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陂这个地方,又多了一座立交桥!建成以后,进出文旅城就更方便了。

 前川公子 2021-06-18

01

黄陂城区4个方向都将建设立交桥

前川,虽然只是一个郊区卫星城(曾经的黄陂县城,如今的黄陂区政府所在地),但交通的手笔却不小,不仅建设有新城区里唯一的城市中环线(全长20公里,大部分路段为高架双向6车道),而且在东西南北4个进出城区的地方都设置有造型各异的互通式立交桥(城南的中环线和岱黄高速解放互通立交、城西的武大高速分别于川龙、黄孝大道立交,城北的中环线和木兰大道立交,城东的中环线和318国道立交)。
如此多的立交桥,在武汉新城区的卫星城镇里应该不多见吧!
下面,就让我们在卫星地图上看看这5个立交桥在前川城区周边的大致分布吧(5个立交,除解放互通完工以外,其余4个都还在修建)

02

小编今天主要谈的是位于城东,鲁台区域,正在建设的武汉甘露山文创城旁边的318立交桥的建设情况。
在前川中环线没有立项之前,黄武公路和318国道在鲁台交汇处是一个“丁字形”,中环线开始建设以后,此区域就变成了十字路口,如下图:
318国道,论重要性虽然比不了107国道,但由于在武汉区域内连通了黄陂和新洲的两个县城,车流量还是蛮大的,随着中环线和文旅城的开建,此路口如果不修建立交的话,未来必将是前川除转盘以外的另一个很大的赌点。
在最初的规划里,前川中环线只是建设高架桥上跨318国道(方便汉口方向进出木兰旅游区的车辆快速通过),六指和前川方向的车辆如果要上中环线,需要在路口左转或者右转才行,但考虑到未来从六指过来的货车不再允许进黄陂城区,都需要上中环线的情况下,高架下的路口将来肯定会非常拥挤(直行、左转和右转三个方向都挤在一个平面道路上)。
有鉴于此,黄陂修改了此路口的通行方式,采用盘龙城刘店立交的格局,沿着318国道,在中环线高架桥下面增加了一条东西向的高架出来(起点位于黄陂特殊教育学校,终点位于黄陂路政,长约400多米),规划效果图如下:

03

实地探访

小编估计很多人还是没看懂这个立交到底如何建,下面就让我们结合刘店立交的俯视图来做个说明吧。
刘店立交
上图中,刘店立交分为三层,最上层是连接后湖和府河桥的部分,相当于318立交的前川中环线高架段,刘店立交的中间高架层沿汉口北大道行走,318立交的中间部分也是沿着318国道高架,刘店立交的最下层为转盘,进出汉口和岱黄高速通过转盘进入,黄陂的318立交最下层也是转盘,进出中环线的车辆通过转盘上下。
目前,中环线318立交最上侧的高架桥基座已搭建完成,等待浇筑水泥(也许已经浇筑完成了)
中间高架层建设区域已打围,有打桩机正在作业,从工地的标识牌来看,此工程仍属于前川中环线的一部分,旁边竖立的通告牌显示,此立交工程4月中旬开工,计划10月份建成。
此高架路面会有多宽呢?现场看,打围的区域只有4个车道,是否代表这个高架段只有4车道宽呢?小编认为应该不太可能,修这个中间高架,目的就是为了让前川和六指方向的车辆可以快速通过路口,如果只建4车道,过不了几年就又不适应发展需要了(小编转了一圈,没有看到工程说明,暂时弄不清楚,但推测大概率会修6车道高架出来)
此立交桥建成以后,各方向车辆行走路线如下:
  • 汉口进出黄陂木兰旅游区的车辆,走最上层南北向的中环线通过;
  • 前川和六指双向往返车辆,走中间层的318高架段通过:
  • 上下中环线的车辆,通过最下层的转盘进出中环线;
刘店立交和318立交的这种模式,虽然通行效率和全互通立交存在差距(主要是下面那个转盘会存在拥堵情况),但其优势在于占地面积小,投资也相对较低,工期也相对较短,小编个人觉得文旅城这里搞这样一个立交应该10年内不至于落伍吧。
下图为也位于前川地区的,黄陂自己投资建设的,全互通立交-解放互通立交卫星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