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后记(附21集全文、前言)值得收藏阅读

 启书有益 2021-06-19

后记

意料之外,仅用了十五天时间,就成功实现了《风云石马垭1933》的初稿完结,并随即开始了意见征求和深入修改。一书初成,我如释重负。此本近十万字的厚重稿件,是南充西区金宝石马垭先烈先辈后裔共同支持的心血结晶,是众多拥党爱党志士仁人上下求索八十余载的夙愿所托,个中艰辛和收获喜悦无以言表。

南充西区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的石马垭村是我的故乡,我自幼聆听革命故事。祖父赵中周、叔公赵德光生前,时常谈及革命先辈先烈的英雄壮举。入学后,启蒙老师赵启丕先生更是不遗余力,致力于全班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不仅反复宣讲革命故事,而且连续多年带领全班学生,在清明节期间,前往本村各散在烈士墓地祭奠、挂“清明纸”、献礼,并现场合唱少先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再加之同乡长辈们的口口相传、相互印证,这些相对零散的革命故事和烈士故事,让我自幼耳濡目染、耳熟能详。

2011年,石马垭赵氏家族动议修撰《赵氏家谱》,族中长辈命我主笔,我不敢推辞。在历时足足一年半的修撰过程中,我特意进一步考证了石马垭村革命史,并写作了《赵全英传记》《革命根据地》等文章,编进书中。此《家谱》被所有族人收藏传承。

2020年,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侵袭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世界范围内率先走出了灾难的迷雾,并恢复了应有的活力和生机,有力地彰显了我们的制度自信。2021年,嘉陵区委倡导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区委组织部、宣传部联合发文,要求深入宣传和学习地方革命史,弘扬先辈先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精神,并积极鼓励文学爱好者发掘革命史、撰写革命史、宣讲革命史。这激起了我撰写一部相对完善的南充西区金宝石马垭革命史的决心。

春节期间,族人聚会之机,又一次提及此事。长辈们一致认为,石马垭先辈先烈的所作所为,十分悲壮。尤其是革命烈士之一的赵全英,堪称“刘胡兰”式的女英雄。我们绝对不能忘记先辈先烈,要让革命故事传承下去。后辈年轻人一定要主动作为,多写文章、多写书,永远铭记他们当年的奉献和牺牲。这进一步激发了我作为一个普通文学爱好者的社会责任担当,并提振了我撰写南充西区金宝石马垭革命史的信心。

在我动笔之前,已有全国知名的南充本地作家黎杰先生写完二十二万字的《烽火西路》、陈冠先先生写成十八万字的《号角》。两本著作所讲述的故事,均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前后发生在南充西区这块革命热土上的光辉历史事迹,站位高远、囊括宽泛、气场宏大,我愧不能及。站在低处观瞻高峰之余,我想,能不能从小处着手,就围绕革命事件发生最为扣人心弦的南充西区金宝石马垭村,适当向周边扩展,实现由小见大、由点到面,把一个小小乡村的悲壮故事说深、说透、说具体?这对于从未写过历史题材小说的我而言,值得挑战和尝试。

一念既定,下笔挥毫。自3月13日起,在工作繁忙状态下,我尽可能挤占业余时间,以每日五千字以上的速率撰写更新,并定时发布在个人原创文学微信公众号“启书有益”,面向读者征求意见建议,至3月28日,历时半月,初稿撰写并发布完结,获益良多。不少文友或留言、或发信息,指出瑕疵、提出意见。众多知情者提供信息、匡正谬误、补充素材。以至于我在修改过程中,有了十分明确的方向和理由。

这本《风云石马垭1933》的撰写,石马垭先辈先烈后裔乃至于热心乡友,都寄予了厚望,并付出了支持。作为烈士后世子孙的赵玉汀、赵强龙、赵启波、赵启勇、赵文俊、赵启章等,均提供了故事细节。赵朝辉、赵朝会、张小华、赵宏川、赵波、赵飞龙、赵宇龙、赵贤龙等,均提供了颇具价值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八十高龄的赵启丕先生,不顾伤病和行动不便,亲自阅读、认真参与文稿校对审定。八十五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赵朝志前辈,亲自与我面谈茶叙,详细讲述他所知道的故事细节……恕言长纸短,不能一一列举。

此次贸然着笔,是组织的激励、乡友的支持、先烈先辈后裔的包容,让我有信心、有勇气完成这看似简单、实则繁杂的编撰工作。革命历史故事,不同于文化故事可以完全依仗个人喜好偏向天马行空、信马由缰、侃侃而谈。恪守公正、秉持真实是其要素,尊重事实是其生命。我谨慎再三,惟恐疏遗,反复考证、细仔校对,查阅和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并参详了南充市革命历史纪念馆以及金宝、龙泉革命烈士纪念碑相关文字资料,考证了民国年间的生活细节。鉴于光辉岁月跨越八十八年至今,并无系统完整的文字记录,众多的知情者、亲历者相继逝去,在世者也已表述不清、记忆模糊。这本仓促写就的十万字材料,已是最大限度的力挽狂澜,可能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我深知才疏学浅、阅历不丰,挂万漏一之处在所难免,不能尽善尽美。书中遗漏错讹之处,请海涵并告知,我将及时在底稿上增补,以供后世备查可考。

书已初成,一事遂了。抚卷观之,则感念先烈先辈卓著功勋,热泪盈眶,豪情满怀;开卷阅之,则顿悟革命气势穿越时空之无穷力量,反复思索,茅塞顿开。深深震撼之余,不复为初心何来而惶惑。正当中华民族在复兴征途上奋进之时,我辈当奋力进取,大展作为,精诚团结,继续将先辈先烈的伟大精神发扬光大,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不懈努力!

自愧德薄,斗胆后记。

小说全文,请点击下列链接(每集约3000字):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一)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二)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三)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四)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五)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六)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七)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八)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九)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十)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十一)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十二)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十三)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十四)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十五)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十六)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十七)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十八)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十九)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二十)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二十一)

前言

没有人不珍惜幸福,没有人不爱好和平。人性本来善良,而权力和欲望却总是充满恶意。因为有了征伐,才有了死亡。因为有了奴役,才有了血泪。因为有了压迫,才有了反抗。

1926年至1949年,适逢土地革命至解放战争时期,南充西陲的晏家、龙泉、金宝、三会、中和、蟠龙、集凤、里坝、大通、积善、三元、五龙、双桂等乡镇,统称南充西区。作为南充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

1910年,出生在南充西区中和乡张观沟村的张澜,代表南充人民到成都,反对清王朝和帝国主义掠夺四川铁路的企图。后来,他成为四川保路同志会领导者之一,推翻了清王朝在四川的统治。之后,在南充他又领导了反袁斗争,宣布顺庆独立。但军阀混战不止,南充西区人民仍饥寒交迫、民不聊生。

1925年秋,南充西区大通乡的吴季蟠远涉重洋回到南充,奉中共中央之命,建立中共川北支部。这不仅是川北最早的中共组织,也是四川最早的中共组织之一。西区金宝乡的苏俊被发展成为在南充第一个入党的共产党员。

1927年,在中共中央、国民党中央、中共重庆地委和中共川北支部的策动和领导下,泸顺庆起义爆发,打响了中国共产党向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八一南昌起义预演。泸顺起义失败后,中共川北支部被迫解散。

1928年初,苏俊与中共四川临时省委联系上,成立中共南充通信处。不久,他将南充通信处转移到西区,从而使中共党团组织发展到西区各乡。

1931年,西区金宝石马垭村的赵吉周、赵全英等先后入党。两年多时间内,紧密配合西区党组织,发动了一次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抗争。痛打二领班、枪毙恶袍哥、智救女同学、火烧敌哨棚、提枪大悲寺、活捉何坤举,无一不是智慧与血泪的斗争,充分震慑了敌人、壮大了志气、宣扬了正义。

1933年3月,为粉碎四川军阀对川陕苏区的围剿,在中共四川省委及中共南充中心县委领导下,西区游击战爆发。由于敌人的顽固反扑和疯狂镇压,加之村民叛徒告密,西区革命失败。西区金宝被“清乡”,无数共产党员、游击队员、赤色群众饱受非刑,共有45人壮烈牺牲。其中,仅石马垭村就有足足28人。绝大部分烈士的遗体,都在牺牲处就地挖坑、被草草掩埋,无坟无碑、无迹可寻。石马垭村二十八名烈士中,仅九名烈士骸骨后来被亲友冒险找到,并迎回家乡归葬。

西区革命虽然失败,但牵制了杨森、田颂尧、李家钰等军阀对川陕苏区围攻的部分兵力,使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围攻,并相继发动了仪(陇)南(部)战役、营(山)渠(县)战役和宣(汉)达(县)战役,歼灭杨森和刘存厚近万人,缴枪二万余支,南充地区的苍溪、阆中、南部、仪陇、营山等县被解放和部分解放。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熟知而且必须牢记1921年7月那个秋日,上海嘉兴的那艘红船上,中国共产党诞生。风风雨雨、岁月兼程,时光荏苒,有许多历史,已经消失在了硝烟和岁月中。但流逝并不代表忘记。守成匪易,而创业更难。坐享幸福,更当思先辈先烈。南充金宝石马垭,是新中国成立前西区革命胜地之一,这里有血有歌、有泪有成。我们不能就此忘却,应当终生铭记,必须以史载之。

这是一部小说,这更是一部历史。所有的人名、地名、时间节点、亲友衔接、传承关系,完全符合史实。但具体的细节,却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有所演绎。

这不仅是一部革命史,更是一部地方史。民国二十二年间,南充西区金宝石马垭儿女的所作所为,迎合了时代潮流,且有显著的高瞻远瞩。实践证明,他们当年以生命为代价所作出的选择,是正确的。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小康生活更当珍惜。谨以此文,或者此小说,致敬南充西区金宝石马垭革命先烈,并激励后世子孙,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建功立业、再创辉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