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园林出身的小伙伴想必都接触过花艺,最初是源于学校里的插花课程,小秋开始对花艺产生兴趣,毕业之后因为工作原因一度将其遗忘,今年得益于国际花展的缘故,欣赏到雅趣的花艺作品,又认识了有趣的花艺师bambi姐,参与过几次花艺活动,才将这一兴趣慢慢捡了回来~ bambi姐的花艺作品中透出清新和自由是我十分喜欢的风格,听闻她学习的是日本花道的草月流,便对日式的花艺充满了好奇,恰逢去日本旅游前期,因而得知珊瑚社将在上海举办花展的时候,便十分心驰神往了~ 这一场的花展主题为花之旋律,为池坊花道珊瑚社举办,地点是上海高岛屋百货的一楼与三楼活动区,据主办方介绍说今年是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45周年,也是池坊花道555周年纪念,特献上这一场花事盛宴~ 日本花道(日语:生け花,英语:ikebana)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就像茶道传入日本一样,花道也被日本人学习和改进,融入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内涵,和茶道、香道一起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 日本花道主要分为三个流派:池坊、小原流、草月流。虽然特色和规模各有千秋,但基本点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在色彩和神韵之中找寻真我。 “池坊”原意为池边僧舍,日本遣隋使小野妹子皈依佛教成为高僧,驻六角堂而创于7世纪初。在那里,作为礼佛仪式的一部分,规定“立花”这一插花准则,即一种直立的正规样式,一般使用窄口高脚瓶或细高花瓶。 随着时代的变迁,池坊在立花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生花”和“自由花”,使池坊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并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要求。 与常见的欧式插花所带来的绚烂之感所不同的是,日式花道的作品大都是清新静雅的风格,并带着几分淡淡的禅意之美。 恰逢现场有野田学教授进行日常花艺示范,一个简单的烟灰缸、或者是常见的塑料瓶,在大师的手里亦可以成为插花的容器,花材的固定亦可以由自身的枝干或者小夹子来进行,同样是普通的花材,但是通过看似简单却充满细节的处理手法之后变身为雅致的花艺作品,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样的功力亦是需要岁月的沉淀和细腻的观察才能达到的。 一枝一叶,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特有的美感和神韵。 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如诗意般的画面。
最后一张为下期预告,来自于上周刚刚去过的长崎荷兰村,商业街上摆放的组合盆栽颇为精致,小秋尤其偏爱这一张照片,既是盆栽亦是花艺~ 更多内容,敬请期待下期日本之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