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集断腕

 新用户9576lp0N 2021-06-18

昨日,云集发布了2019年财报,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

即在2019年,云集的GMV(即成交总额)大涨55%,达到了352亿;但另一边,营收却下降了10.3%,为116.72亿元。有人可能要问,莫不是云集它自己刷单了?

事实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云集体内有两种不同基因的电商业务。其中一个是社交电商,这是云集起家的业务;另一个是所谓的会员电商,是目前云集大力拓展的业务。前者是其营收下滑的原因,而后者则让它的成交量大幅上升。

云集是在2015年开始做社交电商的。当时微商正处于至暗时刻,不仅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被曝光,还因为由于自身模式的原因,导致代理手里压货严重。因此很多微商都在考虑转型。这个时候云集站了出来,表示要助他们一臂之力。

云集的做法是成立一个电商平台,由平台这边统一提供质量有保障的货,以及物流服务。而微商们只需要安安静静地在平台上当个线上柜姐,利用自己的人脉卖货、拉人头,并赚取相应的人头费和销售提成。

这样云集不仅为微商解决了产品质量问题,而且还不用他们自己压货。于是,微商们纷纷来投,其中就包括当时名震江湖的微商四大操盘手——支点社群的破军、BK社群的BK、子隐社群的老杨以及we社群的老胡。

但等规模做大以后,云集便有了过河拆桥的想法。一方面是这种模式和普通微商一样,都会面临瓶颈,而且很容易走下坡路;另一方面是微商的多层级模式始终有传销的嫌疑。因此云集很想把头上那顶微商的帽子给摘了,尤其是去年在美国上市以后。

于是云集不再将“自用省钱,分享赚钱”的口号挂在嘴边,而是称自己是能让消费者享受到批发价的会员电商。

而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之前做社交电商的时候,云集平台上的货都是云集自己采购的,并且自己负责物流,卖了多少货就算多少营收,因此GMV约等于营收。但做会员电商,云集只是一个像阿里那样的平台,赚的是销售提成,而货和物流都是由进驻平台的品牌负责,因此营收自然要比GMV少得多。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在2019年第四季度,云集会员电商的GMV达50亿元,占到总GMV的45%,但却只贡献了6.9%的营收。而在社交电商板块,GMV则在快速下滑,因此就造成了整体GMV在增,但营收在减的情况。

云集转型做会员电商,对标的对象是美国著名的会员制超市Costco,并且想成为中国线上Costco。

想法很好,但现实往往会有些残酷。因为云集的会员模式和Costco的会员模式有很大差别。

其中Costco模式的核心是,在减少商品SKU的同时把价格压到最低,用极高的性价比吸引顾客办年费会员,虽然在商品销售上毛利低,但相应的会员费成为主要的盈利来源。

而云集会员最初进入平台的目的是,通过销售提成来赚钱。因此云集还得把平台上的产品价格设得高一点,以便用多出来的利润分给卖了货的会员。

因此在转型做会员电商的过程中,云集必然会面临两道难以逾越的坎,一个是如何将这批一心想着赚钱当老板的会员,乖乖地成为花钱的顾客;另一个是怎么做到真正的高性价比。前者是要颠覆人心,后者则要颠覆供应链。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云集做得并不太理想。其在2019年第四季度,会员数量虽然增长了150万,但会员项目收入却同比大降84.3%,和其他季度相比也在减少。对此云集在财报中解释是,云集为会员资格的获得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以进一步促进业务扩张。

这里隐含的信息是,云集的会员数增长是通过一定程度的降低门槛和让利换来的。据了解,目前云集APP上的普通会员注册是免费的,而且只需要一个手机号就可以注册;另外据财报显示,云集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销售及市场费用率为12.5%,去年同期和上一季度分别为7.7%和10%,上涨明显。而这也从侧面证明,云集这150万会员增量,主要要归功于广告。

如此看来,云集做的并不是中国版的Costco,而是下一个天猫。不过这么多年来,那些曾对标天猫的平台大多成了过眼云烟,成功的也就一个京东。

-完-

更多热文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告别机会主义时代


化妆品店,靠一个病毒就能把新零售做起来?


拼多多撕下中国化妆品行业最后一块遮羞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