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三个地方自带“催学”功能,孩子去得越经常,越对学习感兴趣

 宽哥撩育 2021-06-18

时下孩子们学习方面的竞争感越来越强,这也让家长们为孩子的教育而感到焦虑。可是虽然家长们着急,但是作为学渣的孩子们却对此不以为然,孩子们不爱学习的本性显露,这着实让家长们有些束手无策。那么怎么样才能够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成了很多家长烦恼的问题。

男孩不想上学要逃学,宝妈带她去了一个地方,孩子回来后主动要学习

小明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相对于12年级来说,三年级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难度,这让他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厌学情绪。于是有一天放学回到家后,小明把书包扔在了地上,并且对妈妈说道,“我不想学习了,以后你也别逼着我去上学了,我不是学习的那块料!”

小明妈虽然听到儿子的这句话有一些失望,但是她还是面不改色地回应道,“那你明天跟我去一个地方吧!如果你去过之后你还不想学习,那我就给你办退学!”小明听后很诧异,她没有想到妈妈这么痛快地就答应他了。

于是第二天一早小明就被妈妈叫出门了,当两个人来到地铁站时,小明意外地发现,虽然还是清晨,但是地铁站里面俨然一片忙碌的景象。有的人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在售票大厅里等待;有的人穿着精致,步履匆匆。

小明妈指着地铁站里来往的人说道,“他们每天都要起得很早,甚至来不及吃早餐就要挤上地铁,为的也仅仅是不迟到!还有那些扛着大小包行李的人,他们来往出行很不方便,但是也不过是为了省下几块打车钱!

小明妈全程没有提到学习的事儿,但是小明的神情却变得越来越严肃了。在地铁站呆了一天后,小明终于决定要继续上学,他说,“有很多人都比我辛苦,还是上学更轻松!”

在孩子不爱学习时,为什么家长的打骂没有效果?

父母仅凭打骂的方式是很难说服孩子的,而且这还有可能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如果孩子对于父母的打骂感到抵触、反感、厌烦时,他们自然不会明白父母打骂的初衷是为了自己好。同时孩子们也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仅仅感受到了父母打骂的逼迫,这使得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不会被激发。

在孩子处于青春期时,有了自己想法的他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如果父母们完全没有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仅仅通过打骂来迫使孩子妥协,那么这样的方式显然会让孩子的情绪变得更加压抑,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于学习的抵触感。

父母的打骂只能够在短时间获得孩子的妥协,但是从长期的教育效果来看,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内驱力没有被激发出来。让孩子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被动接受的事时,他们便无法从中获得正向的刺激反馈,这也使得他们无法表现出积极主动的一面。

当孩子不想要上学时,父母们可以带他去这三个地方看看,催学效果明显

很多孩子不愿意上学,是因为父母为其提供了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这使得他们没有忧患意识,所以父母们可以带孩子去一趟火车站或者是地铁站。当孩子发现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而,匆忙奔波的时候,孩子才会明白安逸生活的来之不易。

闲暇时父母也可以带着孩子去一趟图书馆,当孩子发现有那么多人在热爱读书时,孩子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进而爱上学习。孩子很容易受到共同注意力的影响,如果发现身边的环境是一个热爱读书学习的环境,那么孩子也更加容易收住心投入其中,保持专注。

父母们也可以带着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看一看,这样孩子就能够知道父母每天工作的辛苦。这也使得孩子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工作要比学习更难。当孩子看到父母在为自己努力付出,使孩子的身心更能够受到触动,这也使得他们对于自己未来的工作生活有了初步的认识。

父母在激发孩子学习热情的时候,应该多注意方式方法的掌握,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远比逼迫孩子学习更加能够产生持久的教育影响。试着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同时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这会让孩子身上的厌学情绪有所缓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