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葡萄牙和巴西,跨过大洋来合并

 Ztiger1980 2021-06-18
葡萄牙和巴西,跨过大洋来合并

Independência ou morte! ——Dom Pedro I

不独立,毋宁死!——佩德罗一世

1808年,除了死对头英国和貌合神离的俄国,整个欧洲大陆都几近匍匐在法兰西皇帝拿破仑的统治下。

除了小小的葡萄牙。葡萄牙贪图英国人许下的丰厚利益,竟敢阳奉阴违法兰西皇帝的“米兰敕令”(对英国的贸易封锁令),私底下和英国贸易,妄图脚踏两只船。皇帝当然不能容忍这种宵小之徒冒犯他的威严,于是下令强大的法军进攻葡萄牙。

号称“风暴”的朱诺将军传来的消息是葡军溃散,里斯本轻易地被夺下,布尔干萨皇室及他们的国王诺昂六世被英军舰队护送出逃。只是,拿破仑没有想到的是,他无心中帮助这个流离失所的皇室创建了一个崭新的庞大王国“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

联合王国国旗

葡萄牙和巴西,跨过大洋来合并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葡萄牙、巴西、以及鲜有人知的“阿尔加维”王国是如何“联合”在一起的呢?

何处为家?

葡萄牙国王诺昂六世携整个王室家庭,还有他年未满八岁的儿子佩德罗,在一大批贵族、国家官员和仆人的陪同下,在暴雨中仓皇逃出里斯本。

半岛战争直接击垮了葡萄牙这个欧洲三流国家

葡萄牙和巴西,跨过大洋来合并

诺昂六世在甲板上踱着步子,仓皇流亡的日子并不好受,却并没有让他糊涂。如今何处才是这个海外皇室的“家”?国王国王,有“国”才堪称为“王”。葡萄牙这个“国”已经湮灭在战火之中了,按理来说,他这个国王也要大打折扣。

首先,英国不是一个好去处。七千英军将他和皇室从里斯本救出,已然是仁至义尽。虽然1373年《温莎条约》明明白白写道:“笃信若有两王之一或其后嗣亟需得彼支援时,依此约所定,得以力能为之援致其节,俾保其疆界及财货无虞,使无渝此盟”

《温莎条约》,现存于葡萄牙国家档案研究所( ”Institutodos Arquivos Nacionais” ),这也是世界上存在至今仍有效的最古老的联盟。

葡萄牙和巴西,跨过大洋来合并

可诺昂六世明白,国家和国家之间没有友谊,只有赤裸裸的利益,英国人重视葡萄牙,是因为葡萄牙能为英国提供大陆封锁外的商品,自己如今都身陷囹圄,一纸条约又能保证什么呢?

其次,亚速尔群岛同样也绝非甚佳。尽管靠近欧洲大陆,可小小的亚速尔群岛的清苦明显是不为皇室政府所容纳的;如果半岛战争中法国获胜,那么近在咫尺的葡萄牙皇室也会成为案板上的鱼肉。

思来想去,只有葡萄牙最大的直属殖民地巴西。

巴西自1500年4月22日被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Pedro Cabral)发现后,一直是葡萄牙王国最大最富庶的殖民地,出产的红木和钻石也给葡萄牙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广袤富庶的巴西一直受到人少地狭的葡萄牙的约束。

不仅巴西不允许和除葡萄牙以外的国家通商,所有进出口货物都规定了有利于葡萄牙人的价格。食盐、烟草、肥皂和日常的渔业生产都由王室垄断控制,不允许土生白人经营;各种税目名目繁多,契约的订立、正式文件的编制,几乎所有商品包括出售的奴隶免罪证,房屋的出租,金砂的挖采与使用都要征税。境内甚至不许出版印刷、建立大学、博物馆,以避免巴西作为一个殖民地像美国十三州一样滋生独立的意识,能一直做葡萄牙的“摇钱树”。

当时繁忙的里约热内卢港口,只有葡萄牙商船来往,外国商船是不能来到巴西做生意的

葡萄牙和巴西,跨过大洋来合并

固然是有国才堪为王,可反过来讲,巴西曾经只是一个区区的殖民地,如今葡萄牙“高贵”的“王”,来到巴西这个异乡的“国”,这个王国,可就名副其实了。思绪已定,葡萄牙皇室的船队扬帆驶向西南,慢慢消失在1807年的大西洋海平面上。

“穷小子”与“富家女”的“联合”

巴西虽然繁荣,可并非任由葡萄牙剥削。1789年米纳斯起义(土生白人被层层剥削,意图刺杀当地总督),以及1798年的巴伊亚起义(当地黑奴起义试图解放奴隶)都说明,巴西在葡萄牙和平时都算烈火烹油,更何况如今葡萄牙已经湮灭于战火中。

诺昂六世清楚的知道,本地的巴西人一直处于葡萄牙本国延续三百多年的重商主义政策压迫下,如果自己还是仗着“欧洲老贵胄”的身份来到巴西统治,只会更加激化巴西人的反抗意识。如今,是葡萄牙的“王”迫切需要和巴西这个“国”联合在一起。

1808年,深谙此道的诺昂六世毫不犹豫地将首都从里斯本迁至里约热内卢。但要想获得巴西人的认可,还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政绩。诺昂六世主导下的皇室政府迅速签署了“工业自由法案“(Alvaráde Liberdade paraindústrias ):“为了增进国民财富并有效促进经济繁荣,政府应立即对工业部门进行大量投资。”

若昂六世在里约热内卢的宫廷发号施令

葡萄牙和巴西,跨过大洋来合并

他一口气废除了对巴西工业发展的任何禁令,这不仅吸引了英国的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巴西的劳动力市场规模。这一举动更是彻底唤醒了巴西沉睡的市场需求,让巴西人的思想开始解封

沉睡的巴西开始褪去殖民地的旧衣,奠定起近代化巴西的基础。1808年,巴西第一所军官学院开校,1814年,巴西的国家图书馆(皇家新闻图书馆Biblioteca Imprensa Real)正式建立,1815年,巴西的第一家蒸汽动力火药厂破土动工;同年,里约热内卢的人口翻了一番,甚至有了自己的本土银行和歌剧院,要知道哪怕当时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都没有自己的银行。

葡萄牙皇家博物馆(也就是如今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国家博物馆),是葡萄牙王室到来后修建的

葡萄牙和巴西,跨过大洋来合并

巴西一边如饥似渴地吸取着来自葡萄牙的先进科技与近代思想,葡萄牙皇室也一边鸠占鹊巢着巴西,两者已经事实上成了一个“葡萄牙-巴西”联合王国。

当然,这个“联合”的过程并非毫无波澜。在里约建立行政系统时,皇室政府缺少办公场所,只能选择“征用”。政府看上了哪套房子,便在哪套房子门上写上P.R.,表示摄政王子(PríncipeRegente)征用,房主要限期搬离。可里约人民解构了所谓的“皇室权威”,将P.R.粗暴易懂的解读为“你滚到大街上去吧”(Põe-te na Rua),这个小插曲,也表示了巴西人心里的不满。

当时里约热内卢的新城建地图

葡萄牙和巴西,跨过大洋来合并

但不出预料的是,随着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巴西涌入了大量移民和进口奴隶。移民主要是年轻的葡萄牙人,其中大多数人选择永久留在巴西,而不是返回葡萄牙;新政府职位,部门和军事部门的建立,几乎每个官员都是葡萄牙人。吃巴西,用巴西的,却不信任巴西人,这很让巴西人不满。

但最让巴西人不满的是,布尔干撒皇室区区一个流亡政府,来巴西鸠占鹊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可这些成就都是基于巴西人的血汗付出得来,却还要冠以“葡萄牙王国”的称号。

可以生产蔗糖的甘蔗由本土巴西人耕种收割,甘蔗却被称为奴隶作物,堪称葡萄牙版“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葡萄牙和巴西,跨过大洋来合并

一天没有一个属于巴西自己的名分和地位,一天巴西人的怒火就不会平息。随着不满的累积,巴西独立运动随着巴西经济实力的增强,逐步在累西腓、伯南布哥等多地蠢蠢欲动。

1815年,为缓和葡巴矛盾,诺昂六世接受英国建议,仿造大不列颠-爱尔兰联合王国,葡萄牙王国正式改组为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葡萄牙和巴西都非常明了,就是将葡萄牙和巴西摆到同一平等的地位上,最大限度地给予巴西人心理安慰—你们的付出,实至名归,不再是葡萄牙一家的荣耀了。

那什么是阿尔加维王国呢?

阿尔加维王国,是葡萄牙历史再征服运动于1249年征服了阿尔加维所在地的穆斯林政权所设立的荣誉王国头衔,即无任何领下头衔,也无任何实际封地,事实上就是“巴西-葡萄牙联合王国”

葡萄牙和巴西,跨过大洋来合并

虚是多给巴西一个荣誉的名号,缓和其不满,实则啥也不用付出就“自抬身价”,“以二压一”,不用直接和巴西对立冲突,不失为一种高超的政治忽悠手段。

1230年,葡萄牙十字军在阿尔加维击败阿尔摩哈德穆斯林王朝的军队,完成葡萄牙的再征服;某种意义上确实很荣耀,可惜和巴西人没什么关系

葡萄牙和巴西,跨过大洋来合并

葡萄牙就像是一个身无分文,事实入赘的穷小子女婿,娶了大户人家的女儿巴西,在丈人家蹭吃蹭住了快七年后,终于在1815年,磨磨蹭蹭地给了巴西一个勉强合规的名分—也就是“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王国”。

终究破碎的“联合”王国

1820年,距离逃离里斯本的雨夜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三年。时间抹去了拿破仑的欧陆帝国。也带来了胜利后的葡萄牙制宪会议的请愿信,信中要求诺昂六世尽快携皇室回都,主持葡萄牙大局。

诺昂六世的长子佩德罗也已21岁,他人生最珍贵的十三年,都是在里约度过的。说他是巴西人民的儿子一点儿也不为过。长大以后他不像是一名欧洲贵胄王子,更像是整天混迹于里约热内卢的大街小巷的一名本地贵族。

佩德罗王子,出生于葡萄牙里斯本,巴西的第一任皇帝国父,称佩德罗一世,1826年3月10日至5月28日兼任葡萄牙国王,称佩德罗四世,绰号“士兵国王”、“皇帝国王”或“解放者”

葡萄牙和巴西,跨过大洋来合并

1821年6月,若昂六世选择启程回国。没想到就在他决定回国的三天内,巴西就有4个州宣布与“联合王国”脱离关系,南里奥格兰德州甚至提出了独立的口号。就在王室船队即将准备要启航返回葡萄牙时,里约热内卢海口炮台的看守甚至要求诺昂六世留下全部国库的白银。

毫无疑问,如果放任葡萄牙皇室回去,这个本就不甚牢固地“联合王国”很可能要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幸而诺昂六世行程前,将庞大的巴西交给了他的长子佩德罗并命其为摄政王,凭借他的在巴西长大的亲民形象勉强维持住了局面。

1822年9月23日,葡萄牙制宪会议颁布了宪法,宣布葡萄牙为君主立宪制国家。而国王若昂六世也大度地批准了这个限制他权利的宪法,并宣誓尊重宪法的地位。因此他得到了“宽容者”(o Clemente)的绰号。

愤怒的巴西代表在里斯本的制宪会议上直接宣布谈判破裂

葡萄牙和巴西,跨过大洋来合并

但以为巴西仍是十三年前的巴西的制宪会议不仅傲慢地坚持要求巴西回归到之前“海外省”(即殖民地)的地位,甚至集体通过表决,单方面废除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的头衔。曾经的穷小子不仅不谈回报,还寡廉鲜耻地将最后一点名分也尽数收回。所有位于里约热内卢的政府机关将被废除,巴西十三年争取的所有权利,虚也好实也罢,在制宪会议宣布决定的一刹那,化为乌有。

当佩德罗收到葡萄牙制宪会议的要求回国,并单方面废除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头衔,试图将巴西重新殖民化时,他愤怒的大吼,“应该是四流国家,穷国葡萄牙并入一流国家巴西,而不是相反!”

巴西当地的精英阶层闻讯后立刻聚集到佩德罗王子周围,极力要求他拒绝制宪会议,留在巴西。

1822年1月9日,佩德罗王子正式向全体巴西人宣布:“我决定了,对大家说我要留下来。”这一天在巴西的历史上也被称为“费科日”(Dia do Fico,fico意即留下)。闻讯的制宪会议立即致信宣布巴西独立非法,并声称要派军干涉巴西独立。

伊皮兰加纪念碑上的大幅青铜浮雕,雕刻的内容就是佩德罗一世宣布巴西独立的情景

葡萄牙和巴西,跨过大洋来合并

消息送到佩德罗手中的时候是1822年9月7日,他和他的近卫骑兵刚刚结束训练,正在伊皮兰伽河畔饮马休憩。看完信后他就将其丢到地上,翻身上马,抽出宝剑,对他的士兵们喊道:“是时候了!不独立,毋宁死!我们和葡萄牙决裂了!”这句话史称“伊皮兰伽之吼”,不仅9月7日之后定为巴西独立纪念日,巴西的国歌也被称为《听,伊皮兰伽之吼》。

“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终究一拍两散。

博物馆收藏油画作品《巴西独立》1888年作(Independence of Brazil 1888)

葡萄牙和巴西,跨过大洋来合并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经历过几年的战斗后,1825年11月15日,刚结束战争,无力远隔重洋继续战争的葡萄牙被迫正式承认了巴西的独立地位,巴西三百多年的殖民历史就此终结。

更大的投影……?

故事到这似乎就结束了。巴西从葡萄牙独立出来,正如诺昂六世和佩德罗一世两父子兵戎相见,正如“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一别两宽。但其实事情远没有如此简单。

诺昂六世率领王室3千人返回葡萄牙的前夕,他清楚的明白巴西独立只是或早或晚之事。他对儿子佩德罗面授机宜:“如若巴西发生了最坏的情况,非要独立,你就自己来宣布独立,因为至少你还尊重我,王冠比落在那些野心家的头上要好得多。”如此,巴西和他的长子既不至于寄人篱下,像自己一样做一个傀儡,更不至于像西班牙的南美洲前殖民地一般裂土分疆,受野心家引发的战火荼毒。

巴西著名史学家卡洛斯这样评价:“这样做,巴西就可以在布拉干萨王朝的统治下,作为一个更大的葡萄牙投影而和平地延续布拉干萨王朝的血脉。

这是若奥六世为保持葡萄牙布拉干萨王朝在巴西统治而留下的一个改头换面的妙计,更是一位父亲不愿自己心爱的儿子和国家遭受战火荼毒的拳拳之心。

一个只存在了七年的王国,其投下的影子却穿越200年的时光,历久弥新。

大尾巴熊∣地缘谷成员 欧洲近代史爱好者

参考资料:巴西近代史.若泽·马里亚·贝洛;巴西史纲.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著;剑桥拉丁美洲史;世界历史文库·巴西史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