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一代诗杰之天妒英才(之七)

 启书有益 2021-06-19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一代诗杰之天妒英才(之一)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一代诗杰之天妒英才(之二)

(启书有益)大唐故事之一代诗杰之天妒英才(之三)

(启书有益)大唐故事之一代诗杰之天妒英才(之四)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一代诗杰之天妒英才(之五)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一代诗杰之天妒英才(之六)

事情其实还没有完。

吴子章发现,自己精心写成并找高手反复修改的文章,还真的比不上王勃的限时命题即兴创作。觉得这个脸丢得有点大,多少想挽回一点面子。在众人交口称赞之际,他站在前面来说:“兄弟打住,你这文章木有原创版权,是抄袭古人的啊!”

大家一脸蒙圈:“有这种事情?证据呢?”

为了证明这是自己早就读过的旧文,吴子章凭借过目不忘的特异功能,居然把王勃的作文流利地背了出来!

背完之后,他冷笑着盯着王勃:不好意思,我是故意的,有本事来咬我呀?

客人们瞬间炸开了锅,开始窃窃私语、交头接耳,怀疑王勃抄袭。那时候还没有百度,无法上网。真的有人写了好文章,没有被发表出来也说不准。

王勃却很淡定,不慌不忙鼓起了掌:“吴兄牛逼,记性真好!编得也很圆泛,我特么都差点信了。但是,这文章末尾还有一首诗,你记得不?”

吴子章瞬间懵逼了:“卧槽,还有诗?啥子诗?怎么可能有诗?”

王勃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你不晓得,我晓得。看我给你写出来。你想要行书、楷书、草书还是隶书啊……”然后捉笔挥毫,文不加点: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

潇洒写完,潇洒停笔。

王勃端起桌子上的酒杯,一饮而尽:“小小意思,我随意,大家干了!”

现场开始寂静,死一般地寂静。这一波连贯性的操作,让大家惊呆了,竟然连鼓掌都忘记了。

阎伯屿留意到,最后一句有个“×”,是一个空格,明显少了一字。感觉很惊异,于是虚心求教王勃:“王先生,你最后那留一个空格,是几个意思啊!”

王勃说:“给个提示,自己领会。那个空格,就是一个'空’字。”大家恍然大悟。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不知道什么时候,吴子章已经悄然不见。估计是躲在一边,早已自个痛哭流涕。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抵制和反对都是卵的。他写的那篇文章,理论上也应该不差,但由于生不逢时,最终还是没有发表出来。没办法,谁让他遇到了绝对的高手。

大唐上元三年(676年)冬,年度爆文《滕王阁序》已经刷屏,传遍了大唐,也刷到了长安。长安城里,到处传诵着《滕王阁序》,就连耕田的老农民都能背上两句。

这一日,唐高宗在推荐书目中,读到了这篇序文。当他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时,也不禁狂拍大腿:卧槽,写得好!

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

他又读到后面的《滕王阁诗》,更是连声赞叹:“好诗,好诗!作了一篇长文字,还有如此好诗作出来,

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

于是问身边工作人员:“王勃现在哪,快把他找来,朕要跟他合影求签名!朕要召他入朝!朕要让他当官!朕要请他吃饭喝酒……”

旁边的太监支支吾吾:“那什么……难度有点大,找不来了啊……那个……这个……人已经挂了哎……”

皇帝这才得知,就在数月前,王勃到了交趾,见到了他的父亲。在返回时,正值夏季,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虽然被救上,却因惊吓过度而死。被埋葬在越南北部的义安省宜禄县宜春乡。人没回了,已经硬了。

渡海溺水,惊悸而卒。

皇帝一瞬间泪眼模糊。你娃才27岁,居然挂了。你文章写得那么好,为什么不学会游泳呢?皇帝不免觉得甚为可惜。

民间小道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大家都知道了。

27岁就这么猛,如果他能够活到72岁,不知道会猛到什么程度。这才是初唐啊,照这个节奏走下去,你让“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和“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杜甫还怎么出场?

所以,有民间传说说,是天上的玉皇大帝看中了王勃的文章,把他召去当秘书、写材料了。玉皇大帝给他安排了一个空位,正好做神仙,过上了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

但也有传说说,人一辈子享受和奉献的所有,是有定数的。王勃这一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美轮美奂的《滕王阁序》,耗尽了他一生的时运,完成了生命的超越,再活下去,阎王都不知道怎么交代了。

据说王勃死后,还念念不忘《滕王阁序》中他作的得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每当人们走过他的墓前,就能听到他的魂灵在坟墓中反复吟诵。一次,一个秀才经过王勃的墓前,又听到坟墓中在吟诵。

秀才想了一会儿,对着坟墓说:“这句子好是好,只是还不够精练,要改成'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不是更好吗?”从此以后,人们再也听不到王勃的魂灵在坟墓中吟诵这个句子了。

关于初唐四杰的排名顺序,争论很多,有人说是王、杨、卢、骆;有人说应该是王、骆、卢、杨。但不管怎样,一千多年来,没有任何一个评论家敢不把王勃排第一。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奈何天妒英才!只这一句,就足以让历史从此定格在那个千年前的午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