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少年学子“压力适应症候群”的生理分析

 长沙7喜 2021-06-18

人成长后情绪和情感日趋理性、可控,是因为大脑发育成熟后,高级认知功能开始驾驭杏仁核这匹“情绪中枢”的野马。

患病的青少年学子原本健康稳定的情绪机制短时间快速恶化,出现情绪障碍,是长期压力导致大脑功能失调的后果,其症状为“压力适应症候群”。

人的情绪中枢和情绪机制的发展

这几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孩子情绪障碍的思考,在琢磨什么才是导致病情发展的主因,哪里隐藏着确定疾病治疗思路和用药框架的线索?

不是自己爱折腾,全国各地医院的诊断意见太不统一,还时常相互冲突。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大脑的奥秘》一书让我了解了情绪控制及其障碍背后的生理尤其是脑科学基础,受益匪浅。

下面分享一下我从本书和一些医学网站获得的信息。

人的情绪机制是由神经系统主宰的。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大脑又包括大脑皮层、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

人脑发育过程中,脑干和边缘系统,尤其是被称为“情绪中枢”的下丘脑区域携带遗传基因,率先发育成熟,天然具有快乐、愤怒、悲哀、恐惧等四种基本情绪的反应能力。

婴幼儿的基本情绪强烈而冲动,受情绪中枢的原始本能驱动。

随着人的成熟,大脑皮层的功能发育日渐成熟,频繁与情绪中枢应答,开始主宰人的情绪和行为。这时,人的情绪会表现出理性、复杂、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特点,更多体现出“痛并快乐着”这类复杂情绪。

即使人变得成熟,认知中枢也有管不了情绪中枢的时候。对于强度很大、超出反应阈值的刺激,情绪中枢会不管不顾不等中枢大脑的反应,直接开干!

由于进化和遗传的选择,情绪中枢主要负责与生存有关的趋利避害选择。当它认为外界刺激超过极限(反应阈值)时,它有权直接行使“紧急避险”行为。

生死面前,理性退后!

两种最主要的情绪反应两种机制

人类大脑的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下丘脑上有两个部位分别叫做海马体和杏仁核,它们主导人的情绪反应。

个人经历并感受到的每一个外部过程,都会被作为记忆保存下来。这些外部过程被保存为“事件”和“情绪”。

图片

海马体可以说是记忆的制造工厂,负责记录这些体验过程的事件,包括细节。接受的外部信息作为短时记忆暂时保存在海马体。在夜晚的深睡眠期间,海马体负责将外部输入的信息按照需要进行分类,不需要的信息被排除,将需要的信息挑选出来传递给大脑皮层保存下来。

杏仁核可以认为是关于情绪记忆的神经团,负责记忆这些过程的情绪。杏仁核有判断外界输入信息的机能,能以最快的速度判断出信息是危险还是安全。判断之后会即时地作出情绪或者身体的反应。判断是安全的信息就可以放松下来,如果有危险信息就要作出对抗或者逃走的反应,这是人类生存必须依靠的机能。

关于情绪反应的产生机制,有人研究认为存在两条反射通路。

一种是长通路情绪反应,神经传导路径为:刺激—〉丘脑—〉扣带回—〉大脑各区域相应皮质;

一种是短通路情绪反应,神经传导路径为:刺激—〉丘脑—〉杏仁核。

长通路的刺激信息经过皮质的精细加工,利于对情绪的控制和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

短通路的刺激信息未经皮质的精细加工,速度更快,保证对恐惧刺激作出迅速反应,这对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的生存十分重要。

由此可见,情绪中枢下丘脑中杏仁核的主要功能为产生和传入大脑新皮质的各种外界信息相适应的情绪。

持续压力打开了“潘多拉盒子”——杏仁核劫持

当杏仁核判断外部刺激的危险程度超过反应阈值时,它会直接干预立即进行短通路情绪反应。此时,基于求生本能,大脑神经反应主导的生物能量用于快速、猛烈的求生行动,高级认知活动、内分泌、消化、免疫等功能被抑制到最低。

短通路情绪反应虽然保证了趋利避害的生存本能,但带来强烈的生理刺激,并以暂时屏蔽高级认知功能、暂停消化吸收等脏器功能为代价,对躯体健康的冲击不小。

幸运的是,由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威胁人类生存的外界危险已经极低,短通路情绪反应只是偶尔发生。如此,杏仁核直接主宰的短通路情绪反应对身体健康的冲击和副作用,会在随后长时间的平稳情绪状态下得到修复。

2001年,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本诺·卢森达尔(Benno Roozendaal)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詹姆斯·麦高(James McGaugh)及同事在杏仁核中发现,当受到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皮质醇刺激时,杏仁核不仅会提醒神经系统中的其他部位作好准备,应对威胁,还会加强和恐惧等情绪相关的记忆。

耶鲁大学教授帕特里西亚·高曼-拉希克(PatriciaGoldman Rakic)等在一项动物研究中首先阐明,在紧张状态下,神经化学信号的改变,是如何快速“关闭”前额叶皮层功能的。该研究表明,在前额叶皮层中,当神经元受到大量神经递质或应激激素的刺激时,神经元间的连接就会中断,神经元的活性也受到抑制。

在人处在持续压力导致的高度紧张下时,情绪中枢明显提高了对危险因素识别的警惕性,主要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变得灵敏,并随时与杏仁核储存的极端情绪记忆进行识别。

杏仁核绕过大脑皮层的短通路情绪反应开始变得更为频繁,反应阈值也在发生变化,这就是“杏仁核劫持”丹尼尔.高曼所描述的被负面情绪掌控的“杏仁核劫持”!

杏仁核保存了人的一生中所有极端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的记忆。在持续压力导致的紧张状态不断激活大脑边缘系统时,那些已经常年累月被冰封在杏仁核的情绪记忆不断被唤醒。

患病青少年的情绪障碍都伴随着以下发展过程:

(1)持续的学习压力等导致了神经系统和躯体的持续紧张。

(2)神经系统和躯体的持续紧张导致神经系统(包括情绪中枢)和躯体高度敏感。

(3)情绪中枢高度敏感激活和加强了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和情绪反应阈值。

(4)情绪反应阈值下降就意味着越来越频繁的短通路情绪反应。

(5)于是发生了越来越严重的惊恐发作和激越发作。

这是“杏仁核劫持”的典型特征。

由此,我理解了孩子在焦虑日趋严重时在考场无法下笔、偶然一次迟到较久马上动笔却考得很好的原因。

 “杏仁核劫持”时,大脑神经系统保持高度激动,努力挖掘所有的外界危险线索,器官感受性非常灵敏,这解释了很多孩子基本都有的敏感、多疑、惊恐、感觉异常发到到类似精分症状等。

同时,它还会努力去寻找过去对负面刺激的记忆,唤醒埋藏在杏仁核的负面情绪记忆。

孩子患病以来的六年里,我和妻子几乎没有离开过孩子的视线。

在家治疗期间,情绪日趋平复、对我们有了一定程度信任的孩子陆陆续续向我们讲述了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难受的记忆。

三岁时第一次呆在全托幼儿园时候的哭泣。

小学低年级时想和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耍时被拒绝的长时间伤心。

初中时孩子在寄宿制学校急切盼望父母来接的渴望。

孩子在较长时间内噩梦频繁,很多都指向让他压抑的校园经历,有一些真实或虚幻的关于校园刺激的梦境。

那时的我感叹,这些我们早已遗忘的不堪往事,怎么一下子冒了出来,成为让他不安和愤怒的“情绪地雷”?!

现在我终于明白,还在在很长时间处在极度不安和敏感的状态,是因为长期压力导致的紧张状态打开了情绪中枢中“杏仁核劫持”这个潘多拉魔盒!

幸好,曾经劫持孩子情绪的这个魔鬼,目前又被禁锢了。

情绪控制的大脑物质基础

在孩子发病早期,我一度很不理解孩子出现的退缩行为,认为这是懦夫行为。有一次,在孩子又一次在家门踟蹰不愿去上课时,失去耐心的我愤怒于他的“软弱”,扇了他一耳光。

我为这一耳光付出了代价,包括孩子居家治疗时,长时间对我流露出的仇亲现象。在难受的时候,他更信任我为他请的心理咨询师,而不是对我们袒露心扉。

我现在明白了,情绪控制并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意志品质问题,更多是需要身体健康提供的物质基础作为保证。

如果一贯表现良好的孩子出现非常显著的情绪异常,通常不是意志品质问题,而是生理、尤其是大脑功能严重失调的问题。

我们所有的理性情绪反应,都经过了长通路情绪反应的精心筹划,并在大脑中枢系统和边缘系统之间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应答、协调。

在这些精密的长通路情绪反应中,各种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的精细传递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们已经确认大约30个“神经传递素”,其中一些是专属专用的,还有一些在脑部和神经系统的不同区域承担着大量工作。

我们熟知的神经递质有血清素(掌管精力和意志)、多巴胺(主导欲望)、内啡肽(奖励欲望实现和满足)、肾上腺素(主导冲动和瞬间动力)。

血清素(5-HT,5-羟色胺)在体现人的自主意志和高级认知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血清素负责抑制那些带来冲动、鲁莽行为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控制过激反应;协调各种脏器的功能,促进这些器官的分泌和免疫功能;负责在大脑皮层的各种高级认知功能之间传递信息,形成整体认知和决策。

如此,血清素支持大脑皮质等高级认知功能区域完成了对情绪、行为的精心组织和控制。

一个人每天有序的生活节拍提供了赖以支持大脑运转的物质基础。

夜里,人在处于熟睡状态时,白天提供生命动力的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得到抑制,主要负责新陈代谢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开始活跃,消化、吸收、免疫等功能更趋活跃。

早晨从好睡眠中起来的人往往感到神清气爽,这主要是血清素等神经递质向人传递出良好感受。这也许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言“机体智慧”的一部分吧。

白天的生活中,生命活动时间不断拉长,血清素持续消耗后活性降低,开始唤起疲劳,并在特定酶的诱导下转变为褪黑素,促进人的睡眠。

如此,循环往复。

当人的生活规律和光照节拍合拍时,夜间失去活性的血清素会作为褪黑素前体,在黑暗和酶体等诱导下变为褪黑素,促进良好的睡眠质量,也保证了沉睡中醒来的人有更为充沛的血清素等神经递质供应。

人类历经多少年进化,才拥有无视所有威胁、夜间安睡的奢侈条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拍,也是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良好人类生理机制。

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和剥削大脑的时候,这一机制更应珍惜。

青少年学子大脑长期过负荷导致的情绪和行为障碍问题

如前所述,情绪控制不但依赖人的经验、意志,更有关新陈代谢提供的物质保障。

要使得人的情绪能够长期平稳受控,就必须有一个能保证神经递质等物质条件供应的长期机制,相当于经历长期的储能、耗能过程而能继续维持动态平衡。

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储能”主要依赖新陈代谢机制,其中,睡眠、营养、运动是几个关键因素。

睡眠是新陈代谢最重要的时刻,营养提供合成血清素所需养分,而运动能促进大脑这一人体中枢的血液供应,清除血液“毒素”。

患病青少年学子很多都有睡眠时间偏短、焦虑和紧张导致睡眠质量差等影响睡眠的因素,显著降低了大脑神经递质的“储能”效果。

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耗能”主要是人睡眠以外的躯体活动消耗。

青春期孩子,尤其是初高中关键期、处于尖子班的学子,他们大脑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由于以下青春期及所处环境的叠加影响而消耗巨大。

这些造成青春期学子大脑神经递质等物质消耗的因素有:

长期的、难度较大、每天持续时间长的学业负担所导致的高脑力消耗;

青春期孩子性心理和情感需求活跃需要平衡和压制的消耗;

青春期孩子处在人生心理断奶期、需要思考个人命运和前途的客观事实;

在压抑环境中学子们通过电子产品缓解紧张情绪、获得补偿的实际行为;

处于高度紧张环境的学子们紧张、焦虑表现的相互影响。

患病的青少年学子,由于以上因素造成以上大脑神经递质的大量消耗,直到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被破坏,血清素等主导高级认知功能的神经递质持续降低。

由此带来的恶果是;情绪失控;内脏器官不适;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恶化;记忆力、思维能力下降;容易疲劳;焦虑、紧张程度升级,产生强迫行为。

这种由于持续压力导致的包括情绪失控在内的疾病,就是我前文所描述过的“(压力)适应症候群”。

我会坚持使用“(压力)适应症候群”描述众多青少年情绪障碍学子的病情,根据压力适应症候群的理论,其发展过程会根据严重程度有警戒器、搏斗期、衰竭期三个不同阶段。处于这三个阶段的学子,有的表现为抑郁(早期症状),有的表现为双相情感障碍(中期、后期症状),并伴随着焦虑、强迫、躯体症状等各种复杂症状(早、中、后期都存在的症状)。

这些总结,来源于我过去几年对接触各个家长时的情况总结,只是遗憾的是没有使用调查问卷手段。

在经历严重或者长期的病情发展后,很多青少年学子出现情绪机能完全失控、适应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完全崩溃、个人命运很难预料的艰难境地。

这几年陪伴孩子治疗时,广大家长都往往被医生的诊断意见困惑:

孩子们到底是什么疾病?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焦虑?强迫?边缘型人格障碍?阿兹伯格综合症?

都是全国脑科和情绪障碍领域专家,意见大相径庭,谁也不服谁。

这些困惑使得包括我们在内的家长走了很多不必要的弯路,其中凶险,现在回忆起来都心惊肉跳。

几点感慨

(一)国家层面的青少年情绪障碍诊断共识和指南出台多好

根据这几年接触或了解近万例青少年情绪障碍疾病患者所获取的信息,尤其以青少年学子为典型代表的患者起病原因和发展进程有越来越多的共性,家长在小心翼翼地向全国知名教授、教授提出自己的看法是,却换来一句“到底我是医生还是你是医生”?

不幸的是,众多家长多年经验积累造就的直觉往往还是对的!

如果国家相关机构能对在青少年学子中发生比例越来越高的疾病集中研究,早日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那该多好?!

那本可以改变很多家庭、很多青少年一生的命运!

(二)善待大脑

虽然很多人迷信大脑潜力埋藏着远没有挖掘的潜力,但我固执地认为,它有自己的极限,尤其是神经元和神经递质构建的神经系统有着负荷极限。

青少年情绪障碍及其导致的“适应症候群”明显带有用脑过度的特点,这不但对于青少年,对于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脑力工作者都很有借鉴意义。

善待你的大脑,引导孩子们保护好自己的大脑,它的反噬代价沉重!

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三)睡眠是保证人生续航力的关键生理功能

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越来越依赖、习惯使用大脑,而持续、健康的大脑也需要减负,也需要新陈代谢,而睡眠是维持大脑功能最主要的生理机制。

所有的睡眠异常值得警惕。

良好的睡眠习惯应该呵护。

随后,我会继续阐述我对青少年学子成长中“压力适应症候群”的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