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棋坛六十年》第一百六十四章 杨官璘上海滩力战群雄​

 雪溪人家 2021-06-18
图片

第一百六十四章 杨官璘上海滩力战群雄

一九五一年,杨官麟初次访沪,在参加九、十月间举行的华东华南名手对抗赛之外,先于八月摆设了象棋擂台,大会沪上群英。
这如同棋评家陈鲁(梁羽生)为(棋国争雄录)所写的文章说,这时候的杨官麟,“像古代传说中的武师,技成之后就背起黄包袱游学四方,江湖较技,以求精益求精。他所背的'黄包袱’是楸枰三十二子,.....”
上海棋坛许多奇才异能之士,他都接触到了。他遭遇到的上海第一个棋手是陈荣棠,此人颇有来头,技艺虽未达到一流水平,但能翻江倒海,闹动棋坛,是上海十大名手之一。自周德裕逝世,何顺安崛起,许多高手都在凌云阁矜奇头能,暗呼叱咤,其中少不了陈荣棠。
例如一九五0年元旦,凌云阁棋人登坛献艺,陈荣棠同朱剑秋搭配,何顺安同李武尚搭配,进行双打赛,战成平手。这年何顺安在凌云阁举办“上海棋人大集会”,杀得热气腾腾,屠景明、董齐亮、宋义山、陈昌荣、徐大庆和陈荣棠等十多名高手,轮流比赛,历时一个多月。何顺安在大集会中所向辟易,显得技高一筹。陈荣棠当时也是何顺安手下败将,但他在赛后再鼓勇攻打何顺安擂台,却以一胜一和奏捷。
杨官麟的擂台刚在上海摆开,陈荣棠当仁不让,首先登坛较艺。他的棋风刚劲有余,柔韧不足,两人一经交手,胜负立见。陈荣棠在初败的时候,颇为错愕,再战又败,逐渐知道艺不如人,屡败之后,转而敬喜。他同杨官麟先后下过十四局棋,输了八局,和了六局,对杨官麟高超的棋艺,十分心折,表示能为杨官麟唱棋,就是乐事。这种服善的心情,如同(史记)所说的“余虽为之执鞭,所欣慕焉”。
后来王兰友为杨官麟《棋国争雄录》所写的按语,提到这事,他写道:“在象棋比赛中,唱棋人材是要具有相当条件才能够上任的,首先要嗓子响亮,声振全场,叫到紧张杀局的时候,特别传神。.....南方的唱棋能手要算是陈镜泉和潘炮两人。陈从前和广东的四大天王唱棋,唱到成名。潘炮近来也在广州文物宫替杨唱棋,唱得有声有色,极能吸引观众。陈荣棠在上海唱棋,也唱成了声振棋坛。”
下为杨官麟、陈荣棠对局之一。
图片
图片
这局棋由杨官麟收进《棋国争雄录》,算是陈荣棠下得比较好的一局,因为杨官麟要花一点心思,才取得突破。三十一手,杨驱兵渡河(如图),诱着,黑如象5进3吃兵,则炮七平三,伏有马八进六叫将抽车的演变。陈有见及此,故走马3退2先避一着。此后杨一路领先,直至获胜。
继陈荣棠之后,或是攻擂,或是以其它形式同杨官麟交手的棋人,纷纷败阵,其中包括窦国柱、罗天扬、宋义山、董齐亮、何根林等知名老将和新手。
宋义山是个工人业余棋手,年近四十,胸襟广阔,有豪气,下棋不斤斤计较胜负,很受人尊敬。他行棋大刀阔斧,摆出堂堂正正阵容,很少用阴避着法诱人入阱。他初同杨官麟下了两局棋,一胜一和,正当杨官麟逢战必胜、名震沪滨的时候,有人能够赢他是值得引以为荣的。所以有人劝宋义山保住赢得杨官麟一局的胜利纪录,不再去攻杨的擂台。宋义山不以为然,他认为偶然获胜不过是虚誉。下棋要讲真功夫,如果自己真的能赢杨官麟,再战也定能获胜,如果赢不了杨官麟,又不敢再战,徒拥虚誉,适见浅薄而已。于是他继续同杨官麟比试,结果连败九局。他认为杨的棋艺足以可让自己二先。杨官麟也觉得宋义山的棋品高尚,很是钦佩。
早年与周德裕、张锦荣合称“扬州三杰”的窦国柱,这时年过六十,居住在上海,虽解甲罢征多时,但棋艺仍然不浅。他看见杨官麟力战群雄,屡战屡捷,自己也觉得技痒,不愿失之交臂。在杨官麟和陈松顺在华东华南名手对抗赛告捷后,窦国柱闻悉杨官麟将要南归,赶忙邀请杨官麟多留一些时日,以便同他下几局棋。杨官麟见窦老盛意拳拳,自然从命。他们共赛了四局棋,窦国柱终因年老,思考迟钝,无法抗争,被杨官麟净胜两局,和两局。
湖北名手罗天扬,这年已六十四岁。十六年前曾南下广州,大战黄松轩,卢辉,冯敬如,是广州老一辈的棋人所熟悉的人物,杨官麟也早已耳熟其名。这次在上海得同罗天扬一枰相对,可说是大有棋缘了。杨留沪期间,同罗天扬下了五局棋,四胜一负。下录两局,是九月二十七日在上海青年会大礼堂举行的表演赛。
图片
图片
罗天扬虽执先手而缓于进攻,甚至用中炮打卒兑马,都很失算。第二十二手,杨退炮驱逐阻塞肋道的红车,罗引车退避,如果这一着改走车五平二兑车,形势仍属均衡。由于这一着失当,杨得到机会伸炮过河,迅即转为主动。罗天扬在感受威胁之后,竭力固防,但同牵梦补屋,难抗风雨。到了如图那样生死系于俄顷的形势,杨官麟筹思成熟,2路车吃马兑双,如同石破天惊,宇宙变色,罗天扬再难抗拒。
图片
第十一手,杨八炮过河,可以平三取卒或平七压马,这是周德裕居留香港时独创的开局法之一,一直为华南华东棋手采用,历久不衰,上海棋手屠景明分析了这一局的得失指出:“十五着杨炮压马,罗因循出右车,以官着言,原已中套。惜十七着杨不进右车而平左车,十九着不马九进七而轻送七兵,因此反予罗方三兵从容渡河,子路灵活,得势猖獗。”下半局杨勉作应对,但回天无力。
罗在扬和杨官麟在上海会晤,促成了下一年他偕同李义庭南下的豪举。
五十年代初期,杨这麟最主要的竞技对手之一是董文渊。他访沪时,董已从香港回来,当华东华南名手对抗赛在九月中旬结束,董即邀约杨官麟对弈两局,作为表演赛。这两局棋于十八、十九两日弈于国际饭店八仙廊,第一局杨先和,第二局董先胜。下为次局。
图片
图片
开局阶段是《梅花谱》“顺炮横车攻直车”的阵式。进入中局,杨右翼局势呆滞。棋评家屠景明指出董文渊“二十三着中炮平七制相,为获胜要着”;薛维翰也认为“炮五平七雄劲,非高艺者难能演出,盖如杨炮5进4,董马八进七,杨将失子失先”。到如图形势,杨官麟藩篱不保,败局已定。
除了上述两局之外,他们另续弈了四局,共六局。总计董胜二局,杨胜一局,和三局。这一年,杨仍未能闯过董文渊这一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