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脑洞大开,造出世界最强木建筑,全球仅此一例,能抗12级大风

 衆妙之門 2021-06-19
古人脑洞大开,造出世界最强木建筑,全球仅此一例,能抗12级大风

谁说古人不任性,难道玩DIY就是现代人的权利?非也!今天我就讲讲古人脑洞大开时、玩出的DIY杰作 —— 真武阁。

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中国有四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真武阁。前三名楼一般人都耳熟能详,因为他们沾了文人的光,占了文人的便宜,历朝历代文人都免费为他们打了不少广告,比如“故人西辞黄鹤楼”,《岳阳楼记》、《滕王阁序》,这都是传诵千古的不朽篇章,但是很少人写文赞颂过真武阁,就连喜欢环游全国的徐霞客先生都没怎么提过这个地方。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真武阁建得比较迟,明朝万历年间,元朝以后中国的文化领域,诗词曲赋早已不复当年盛况,文人都开始玩长篇,最有名的就是四大名著了。其次,真武阁在广西省玉林市容县,这在古时候就是南蛮之地,当然不会有太多的关注度了。

古人脑洞大开,造出世界最强木建筑,全球仅此一例,能抗12级大风

如果抛开文学的成分,单从建筑学方面论,不要说其他三大名楼,就算全世界范围内,再也找不到一处能和他相比较的同类建筑,可以这么说,它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绝响,全球仅此一例。设计之精巧,脑洞之大开,而且最后还成功实施了,把DIY发挥到了一个无法超越的高度。

那它厉害在什么地方呢?

古人脑洞大开,造出世界最强木建筑,全球仅此一例,能抗12级大风

首先,其它三座名楼,基本上都是后来重建的,早就不是原来的样子,而真武阁一直到现在保持建成的模样。更厉害的是,这四百多年的时间长河中,容县曾多次发生大地震、大洪灾、特大台风等自然灾害,距今最近的一次自然灾害发生在2005年3月,据容县气象部门报告,当地遭受了持续5分钟的大风伴随暴雨的袭击,中心风力超过12级,这场风雨将真武阁前一棵直径0.8米的百年榕树拦腰吹断。真武阁居然还好好的。

其次,大家所熟知的,二楼和三楼的四根承重柱子居然是悬空的,这简直匪夷所思,柱子居然飘起来了,楼还不塌?这也正是古人脑洞大开的地方,是全世界建筑学的绝响。甚至古人都相信是鲁班下凡为真武大帝建造的,现代人用科学的说法破解了它能悬空而立的原因,等下细说。

古人脑洞大开,造出世界最强木建筑,全球仅此一例,能抗12级大风

(悬空状态)

第三,所用的材料很厉害。

在以前,人们都把真武阁的木头称为铁木,原因是这些木头十分坚硬,如铁一般。但是叫铁木的材料很多,谁也确定不了哪一种。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次维修,更换了一些长期被雨水冲刷的外层梁,经过研究,发现这种木材就是一种叫做“格木”的硬质木料,为国家保护级植物,硬到什么程度呢?用菜刀砍,菜刀会卷刃,而且极其耐腐蚀,防虫蛀。

真武阁的整体构架运用了我国南方、西南地区民间所普遍采用的穿斗方式。穿斗式构架是中国古代木制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主要特点是每排柱子依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横向贯穿起来,形成一榀房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本老祖宗写的书叫做《营造法式》,本人非常喜欢。但是真武阁却不像一般建筑那样,下面是封闭的,而是结合了当地壮族的风格,下面敞开。这就是DIY的真谛,随时随地,因地制宜。

古人脑洞大开,造出世界最强木建筑,全球仅此一例,能抗12级大风

然后,最精妙的部分来了,真武阁二层有4根悬柱,这4根悬柱需要承受上层楼板、梁架配柱和阁瓦、脊饰的沉重荷载,柱脚却悬空不落地。这是什么原理呢?现代建筑学家给出了个合理的解释,叫做“抬亭式”,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好比古代的轿子,这四根柱子相当于轿子的四根柱子,而整个亭子的主受力柱就是轿夫,把轿子抬起来了。

古人脑洞大开,造出世界最强木建筑,全球仅此一例,能抗12级大风

说到这里,很多人就迷糊了,既然有主受力柱,那这四根柱子有什么用?当然有用,刚才说了,整个二三楼,以及瓦当等七七八八的东西可都是压在这四根柱子上的,那么这四根柱子怎么把力道传给主受力柱子的呢?榫卯是中国建筑的精髓,真武阁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榫卯串联吻合,彼此扶持,互相制约,合理协调组成一个优美稳固的统一整体。每边都有六道榫卯结构的穿彷,力道正是通过这些穿枋传到主受力柱子上。

古人脑洞大开,造出世界最强木建筑,全球仅此一例,能抗12级大风

看着挺复杂的,我举个简单例子就明白了,知道天平秤吧,真武阁就相当于一个四个臂的天平,四根柱子相当于挂了四个砝码,这些穿彷相当于天平的臂,这四个砝码往下一压,力就通过臂到了正中间的受力柱子,通过精确的计算,使受力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明白了吧,是不是已经对古人忍不住要顶礼膜拜了?

1962年,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亲自到容县真武阁考察,并把考察后的研究论文发表在1962年第7期《建筑学报》上,称之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罕见的一颗明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