缝合起来。

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金创肠断候》就有做肠道吻合术的方法,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里直接记载了武则天命太医救治一名“自剖其胸,五脏皆出,流血被地”的自杀者,太医“纳五脏,以桑皮线缝之,傅以药”,病人过了一夜才苏醒。

当时医学的发展还不能解决感染和疼痛的问题,缝合伤口是个十分痛苦的 过程,缝合后出现感染也基本上算是死定了,但缝合伤口毕竟可以止血,不至于当场失血死亡,万幸过了感染关,伤口愈合速度也更快,因此虽然成功率不高,古代的缝合术仍然流传了下来。


2  瘢痕和万能胶


搞笑视频:方便面补一切


现代的外科技术当然远不是古代可比的,缝合术更是外科最最基本的技术,人们对伤口的生长愈合也有了更多的 认识,比如疤痕的形成。

喜欢玩某音的朋友可能见过这种短视频,一个人拿着方便面和胶水修复地板,桌面,马路牙子,甚至陶瓷马桶,号称“万物皆可修补”。其实瘢痕组织在体内 的性质就是这种万能胶水。、


伤口愈合的过程就是瘢痕组织填充伤口空隙的过程

人体皮肤和皮下组织破裂后需要修复,就像我们要把破损的桌面修补好一样,伤口间缺损的部分必须补充起来,这时瘢痕组织就该上场了。伤口裂开的大或者受拉扯的力量大,需要补充的瘢痕组织多,最后留下的疤痕就明显,伤口裂开的小或者受拉扯的力量小,需要补充的瘢痕组织少,自然愈合后的疤痕就小。

怎样才能让伤口间需要填充的部分尽量少呢,当然是缝起来,让两侧组织尽量靠近贴合,还要让伤口的受力尽量减小。


3 五花八门的缝合术


最长见到的单纯间断缝合


缝合术作为外科的基本技术,当然不只是为了减少疤痕,它更重要的作用是清洁创口,止血。毕竟感染和休克会使人丧命,瘢痕不会。所以人们最开始发明的各种缝合术,目的是要缝合的结实,整齐,不出现跑冒滴漏。

这样的缝合方法有许多种,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比如 上图中的单纯间断缝合适合于缝合皮肤,筋膜;荷包缝合则适用于阑尾切除后缝合断端。

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尽量不留疤痕的缝合方法。医生在缝合伤口时,从最深层组织开始一层一层的缝合,这样不仅组织对合的好,而且最后缝合皮肤时伤口两侧已经紧密的贴合在一起,最表层的皮肤没有向两侧拉扯的张力,所以只需要用最细的针线缝合。这种伤口愈合后仅仅留下一道淡淡的痕迹,几乎看不到疤痕的存在。


对比后者皮肤对合更平整,针线更细,形成的瘢痕更小



面部受伤时,在不危及生命的情况下,最好是选择这种不容易产生疤痕的缝合方法,配合术后的治疗,基本上能避免外伤对外貌的破坏。

毕竟这还是个看脸的世界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