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骨陈子昂(第四集)

 启书有益 2021-06-19

总有一些惊喜,等着你

阅读本文前,可能有必要复习前面故事背景(点击下列链接前往):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骨陈子昂(第一集)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骨陈子昂(第二集)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骨陈子昂(第三集)

大唐垂拱元年(公元六百八十五年),六月。铁勒九姓同罗、仆骨等部叛唐。朝廷下令金山都护府都护田扬名带金山道十姓部落讨伐,一举成功。十姓部落首领于是请求调动到京城工作。但武则天后悔了,责怪部队没有按照既定安排进攻,自作主张,竟然在途中顺便攻打了回纥,拒绝了他们的请示。

陈子昂听说这事情后,觉得这种搞法要不得,不利于民族和谐、国家发展。于是,果断写了一篇请示《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二千二百六十三字)。建议朝廷包容,允许十姓部落入中的优秀人员朝为官,这有助于控制少数民族:

……且夷狄相攻,中国之福,今回纥已破,既往难追,十姓无罪,不宜自绝。今若妄破回纥,有司止罪扬名,在于蕃情,足以为慰。十姓首领,国家理合羁縻,许其入朝,实为得计。

……况夷狄代有其雄,与中国抗行,自古所病,倘令今有勃起,遂雄于边。招集遗散,收强抚弱,臣恐丧乱之众,必有景从,此亦国家之大机,不可轻而失也。机事不密,则必害成,圣人之至诫。今北蕃未定,降者未安,国家不早为良图,恐坐而生变。

他还提出了很多富国强兵的意见建议,比如调兵到河西附近各州经营农业等。这些建议十分中肯,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朝廷并未采纳,以至于多年后,少数民族的事情一直没有摆平,吐蕃骚扰大唐边境一直不断。

大唐垂拱二年(公元六百八十六年),徽州(位于蒙古)都督受突厥势力的威胁加收买,起兵搞事,参加叛乱,一路南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朝廷震惊,安排左豹韬卫将军刘敬同率领军队征讨,左补阙乔知之担任代理侍御史,到部队监军,陈子昂随行前往。

为什么陈子昂作为文官,也去参加平叛战争呢?这是因为大唐的官员晋升制度,对于立下军功的人员,将会加官进爵、建功立业。这是一个机会,陈子昂申请到了幕僚(秘书)职位。

边塞的风光,让陈子昂大开眼界。黄沙苍茫,人烟惨淡。高层打架,自己不参加,却安排这些无辜的老百姓去干得你死我活。这些参加战争而横遭厄运的生灵,谁还记得?谁又会在意他们的生死?陈子昂写下了《感遇三十八首之三》: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凶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陈子昂的这种写作风格,语言质朴苍劲,直击时政,关心群众疾苦,一改齐梁时期流行的浮艳虚饰之风,开启了有唐一代边塞诗歌的先河。

这一场战争持续了短短三个月,所向披靡,百姓纷纷投靠,以大唐胜利而告终。

工作期间,陈子昂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这首《感遇三十八首之三十五》: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这年九月,战争顺利收官。陈子昂回到长安。

自前线归来后的三年多时间,陈子昂越来越发现,武则天习惯刷新存在感,不停地搞事情,要么就是对外发动战争,要么就是对内滥用刑法,完全不管别人感受。但朝堂上下,个个心知肚明,却不敢明说,生怕惹祸上身。但事情总得有人来说才对。陈子昂实在是看不下去,决定当这只出头鸟,先后写了很多意见建议,包括《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二千二百六十二字),《谏用刑书》(二千零九十六字),《谏刑书》(一千三百二十三字)等。简直是鞭辟入里,文采飞扬。让武则天多少有些触动。

大唐垂拱三年(公元六百八十七年),武则天突然想征讨吐蕃(没有原因,就是想打)。计划派兵先到四川,再从雅安进攻生羌,然后以生羌地区作为根据地,攻打吐蕃。

陈子昂一听皇帝又要发动战争,而且是连续好几个战争,心中十分焦虑。他竭力反对这场非正义的战争,果断写了一篇《谏雅州讨生羌书》(一千三百八十七字),总结了七条理由,上奏武则天:

乱生必由怨起,雅之边羌,自国初已来,未一日为盗;今一旦无罪受戮,其怨必甚;怨甚惧诛,必蜂骇西山……昔后汉末西京丧败,盖由此诸羌,此一事也。

且吐蕃桀黠之虏,君长相信而多奸谋,自敢抗天诛,迩来向二十馀载,大战则大胜,小战则小胜,未败一队、亡一矢……今欲以李处一为将,驱憔之兵,将袭吐蕃,臣窃忧之,而为此虏所笑,此二事也。

事有求利而得害者……蜀侯果贪其利,使五丁力士凿山通谷,栈褒斜置道于秦,自是险阻不关,山谷不闭……至今蜀为中州,是贪利而亡,此三事也。

第四个方面,一旦打通蜀地的道路,就相当于帮助强盗修建了通道,整个四川都可能被侵犯。第五个方面,四川物资丰富,牺牲四川取得西羌,得不偿失。第六,在四川开战,老百姓的安逸生活要被彻底打乱,担心有人从中搞怪贪污,浑水摸鱼。第七,四川人不擅长打战,边境无法有效防守,容易被外族侵占。

意见建议写完,最后一段,写了希望:

臣闻古人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务德而不务刑,图其安则思其危,谋其利则虑其害,然后能享福禄,伏愿陛下熟计之。

这个材料上报后,陈子昂已经在心里作好了最坏的打算。一旦武则天不当回事,看之而弃,则战争爆发,民不聊生。这场战争将在四川开打,那是陈子昂的故乡。他想着家乡的父老极有可能生灵涂炭,十分悲痛抑郁。写了一首《感遇三十八首之二十九》:

丁亥岁云暮,西山事甲兵。

赢粮匝邛道,荷戟争羌城。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

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兢万仞,崩危走九冥。

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

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

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让人喜出望外的是,这一回,武则天认认真真看了陈子昂的建议后,主动放弃了征讨吐蕃的计划。

这是陈子昂为官多年,写的多篇进谏材料中,第一次被高层采纳的意见建议。原来,文人也可以解救民生疾苦,化解国家危难。陈子昂十分激动。

这个事情过后,武则天对陈子昂刮目相看。他开始觉得,这个陈子昂不仅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化人,还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于是,就开始经常召见他,商议国家治理的大事情,听取意见建议等。

但是,对于陈子昂经常性地引用古代事例来说道理,拐弯抹角,不是很耿直的表达方式,武则天十分老火。他专门给陈子昂说,不准再这样讲话,必须直接、果断、说人话。

对于治国的基本方法,二十九岁的陈子昂写了一篇《答制问事八条》,包含了“勿用酷刑,整饬官吏,任用贤人,去疑存信,广进言路,论功行赏,息兵安民,抚慰宗室”等八个方面。

这又一次“敲打”领导,还是有一定效果的。武则天看了后,觉得很有道理,深以为然。没过几天,提拔陈子昂为右卫胄曹参军。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去付出

写作,是我业余的唯一爱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