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好的“线上线下同价”,却隐藏着这些电商促销套路

 新用户9576lp0N 2021-06-18

线上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

过去,日化品牌会率先发力CS、KA渠道;如今,线上成就了诸多新锐品牌,它们通过布局电商渠道和刷屏式的内容营销,迅速崛起。

崛起于线上,与消费者之间的路径更短,同时“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等差异化优势,电商品牌用更低的倍率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但是在产品定价上,电商品牌真的有想象中那么高性价比吗?

其实不然。

有业内人曾表示,消费者虽然很在意价格,但是普遍数学不太好。

比如,天猫旗舰店上,SK-II神仙水售价1540元/230ml,HomeFacialPro玻尿酸原液折扣售价139元/15ml,折算之后,后者的价格并不便宜,但光从售价上看,HFP销售定价却符合了年轻消费者的心理区间。显然,为了让消费者掏出钱袋子,电商品牌在定价上花了更多心思

但不论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消费者“贪小便宜”的心理是恒定不变的。

因此除了“618、双11、双12”等特定节点,在打折促销上,每一个美妆品牌都不遗余力,在电商促销上玩起了各种“套路”。

- ➊ -

限时折扣,再加满减

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优惠折扣、限时特惠都是促销的常用套路,也是最简单粗暴的促销手段。和终端门店持续性的“买一送一”相同,电商促销也常以5折出售,同时还会搭配一些满减优惠券,加大优惠力度。

截图自天猫旗舰店

- ❷ -

加价换购,量化优惠

除了优惠券之外,品牌还会采用加价换购的方式再次带动销售。值得注意的是,在限时折扣和加价换购表达上,品牌也是用了小心思的。

两者相较,前者更强调价格,后者会更加量化或更强调比例。

以下图为例,在近5折优惠的基础上,店内还有“满159.6减39.9”的活动,但相较一下,“第2件半价”的措辞会更触动消费者买买买。两者的促销力度虽然是一样的,但是给消费者的感知却是不同的。

截图自天猫旗舰店

- ❸ -

赠送小样,软性降价

相较以上两种直接的降价手段,通过赠送小样的促销方式显得更“低调”。

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一些国际大牌,基于自身品牌定位,不能轻易降价或打折,但通过赠送小样,也能激发消费者购买欲。

截图自天猫旗舰店

在购买页面上,这些品牌往往会通过赠品折算后的价格,或者正装等价赠送方式,吸引消费者购买。这样间接降价的方式,既可以满足消费者“占小便宜”的心理,同时不影响品牌调性。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软性降价套路,已经有很多本土企业在运用,为的是做到“线上线下同价”,不让门店感受到被割韭菜了。

- ❹ -

预付定金,定金翻倍

“预付定金”,这种交易方式最早出现在电商促销节日以及新品上市预售中,为的是让品牌能预先囤货,保证足够库存。

但后来也被品牌延伸出另一种玩法,定金翻倍。预付定金后,在交付尾款时,以翻倍的价格抵用。但针对这种预付定金的促销方式,一般都有定金不作退还的规定,因此消费者被低廉的定金价格吸引后,即便最终不想购买了,但考虑到已经支付的定金,也只能选择哭着把尾款交完。

截图自天猫旗舰店

而定金不作退还的规定,除了是为了拉动产品销售,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帮助品牌降低配送成本、仓储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和电商净利润率(净利润 = 单价x数量x毛利率-每单配送成本-每单仓储成本-平均人力成本)

与终端门店的买赠相比,电商促销的玩法更多,对于消费者来说,再精密的计算,也很难逃过品牌千方百计的“战略性诱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