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想法】如何理解「自律者自由」?

 12345csdms 2021-06-18

原创 千叶映 死理性派 5月21日

很多人说这句话是康德的观点,并且把这句话理解为:因为我要减肥,所以我要克制自己想吃东西的欲望;因为我要在考试中得到高分,所以我要克制自己刷手机的冲动。
表面上看,这只不过是一个纯粹技巧和策略的问题。我想要达到某个目的,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我必须做某些事,这没有什么值得崇拜的东西。但实际上很多人不是这么理解的,比如有些人看到某人每天都坚持打卡健身或者节食或者去自习,就很崇拜对方,下意识地感到愧疚或者自责,并且认为所有人都应该“自律”起来。这就将之上升为一种道德规范,也就是把那些仪式化行为本身就看做是具有普遍的道德意义的。
那么康德有没有表达过这种观点呢?他确实说过类似的意思,但上面的这种理解跟康德的原意不是一回事。我们首先看康德是怎么理解自律的。他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提出“自律”是与“他律”作区分的:
因此我想把这一原理叫做意志的自律(Autonomie)原则,来与任何其他的、我归之于他律(Heteronomie)的原则相对应。
自律一词Autonoie中的Auto指的是自己,nomie是规范和规则的意思,所以Autonomie就表示自己给自己定下规范,自己给自己立法,自己命令自己Hetero就是外在的,异己的。当然这种区分是纯理论层面的区分,在现实中我们很难说一个行为就必然是他律的或者自律的,但是首先应该清楚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
表面上看,他律和自律都有一个“律”字,也就是都要遵守规范性、法则,但两者的关键差别在于这个法则是谁颁布的。康德认为,基于“他律”的原则并不能保证道德,也就是没有道德的。因为如果你所服从的法则是外来的,那么这种服从必然带有诱惑或者强制性,而基于这种被迫的道德就总是有条件的、偶然的,因而就没有普遍的必然性了。他说:
经验性的原则在任何地方都不适于为道德法则奠基。因为,如果道德法则的基础来自人类自然本性的特殊结构或者他身处其中的偶然境况的话,道德法则的这种应当借以无区别地适用于所有理性存在者的普遍性,以及这些道德法则因此而承担着的无条件的实践必然性,就消失了。(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
我个人特别喜欢这段话。康德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的道德是建立在偶然的特殊的状况,是来自于经验的东西,那么你的道德法则也就没有普遍的实践意义,也就不值得引起人们普遍的敬重。比如说有些人认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道德的,有人认为身体有缺陷或者智力不够好的人都理应被淘汰,有人认为没有考上某类大学的都是道德有问题的,有人认为牺牲自己以拯救苍生是道德的,这都是将道德建立在偶然的特殊的境况上,这样的道德体系不管看起来有多么高尚,有多少积极意义,最后都将走向封闭和僵死。
我们回过头再来看通常对于自律即自由的具体理解。很多人认为,如果自己不节制自己的饮食自己就会变胖,变胖伴随的的是对于他人不喜欢自己的恐惧和焦虑;如果自己不按时学习看书,自己就会变得没有价值,没有竞争力。但问题是,你有竞争力了又怎么样呢?说到底,自己追求成为的也仍然只是一个商品,充其量是高价值的商品,而不是“目的”,这个价值最终仍然是被外部所定义的。这些行动并不是从他自己的意志产生出来的,而是被强迫着的。在这个过程中,人认为自己完全是被自然律束缚的,甚至人压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束缚,而几乎是下意识地遵从社会大众所塑造的“美好生活”来行动的。这其实是一种“他律”。
之所以是“他律”,不在于具体做什么,而在于做事时的动机,即是否坚持以自己(以及他人)为目的而不是手段,是否坚持排除外界对自己的干扰而努力使自己置于独立做选择的位置。这里的“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意思是说,我们的一切外在的利益都只有与人格挂钩时才有根本的意义。假如我损害了他人的财产,很多人都会觉得我损害的是他人的物质利益,但其实更为根本的是侵犯了对方的人格,破坏了对方独立做主和自由发展的状态。现代法律为什么把隐私权看的如此重要,就是因为人只有在不被窥视的状态下才更能排除外界的干扰,做出自由的选择。这背后隐含着这样一个意思:人做坏事归根到底是因为没有坚持自由意志,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行动的主人。真正做坏事的人往往将自己隐藏在某个身份或者群体背后,不承认自己是有自由的,认为自己是迫不得已的。因此,道德的前提是自由。当一个人感到自己在精神上不得不依赖,或者压根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自主的,那么他不论怎么做都是谈不上“自律”的,自律的起点是先要努力从思想上解构掉那些“不得不做”的责任感和使命,然后才能谈得上“自己为自己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