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催的杜甫

 读书和做人 2021-06-18

悲催的杜甫

杜甫是“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历史上对他在文学上的成就给予了极高评价:近体格律诗最终在杜甫这里成熟,也最终在这里达到颠峰,又最终在这里获得突破。

但我看《新唐书》里关于他的传记,觉得他这一辈子实在是太悲催了。

“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小的时候家里就揭不开锅,不得不寄人篱下,辗转投靠。后来,通过三篇文赋,敲开了进阶的大门。杜甫尝到了甜头,便接连给皇帝上赋颂,并且自吹自擂:“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并反问皇帝:“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陛下虽没说什么,但是逃跑之前没有提拔他,逃跑的时候也没有带上他。

杜甫倒不是说大话,他确实有文采,也确实有自信,但他太急功近利了些,有点急赤白脸的样子。他也是真的穷怕了,“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他是真的“窃恐转死沟壑”,所以好不容易看着一个机会,就努力想抓住。但是你忘记孔夫子教导的“过犹不及”了吗?你做的有点过了。

安禄山叛乱,玄宗入蜀,杜甫也逃到了三川。肃宗另立朝廷,杜甫心想自己在玄宗那儿得不到重用,现在肃宗新立,内忧外患,正是用人之际,并且新帝身边没有多少大臣,所以赶紧想办法投奔,“羸服欲奔行在”,却没想到“为贼所得”,你说气苦不气苦?

好在杜甫当时名气还不大,叛军对他并不重视,所以第二年他瞅了个机会逃到了凤翔,递上名帖,谋了个右拾遗的官职。他与时任宰相房琯是老朋友,自然会得一些照顾。但是房琯后来被罢了宰相,杜甫站出来维护他,惹得皇帝大怒。虽然皇帝最终没有“诏三司杂问”,但在心里已经给他划了大红叉。

杜甫跟上了朝廷,好赖能混口饭吃。但是他的家人,寄居他乡,“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杜甫后来跟着朝廷回了长安,但是“关辅饥”,他一个下层官吏,靠那点微薄工资是养不了家的,于是弃了官,“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后又“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概就是在这里写的。

大历年间,杜甫想游历衡山,客居在耒阳。游岳祠时,突然发大水,被围困其中,半个月没正经吃东西。当地的县令派了小船接他,才逃了出来。县令也是好心,给他准备了好酒好菜,没想到,这一顿饭却要了他的命,享年五十九岁。

悲催是什么意思?网络解释:不称意,失败,伤心,悔恨等,和“杯具”意思相近。和所有的网络词汇一样,带有几分诙谐戏谑的意味在,主要靠意会。要我说,就是“悲”这个恶神在后面催促。你说杜甫这一辈子,步步惊心,步步都没踩对,最后连死也死得不体面。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刨去生逢乱世这个社会因素不说,杜甫自身的原因在哪里?读书写文章行,那是他的长处。但是经营生活的能力是他的短板,这个短板让他吃尽了苦头,也让他的家人受尽了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