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赖以生存到全面崩溃,明朝“卫所制”最终走向消亡,原因太复杂

 昵称55301288 2021-06-19

卫所,并非明朝的军事机构,而是由开国皇帝朱元璋设立的一种制度。从卫所的创立过程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其形式与唐代的府兵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卫”与“所”所指的,是军营里的两种军队编制。虽然卫所制与府兵制有较多共同点,但卫所制亦有一些独树一帜的特色。这种制度,并不是在朱元璋统一天下后设立的。早在发动起义推翻元朝及与其他地方势力进行抗衡时,朱元璋就已经在考虑设立一种最优的军事制度了。

元至正十六年,朱元璋的军队刚刚打下了集庆。这一时期的义军人数已创新高,倘若如曾经一样像没头苍蝇般乱闯乱打,显然是不行的。为了改变“乌合之众”的特质,朱元璋先是设立了枢密院这一机构,自己兼任枢密院的最高领导人,以此作为大明军事的雏形,继续对外征战。

之后,随着军队越来越正规化,朱元璋又在江南地区设置了行中书省,用来统辖势力范围内的其他小型军事机构——府院。

在历史上的起义活动中,不论是陈胜吴广,还是黄巢张角,都没有做过与朱元璋类似的规划。所以,这些军队始终脱离不了杂牌军的特质,最终或亡于围剿,或亡于内讧。

正因为朱元璋意识到了转型的重要性,所以他手下的义军才能在诸多起义势力中脱颖而出,帮助他成为雄踞一方的霸主。

不过,朱元璋的军队转型之路才刚刚迈入正轨。为了自如地调遣军队,朱元璋自上而下设立了指挥使司、宿卫军、千户、都指挥使等职务。可以说,在明朝统一全国之前,朱元璋就已经让啸聚山林的义军变成了正规军。

所谓一“卫”,大约有五千六百人,一“所”则有一千一百人,通常情况下,每个“卫”包含五个“所”。在“所”之下,还有更小的编制单位,分别为百户和旗。

既然卫所这一制度是朱元璋根据唐朝府兵制所创立的,那么,卫所制与府兵制之间又有怎样的异同之处呢?

首先这两种军事制度的创立目的是截然不同的,前文我们提到朱元璋创立卫所制的初衷在于让军队转型成正规军,但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却是在统治者考虑到集权而建立的。

在府兵制推行之前,当时的军事制度会让中央政府承担庞大的开销,且不便于统治者完成集权统治。唐代统治者根据汉末曹操的“屯田制”,设立了府兵这项制度。

府兵制的编制虽然与卫所制大不相同,但从结构上来看大同小异。唐朝统治者将每一片区域都划分为“府”,结合在这些地区所施行的均田制,让士兵参与到农业建设中。

这种做法的好处有很多,在战争期间中国人口锐减,大量土地处于无人耕种的状态。如果任由这些土地荒废,对国家经济来说无疑是重大损失。让不作战的士兵来耕种这些土地,这样既能让土地物尽其用,又可减少朝廷对军费的开销,还能统一解决士兵的住房问题,可谓一举三得。

在府兵制时期,除直属于中央的禁军之外,地方军平日里的生活与农民无异。只不过,在进行耕种的同时,这些士兵还要定期参加军事训练。一旦国内爆发战争,府兵将立马由农民转型成士兵,参与到战争之中。

除此之外,府兵的武器装备乃至马匹均是由自己来准备的。不过,这却并不是府兵制的首创。在《木兰辞》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有政权实行过类似的制度,就是让士兵自行负担马匹及武器装备。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朝的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的,一旦均田的原则遭到破坏,府兵将失去存在的意义。所以,在唐朝中后期均田制遭到破坏后,府兵制便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了。

与府兵制类似,卫所制同样是均田制的衍生物。在一些朝代创立之初,统治者往往会使用均田或类似的政策解决土地矛盾,朱元璋自然不例外。

虽然,府兵制在唐朝中期与社会发展相悖,但对于朱元璋所处的年代来说,这种制度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于是,朱元璋在府兵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卫所制,并改动了一些不符合社会现状的细节。

元末的情况与隋末大体相同,国家久经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有不少土地因主人死于战乱无人耕种,朱元璋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土地,便将土地分发给了替他卖命的士兵。这些士兵在战乱期间摇身一变化作战士,平日里像普通农民一样耕种训练。

不过,毕竟所处年代相距甚远,所以府兵制和卫所制之间存在较大的区别。

简单来说,府兵制是将土地分发给老百姓,在需要士兵时募集百姓进行作战。在打仗时,人人为了功名而战,战斗意识比较强烈。因此,府兵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在府兵制盛行的年代,能够成为府兵是一项荣耀。

相比之下,明朝的卫所制更像是将土地分发给了士兵。一旦成为卫所里的士兵,他们的身份便被确定,从此不能与普通百姓进行通婚,且他们的子孙无权从事商业活动,也没有资格读书。相比于府兵,卫所兵的地位显然要低得多,受人轻视。

与此同时,在卫所制之下的兵役是世袭罔替的,也就是说若祖上是卫所兵,那么后代中的男丁一样要担任卫所兵,颇有强制性的意味。

卫所制是朱元璋根据军事发展需要所制定的一种政策,在明初阶段盛行了很长的时间。不过,随着社会逐渐发展,卫所制逐渐不符合社会需要,所以被后来的统治者废止了。

那么,卫所制存在怎样的缺陷呢?

朱元璋建立政权之初,所考虑到的问题就是如何能让士兵与农民合二为一,这样既方便管理,又能一举多得。然而,这种愿景在朝代创建之初是好事,但随着政权和社会经济稳定这种制度势必要退出历史舞台。

早在唐朝时期,就已出现了兵农分离的军事制度。在实行了这一制度后,唐朝的军事发展迅速,士兵变得更加专业。毕竟,在和平年代投入全部精力进行训练,和在和平年代耕种训练兼顾,其取得的成效是截然不同的。

根据明朝的发展状况来看,在土地矛盾突显以前,卫所制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明朝初期士兵紧缺,所以这种制度能在短时间内招募到规模庞大的兵力。

不过,朱元璋的思维模式并不长远。以这种方式增加(强制招募)的士兵虽然数量庞大,但战斗力远不及募兵制高。况且,朱元璋让卫所兵彻底脱离了社会,禁止他们参与大多数社会活动,这种做法直接引发了一系列现实问题。

在设立卫所制初期,朱元璋尚未完成统一大业,所以对卫所的管理并不严格。在明朝建国以后,朱元璋曾进行过一次类似人口普查的活动,期间不少卫所兵的民籍和军籍无法判定。一时间,朱元璋根本想不出办法判断这些人该算是老百姓还是卫所兵。这种现象不但增加了普查的难度,还让军民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

除此之外,由于明朝统治阶层的内部问题,导致军户受到的排挤和压迫十分严重。在屯田时期积累的粮食,有一大半都要当作“籽粒”上缴国家,在一些地区这一比例甚至高达七成。

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些粮食都被送到了国库。然而,实际上“籽粒”大多进了世袭军官的私人仓库。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明代的底层军户与奴隶并无区别。他们不但要将辛苦一年的收成送给上级,还要在战争时期蒙受致命风险与敌人拼杀,这种买卖显然是不划算的。

因此,在明朝中晚期,在各种矛盾突显后,越来越多的军户逃离军籍。毕竟,没有人愿意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的子孙成为国家的奴隶,比起卫所军他们更想成为普普通通的民户。

除了上述的缺陷之外,明朝时期卫所里世袭的将领大多是无能的庸人。他们的官职是世袭罔替的,所以没人会为了军功奋力拼杀。如此下来,更加剧了军官与普通军户之间的矛盾。世袭的军官直接杜绝了普通军户爬升的可能性,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军户不愿意再过这种没有晋升希望的奴役生活。

很多朋友好奇,为什么在倭寇作乱期间,明朝士兵所展现出的战斗力如此低迷。实际上,这就是卫所制的弊端所在。相比于其他朝代的募兵制,卫所制只适用于王朝崛起之初,国家极度缺乏兵力的时期。国家趋向稳定时,这种制度势必要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资料:

【《卫所制度在元代的起源》、《明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