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说湘菜73 再品汉膳大师宴

 张效雄 2021-06-18

宴席上有特制的“汉膳大师宴”透明标牌

四小碟前菜

酸辣花胶

蟹粉扒豆苞

带子金手指柠檬

堂煎牛排

闲说湘菜73 再品汉膳大师宴

去年10月,我和文艺界和企业界的是个朋友,前往芙蓉区政府附近的新长福酒楼,品尝了一次汉膳大师宴,当时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湖湘第一宴”,颇受读者好评。

时过半年多,我又和几位参加“长沙文化主题名宴”评审的专家,再赴同一家酒楼,品尝了复制版的“汉膳大师宴”。两次大宴,不同之处是把上一次的长条桌改为了中式的的大圆桌,菜单完全一样,依旧采用分餐制,原汁原味,却有一番崭新的感受,深感湘菜创新市场广阔,大有前途。

感受之一,同样的食材,可以有不同的做法。汉膳大师宴以汉人的饮食习惯为前提,以湘菜做法为主,但注重将湘菜做法与江浙菜、淮扬菜、粤菜、川菜等做法融合在一起,甚至中西合璧,洋为中用。菜品既有蒸煮现炒,也有生煎汤泡,不失湘菜本来风格,韵味更有特色。如汤泡菊花蚌,其做法源自经典湘菜汤泡肚,改猪肚为象鼻蚌,点缀金黄色菊花,赏心悦目,味道更鲜,既软又脆。再如酸辣花胶,食材采用的是鱼肚,类似酸辣鱿鱼、酸辣海参,采用湘菜传统的技法和调料,食材变了,湘味不变。

感受之二,湘菜宴会也可分餐制。湘菜大宴,习惯以大圆桌,主客分明,主宾互敬,其乐融融。其实长条桌还是大圆桌,并无所谓,分餐似有必要。“新冠”流行以来,公筷流行,是一大进步。现今学习西餐的吃法,菜肴未必要大盘大盘地上,改为每人每位,刀叉为主,也不排斥筷子,任由食客挑选。这样做来,既符合卫生习惯,又觉得宴席上了档次。

感受之三,服务是可以规范化的。我们从进入餐厅开始,餐饮服务管家,也就是人们通常称的服务生,便热情到位服务,每一招一式,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严格培训,按规范操作,摆盘、拆盘,上菜、倒茶,动作轻巧,整齐划一,很有仪式感,加上宴席环境布置古色古香,融服务于文化主题。加上宴会解说员对菜品菜名的简要介绍,背景故事描述,更增添几分文化内涵,有引人入胜之感。

在我看来,湘菜之创新,不能只注重菜品与技法,服务这也是需要创新。宴会成败,初起于立意创新,终成于文化特色。而文化,贯穿于宴会始终,由诸多元素合成。

辣椒炒海参

紫苏拆烩鱼头

松茸肉包

大厨现场煎牛排

汤泡象鼻蚌

剁椒帝王蟹

作者张效雄,记者出身的作家,代表作:畅销长篇小说《风起》、散文集《寻觅天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