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自主潜能 第22讲:怎么弥补自我的缺失
2021-06-19 | 阅:  转:  |  分享 
  
第22讲怎么弥补自我的缺失一、学而知之弥补缺失人非生而知之,乃学而知之。好学近乎智。鲁迅先生说:“人生识字糊涂始。”郑板桥说:“人生难得糊
涂。”大智若愚。好学的人同时也是好问的人。好学的人永远朝气蓬勃。“自家漫诩(xǔ夸大)便便(pián肥胖)腹(fù),开卷方知未
读书。”意思是自己先别夸自己的大肚皮里装满了学问,去翻翻书,才知道并没读过几本书,说明读书能够使人变得谦虚。满瓶子不荡,半瓶子摇荡
。要想学懂一门知识,先得承认自己无知。知识与智慧虽然不是望远镜,但他会使心灵的眼睛看得更远、更清、更明。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
境界的烛灯。只有知识,才是构成巨大财富的源泉,既能使土地获得丰收,又使文化繁荣昌盛。星星能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能丰富人的智慧。马的
美在奔跑中,人的美在知识中。用华丽珠宝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钻研知识有益处,养成骄气有害处。知识是从刻苦中得来的,无知是从
懒惰中养成的。知识从劳动中得来,自己辛辛苦苦,一点点地积累,装入大脑,相当于我的储蓄,既有储进时的快乐,也有提取时的满足。只有在我
精神困乏的时候,我才舍得去我的“知识银行”提取我的“利息”。知识的博大与爱的鼓舞是一种幸福。所以,我不拒绝生活中和书本上的一切细微
知识。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得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我知道的许多情况,是在我寻找某个事物时意
外发现的另外的事物。求知无捷径,苦钻近高峰。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更新知识、追求新知,适当调整自己的主攻方向;让现在有备于未来。未
来所要解决的问题,绝不是我们已经解决问题的简单重复。所以,我们的知识贮备的最底层应是那些最基本、最抽象、最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的学科
。迅速的长知识长见识可以靠电视,稳固地长修养、长智慧则主要靠读书,尽管书籍是最“陈旧”的信息传播媒体。书籍是一代人给另一代人的文化
传递。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普遍规率。二、读懂自我弥补缺陷选择书要象选择朋友一样认真,因为一本好书对自己的关怀要胜
过十个好朋友。一本好书像一艘快船,可以把你载向广阔的海洋。当看到书中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的时候,就像在我面前
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读书犹如人吃饭喝水一样。人生短暂,不读书令人遗憾,只读书令人悲叹。读书人先要读一本
奇特的书,即把握自身,读书人自己就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读不懂自己这本“书,”即使读书再多,得益也不会多,只有读懂读通自己这本书,你
才能读好读活其他书。这就是有人读书虽少却能写出自己壮观人生之大“书,”而有人读书虽多却不见自己一页小“书”的道理之所在。“文凭”,
是指一个人接受某种教育和训练,而达到某种知识程度的凭证,“水平”是指一个人的实际生活、工作能力。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知识转化为能力是
有条件的。所以,我们要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
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必须有板凳要做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的精神。认真体验读书使人渊博,辩论使人机敏,写作
使人精细的丰富人生。精髓不存,大书无魂;精髓所在,片言万代。凑字数出书,如播种莠(yǒu)谷,看似一片茂盛,秋天却颗粒不收。我们要
积累和守住自己的精髓,不能凑生活的字数,要细细品味人生的感受。出书多本是好事,但徒求其形,不究其质,多而不精,就堪忧堪虑了。一本好
书之所以成名传世,不是因为其字多本大,而是因为其内容之精,代表了当时某一领域的知识顶峰,后人可赖以攀登。立言,言能立于世必得有个性
,不重复,有创造。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著书必求传后世,立事当作空前谋。书籍是知识的种子。书斋是精神的巢穴(cháox
ué),生命的温床。鹤以青松为世界,欧以白水作家乡。书画家以书画为本,迷于斯,痴于斯。再大的书也只能把精髓集中于一点,就像关公的大
刀再重,刀刃也是薄薄一线;张飞的蛇矛再长,矛锋也是尖尖的一点。有魂则灵,意新则存。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生活本能。写书本来就是有话则长无
话则短,现在却有点“学者不知书滋味,为成巨著强凑(còu)字”的味道,正像生活中人们不管需要还是不需要,只是跟着广告赶新潮。他们不
知道,其实,小而精的书利用率最高。人生的真实写照,是甘心作一棵小草。人因求知瘦,家缘买书贫。但知识能改变人的命运。上山擒虎易,开口
求人难,何不求知?知识会无私的给予。三、师古而不泥古才能得到弥补年轻时候不栽培知识的树,老了就没有乘凉的树荫供给自己享受。知识是产
生杰作的基础;知识是我们快乐的主要因素。无知之人,与动物所异,惟其容姿。知识是无价宝,即使你拥有财物再多,也无法与知识相比,不能同
日而语。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如果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前
发展就不可想象。而要发挥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其前提应是兴趣和爱好。国画大师齐白石曾告诫他的追随者说:“学我者死,似我者生。”
意思是说:机械地模仿他的人不会有出息,学得他的神韵的人才会有前途。他之所以能够成名,关键就在于他最后能够变通成法,独出机杼(zhù
)。书法界有句名言,叫做“书到无法法自成。”告诫人们要师古而不泥古,治学的关键是超越古法,大胆地创出自家之法。而今,日新月异的知识
世界,对人们的治学之法提出更为严峻的要求。显然,先贤的囊萤(nángyíng)照读、映雪读书、映月读书之法已不可取,再去效法古人
的头悬梁锥刺骨也未免可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根据自己的基础与素养,独创出一套治学
方法。否则,如果一味地效法别人,生搬硬套,那就难免邯郸(hándān)学步,不仅没有把别人的本领学到手,还忘了自己原有的技术,
最终只有爬着匍匐(púfú)的出路。科学是没有市场价值的。马克思说: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得享乐。有幸能够献身于科学研究的人,首
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即使有最好的向导,每个人仍必须自己奋斗,向上攀登。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
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一旦科学插上幻想的翅膀,他就能赢得胜利。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
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然而,自学、思考、判断、能力、兴趣、爱好、想象力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爱因斯坦说:有耐心和恒心总会
得到报酬的。古今名人落榜之后自学成才者,靠的就是坚持。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俩次应试不第,但后来成了诗圣。张继应试落榜,在回家路途夜晚
的小船上,吟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fēng)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成为千古绝唱。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曾
三次考场失利,可他并不气馁,刻苦自学,经过27年的辛勤劳动,写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曾四次落榜,最后靠自学,写
出了著名文学作品《聊斋志异》。著名剧作家曹禺,曾三次落榜,但自学使他成才,写出了《雷雨》、《日出》等不朽的巨作。知识谁都能够掌握,
就看能否耐得住寂寞。“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这是海明威的感觉,“戏台底下做文章”是毛泽东的杰作。我们何不学一学这些伟人的获得。读书有厚度。人生要多读书多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学历史能使人深沉,学哲学能使人聪明,学数学能使人严谨,学文学能使人浪漫,人的知识结构要博中有专,每个人的文化综合素质是多年积累形成的,博览群书,才能厚积薄发。人无艺术身不贵,不会娱乐是蠢材。
献花(0)
+1
(本文系李全春图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